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课程摆脱了传统数学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械地解题训练、人为构造各种脱离现实生活背景的题型的影响。用新理念指导的课程拓展了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增加了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在从问题的引入到知识的建构中都要从  相似文献   

2.
现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找到了使数学课堂更为有效的心理战术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鼓励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为主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设计疑问,抛砖引玉,环环相扣,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以独立自主学习和互动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教师预设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质疑、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密切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亲身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共享,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具体目标.张乃达在《数学思维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数学思维的微观过程可以看成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且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通过十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提炼成这样的几句话:既看学生,又看老师;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关注预设目标,又关注生成目标。下面就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编排的教材,更科学、合理地适应了中学生的需要。新的教材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使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因此,在数学课教学中必须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够创新,以便将来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造型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学源之于生活,依存于生活,同时又运用于生活,建设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的研究现已成为小学数学教研的主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建设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好几年了,但是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仍穿新鞋,走老路。课程标准变了,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变了,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没有变。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有意识地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中,教师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与机会,课堂也更富有生命力了。但在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形式化的弊端,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王永 《河北教育》2002,(9):24-26
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实验教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收获自信,感受自尊。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喜欢学这样的数学,教师也喜欢教它。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验老师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策…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应该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一方面,重视课堂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建设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着重辅导和关注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只有这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才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专家和教师们对新课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又一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实现优化,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理想课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