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考虑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影响程度的贡献率,并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环境技术创新成为代表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影响程度的贡献率,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信息熵法,测算了10个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与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分析了制造业各种技术创新能力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定义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技术积累、新知识(或技术)获取、应用与价值实现的能力(数量、质量、效率等).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研发积累、研发投入、研发产出与价值实现的活动过程中.基于此,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本评价体系相比较从经济和管理等视角出发的评价体系,较全面地考虑了技术层面的指标,评价结果从技术层面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基于本评价体系开发完成的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软件系统,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业务与基于Internet的远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企业R&D活动以及其它一些创新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许多企业以外,如政策环境、对外交流、融资氛围、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利用现有统计指标,建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利用2002年R&D资源清查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企业技术能力的四大指标,即潜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并提出了三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勤  李成标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2):93-94,97
制造业技术能力是产业内各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选取四个方面18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湖北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内燃机制造企业已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自主开发.产品的自主开发对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研发积累、研发投入、研发产出与价值实现的活动过程中.基于AIOV( Accumulate - Investment - Output - Value)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内燃机行业为对象,系统地进行了内燃机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AIOV以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评价方法采用AHP方法计算.定量指标通过比较评分法计算,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评判法打分.一个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反映了该内燃机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评价结果分析,从技术层面反映了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将价值管理评价指标与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相结合.建立从财务、客户与市场、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反映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及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价值管理理论提出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石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石油行业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为进一步技术创新奠定基础,提高我国石油行业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力。基于此,从构建技术创新三级指标体系出发,利用多层次灰色法对我国石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评价,评价结果为3.577。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深入分析可知,二级指标中的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三级指标中的基础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战略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相对欠缺。据此,提出我国石油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客观、科学地评估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有助于相关产业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创新手段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保持竞争优势。基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子,从而评价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给出提高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的学术成果的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经济转化能力三方面构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中的7个行业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DEA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15家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为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投入能力是影响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显著因素,而各类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排名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范柏乃 《科学学研究》2003,21(6):667-671
根据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本文提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预选指标,运用专家法和鉴别力分析对理论预选指标进行筛选,构造了包含16个指标的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利用SPSS12 5forWindows软件包对我国52个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表征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效用值。  相似文献   

16.
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技术创新全过程,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建符合资源型区域特征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省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特点,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特色发展,重点突破;资源型区域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绿色意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及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而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接影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对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综合区位熵指数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区位商计算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测算了我国省域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综合区位熵值.结合分指标区位熵值,分行业对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布局进行聚类分析,指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资源省域布局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一枝独秀,二龙尾随"的省域布局;而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科技资源省域布局相对均衡,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则是"广东独大"的省域布局现状.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界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则、指标及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模型的求解方法等方面总结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要素指标,还应当加入适当的外部环境指标,以及国家或地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