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这是一名美国教师为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女孩斯蒂芬的大学推荐信中的一句话。斯蒂芬在国内读书时,是一个“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感到厌学”的女孩,可到美国仅仅三四个月,就顺利地渡过外语关,并在各学科获得全面进展,甚至有点出类拔萃。这巨大的变化令所有了解她过去的人感到吃惊,人们不得不问:斯蒂芬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自信心就像埋在土壤里等待发芽的种子,如果我们“浇灌”得当,它便会发芽长大直至枝繁叶茂,而如果我们摆出一幅“看破”种子命运的面孔,那这颗种子很可能便长成了“畸形”的灌木。不同的教育环境能使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变得令人惊奇,本文中的“斯蒂芬”便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惊奇。  相似文献   

3.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4.
端木 《科技文萃》2001,1(7):96-99
编者的话 2月9日,本版刊登了端木的文章《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记述了一个中国父亲,面对留 学美国的女儿的高中作业题时,所感到的震惊和挑战。文章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兴趣,不少读 者打来电话,要求端木追踪女儿在美国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让人心灵震撼的文章,一个典型的留学生成长案例。它讲述的是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个孩子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在这些评价后面家长的心理状态及孩子的成长状态。我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作为一个母亲,我能感受学生和家长的感受,能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虽然我的孩子在学校是老师一致公认的“好学生”,从未被老师骂过过火的话或有过对孩子伤害的评价。 作为一个编辑,我热切地希望“美国老师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能被更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看一看,读一读,希望它能感动更多的人和引起更多的人思索。 我要说: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愿我们的老师将这一理念深藏于心中,并时时用不同的言语反馈给我们的孩子,多给他们予肯定、多呵护他们成长中的那颗自尊心;但愿我们的孩子坚信自己,不要被外来的言语摧毁自信,如果有条件,出国走一走,感受一下异国他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纪实文章《“我以性命担保你行”》,讲的是一个丧失了学习信心的女孩,到美国读书,在美国的学校里取得了惊人成绩的故事。其原因,是美国老师“以性命担保她行”。读罢全文,感触良深。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且也是学生人格、个性的塑造者。学生的成长,直接依赖于教师的关心、理解、鼓励、宽容、肯定和支持。因此,教师绝不能随意否定学生,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生小A,书法较差。一次,小A送了我一张贺卡:“祝老师生日快乐!”我一看,字写得不错,马上问:“这是你写的?”他点点头。我赞赏地说:“真不错!就这样写,你…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二期的“声音”栏目刊登了《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一文,编者意在通过此文,让中国孩子了解中美两国中学教育的差异,了解一点异域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文章发表后,得到了读者热烈的反响,很多读者来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了对中美两国不同教育模式的看法,言词颇为激烈。日前,此文作者又写出该文的姐妹篇《“我以性命担保她行”》。编者“抢先一步”看了,竟感动得不行。“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亲爱的朋友,你愿意遇见这样的老师吗?  相似文献   

9.
正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道德经》第七章,有这样一段话:"是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金子一般灿烂。一丝柔弱的阴影落在我肩上,一片羽毛在飘落,淡淡的白色,缓缓地飘落,落到我肩上,滑过我掌上,又舞动在地上。我轻轻将它拾起,放在包里,飞鸟,我的飞鸟,这是你的羽毛。一只鸟在我头上盘旋,雪白的身子,殷红的喙,我想,除了你,没有什么能这般美丽,飞  相似文献   

11.
或许是教毕业班的缘故,假期中读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特别有感触,觉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小说中的主人公金铃就是生活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她成绩中等,但善良、正直、有爱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是一条沉睡的巨龙,一旦苏醒,其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足足两个月时间,我读完了《我的祖国》,老师曾经讲过的哥伦布的这句话不觉又一次回响在我的耳边。  相似文献   

13.
王淑贤 《下一代》2012,(9):33-33
我读了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之后,回味无穷,不由得浮想联翩,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动的心情如海浪般久久不能平静。我佩服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14.
<正>作者:龙应台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09年10月1日定价:39.00元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一旁,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为母亲,妈妈想必也感同身受,还在长大了,越走越远,留下的只是一个背影。作为儿子,我也给母亲留下一个背影,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许愿草》。这是一个很感人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小梅的小女孩。她把自己的面包送给了一个乞丐,却无意中得到了一位老婆婆送的许愿草。许愿草可以满足小女孩的六个愿望。  相似文献   

16.
戴圆圆 《新读写》2010,(3):62-62
看到这个书名时,突然感觉有一股清新、自然的风拂过脸颊。淘气可爱的插图,抓住了我的眼球。此书是青春新概念作品的掌门人——霍艳的自传。原本不喜欢新概念文章的我,竟然与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风趣但不失哲理的话语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那么多、那么多相似之处,使我对这部作品饱含浓厚的兴趣,使我恋上昨天。  相似文献   

17.
闫丰琴 《宁夏教育》2014,(10):76-77
"闫老师,闫老师,快来看,《宁夏教育》上有你的一篇文章……"随着同事小张的叫喊,没等我凑过去,已有好几个人围了过去。在同事的啧啧称赞声中,我接过我每月订阅的《宁夏教育》,看着那熟悉的版面,闻着那墨香的味道,我又一次被吸引住了。《宁夏教育》伴我行诗人泰戈尔说:"日光把金色的涛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它弹奏永恒的光明。"对我来说,《宁夏教育》则如一泓蕴涵无限生机的清泉,给我疲惫与倦怠的心田带来前所未有的清新。  相似文献   

18.
在我经常阅读的几十种刊物中,《湖南教育》是最钟爱的刊物之一。每期刊物一到,我总要把玩几个小时,先是欣赏外观,继而从头至尾浏览,遇到精彩之篇,便细细品味,以至乐而忘食。 《湖南教育》,确实是一份精美而又有用的刊物。 催人奋进的“‘普九’鼓点” “普九”鼓点,是《湖南教育》每  相似文献   

19.
即使有一天,我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我也同样应该庆幸,因为我毕竟还活着,这便是上天赐于我最大的恩惠,使我有机会感觉生命的美,创造生命的美。其实,活着就好。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的祖国》不知读了多少遍,总是读不厌。并且每读一遍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益,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 《我的祖国》中写下了我国壮丽河山、伟大的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文明,特别是写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的业绩和近代现代中国英雄们斗争感人的故事。每一个具有热爱祖国之心的中国人读后,都会有深刻印象和巨大的精神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