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工具和载体 ,包括四个层次 :它是教师意义上的语言 ,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和载体 ,存在于教学过程中 ,其受众是学生 ,具有始发性和反弹性。教学语言存在于教学过程、教材和教师口语三种形式中。教学语言要素分为语言要素特点和教学要素特点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之一。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工具,它直接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的深浅。教师研究教学语言,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特点、不同的教学风度。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劣应当有共同的衡量标准。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语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卫县教研室段兴明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用符合儿真心理需求的语言讲课,往往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课堂语言设计应突出“甜”、“趣”、“短”、“活”四个特点。所...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的六个特点张树学一节课的教学能否成功,教师的语言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教师的语言应该具备以下六个特点。1.要简练清晰。数学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语言应简明,抓住实质,让学生清楚所学的教学内容。讲课时,切忌东拉西扯...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语言艺术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思想性 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三基”,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学语言必须具有思想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健康、明、进步,切忌使用粗俗、低级的语言讽刺、挖苦、辱骂学生。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多种交流实现的,而语言交流是师生间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从目前来看,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反映。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对教师,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语文教师无论在课堂领域中、课外活动中,还是在日常思想工作中,都应运用最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有不少语文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备课深入精细,知识功底也比较深厚扎实,但由于教学语言的平淡乏味,即俗语说的:“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昏昏欲睡,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重视自己教学语言的锤炼,讲究给学生以教学语言的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语言技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工作语言,是教师精心选择组织的富有知识信息和审美价值的课堂语言,也是带有教师本人创造性风格的个性化语言。教师职业语言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技能和教育语言技能是教师职业语言技能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陆玉芳 《考试周刊》2008,(52):114-115
在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决定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即学生带到学习中比较稳定的特征。一是教师教学的特点,即教师反映在教学中的观念、意识、手段和教学目标的确立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现就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及教学对策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忽视语言实践,忽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习途径和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没有调动学生参与、体验、交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开放式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主体的开放的“人—人”互动组织系统,它追求教学过程动态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两个“对话”,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前者是语言学范畴的,即语言的对白、交流,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对答、切磋、辩论,可称之为“教学对话”;后者是心理学方面的,即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心智与情感的交流,也就是师生与文本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没有用有声语言的直接交流,可称之为“阅读对话”。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于教学语言的水平。教学语言的力量正是教学语言的鼓动性,具体体现为“夸、启、逗、赛、激”五个方面。“夸”,就是要善于运用夸奖和赞扬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热情。“启”,就是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语言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路。“逗”,就是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超、幽双、智慈的语言来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赛”,就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式语言将竞争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雄的磋撞中领悟教学意图。“激”就是教师要善于运用富于激情或者是善意的刺激性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文教学“语言是基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与文学是情感交流的媒介”这个特点,语文教学必须注意语言的应用和学习,通过教师课堂板书的严谨、规范和准确与学生语言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教师课文诵读的音准、断句、流利与学生普通话语言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课文赏析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与学生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应用、示范与学生口头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师生教学双方的互动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话语的含义 要理解教学话语,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教学语言。据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学语言就是指“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教师“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6.
“语言”问题十分复杂。若仅依教师语言运用的场所和目的,可分为教学语言、教育语言、交际语言。教学语言(含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其他辅助语)的口语与一般的口语不同,除独白式外,还具教导性、专业性、规范性等特点。口语是教学语言的主体,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探讨生物学教学口语问题,有助于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的提高。为提高生物学教学口语水平,本文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的客体指教学内容(知识)、教师、教学媒介、学生。教学媒介是指教学的“语言”、“动作”、“表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教学的实质:教师教学是通过构成教学活动四个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活动。进一步说就是:教师教学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能动与媒介的中介作用,使知识产生飞跃,由客观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教学动作、教学表情的作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语言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体育教师进行成功教学的“粘合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项目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各种特点等具体情况,运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简洁准确、节奏明快的语言,使学生能在老师教学语言调度下,保持敏锐的注意力和学习情趣。这不仅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师生和谐相处。本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语言曲的丰富内含。  相似文献   

19.
谈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霞 《教学月刊》2006,(12):41-43
我们学校有甲乙两位语文教师,同样认真教书。甲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要比乙多得多;可学生的成绩,甲总是比不过乙,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位教师的语言艺术的优劣造成了他们教学效果的不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对教学成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断进行尝试实践、归纳总结,觉得以下四个方面是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训练过程,而且是感情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一定世界观基础和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到“教’与“学”的互相渗透与和谐发展。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那么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以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