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众文化背景下,通俗小说的审美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实现。通俗小说之所以深深的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与读者的审美心理流向契合,能够带给读者心理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通俗小说情节的传奇性、生动性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通俗小说语言的传神与生动带给读者思维狂欢;通俗小说情感、题材的丰富多样带给读者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说,读者就是消费者。因此,作文时应虑及读者的阅读心理,尊重读者的阅读需要与审美感受,让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3.
读者在阅读诗词时,除了探寻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心理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人阅读时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读者美的历程,亦是作者某时某地情怀的郑重传递.从整体把握词境、溯源词作史境、理解词人心理三个维度解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披文入情,由文本而至词人生平、词人性情,将读者审美欣赏时的心灵感动与词人彼时的情感起伏相合,从而获得一种读者与词人之间的审美共鸣.  相似文献   

4.
正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作品意义的生成并不是作者写完文本就已完成,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完成的。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作品的意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日益丰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使读者的心灵与文本世界碰撞、激活,从而创造性地完成对文本世界的重新建构呢?在纯熟把握作品之余,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在熟知学生阅读情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良好的阅读教学。阅读中,读者内在的审美心理与文本进行碰  相似文献   

5.
关艳霞 《天中学刊》2004,19(4):74-75
小说评点在读者阅读、作品接受中所表现出的价值主要有三方面:评点家通过点明书中的“智慧”来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实现读者对作品的充分理解;读者在小说评点家的指导下,在阅读过程中摆脱了“知闲事”、“广见闻”的阅读心理,阅读层次由“猎奇”,上升为审美;在提高读者的艺木感悟力的同时丰富读者的阅读经验,使其在以后阅读同一部作品或者其他作品时都能以自己的思维去阅读。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剖析读者主体空白艺术主要从读者心理图式的空白入手,抓住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与文本中所释放的经验之间所产生的对立统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基于学生心理图式的发展特性选择刺激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唤醒心理召唤结构,使学生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实现心理图式的平衡发展。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发展学生心理图式的佳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鉴赏性(或称审美性)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推崇。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阅读活动在审美心理状态下,读者的注意力集中,观察力敏捷,想象力丰富,思维力灵活并富有直觉,这些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读者中心论范式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一方面要照顾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引导读者阅读和鉴赏;另一方面还要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林译小说”之所以会风靡一时,正因为其迎合了读者的这样一种审美心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其颇受欢迎的原因,既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同时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期待视野”是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属方法论范畴,是读者结合社会历史意识、民族心理、个人审美意识、认知意识、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等进行阅读而产生的综合性反应。分析阅读心理图式和读者的审美经验,可了解其“期待视野”的拓展和延伸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阅读期待” ,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伊瑟尔提出和解说的 ,包括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 (即读者阅读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审美能力 )和阅读需求 (即读者阅读时所抱的动机、所立的目标、所带的问题、所好的口胃 )。任何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去阅读的 ,这种“阅读期待”潜存于读者的大脑 ,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读者具有怎样的“期待视野” ,即有着怎样的认知结构与阅读需求才能搞好阅读、鉴赏呢 ?笔者下面做一些探讨。1.审美态度的确立与审美趣味的形成。审美态度是读者对待…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读者工作,要想做好读者工作,就必须探讨读者心理。本文重点阐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需要、阅读动机、阅读兴趣。这些内容属于读者个性心理倾向的一部分。通过对读者心理理论的探讨,在实践中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渎马原的小说,就会感觉到他在时时打破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或者情节的发展逆转了读者的阅读期待,造成了审美期待的挫折,或者故事的表象把汝者的阅读期待引向真相的对市面,造成了审美期待的悖论,结果往往是对完满和美的毁灭,就如现代派大师波德莱尔笔下的“恶之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派影响的结果,它能够满足读者们的求新求异心理,也表现了作者对完满和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提出,读者在阅读前会对作品持有一种审美期待心理,即"期待视野",该理论认为,这种阅读期待是激发阅读兴趣和探求未知的动力,是拓展阅读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教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读者如同饥渴难耐的行旅者,将书籍作为手中的面包牛奶,本能地陶醉着——啃食、吮吸,不浪费,不虚掷。对这种热切的求知受益状态,法国古典主义批评家波瓦洛更极尽能事地说:"一个贤明的读者,不愿把光阴虚掷。他还要在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可以说,读者秉持着求知受益心理,使阅读成为直指内心的活动,一方面,读者在阅读欣赏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及审美  相似文献   

15.
明中叶以后的白话短篇小说为了满足市民喜欢更迭变化的审美心理需求,在情节设置上,经常通过恰逢巧合、设置阻碍、突遭意外、发生误会、预设计谋、设下谜语、犯下错误等手段,达到了离奇、曲折、生动的情节效果。小说还用预告情节的方式,引起读者对情节的关注,并形成了平抑扬的情节模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上的愉悦。  相似文献   

16.
图书、读者、审美情境共同构成了阅读审美要素。图书中蕴含的知识和信息表征着大千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美;读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共同构成了读者的审美意识;图书馆员通过宣传、科学的书目编排和咨询服务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图书的审美功能和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悲剧作品较多,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悲剧作品时培养起审美心理,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高中语文悲剧作品阅读审美心理培养。一、引发阅读动机,培养审美感知在培养学生悲剧阅读审美心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作品是比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的武侠文学,赢得了数以亿计的读者的青睐,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引人注目的阅读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社会、受众心理众多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是武侠文学热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9.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的理论,阅读期待视野是指文本读者在进入阅读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和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阅读审美趣味转化而来的对于所阅读的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上的心理期盼与预先估计,包括文体期待、  相似文献   

20.
手机读物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具体表现在:手机上网比率增速超过PC上网比率,3G技术为手机移动阅读提供了技术支持,低端3G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大增多了手机阅读人数。但是当前蓬勃发展的手机阅读面临着内容水平整体偏低、对读者的趋炎附势、侵权问题严重这些缺陷,针对以上这三个问题,必须要打开深阅读市场、将内容作为手机阅读的核心竞争力、处理好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