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明史》最好的版本当属中华书局点校本,它为人们学习和研究明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也有不足,其校勘记即存在着错字脱字、校勘未尽、误书校记序号等失误,本文就此试作订正。  相似文献   

2.
《明史》自清乾隆初书成之后,迄今已出现多种不同版本,其中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最佳。该版本将校勘成果以校勘记的形式附载于原文之后,虽对明史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如漏校、误书、误改、校勘未尽之类的疏误,文章谨掇其十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明史>各种版本中,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最好,但其校勘记存在一些诸如校勘未尽、误校误书等方面的问题,文章谨掇拾其中五十条加以补遗订正.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国词籍校勘者对校记处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即集中以校勘记的形式,在每一家词集卷末出现;将校记置于词行间;将校记置于每首词后;校记内容于案语中体现;以校勘记专书形式;以札记形式发表于学术刊物;以及综合运用校记形式。体现出校勘者校记处理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自从嘉庆二十一年(1816)阮刻<毛诗注疏>南昌府学本问世以后,阮元的<毛诗注疏校勘记>亦随之风靡于世.在阮刻独领风骚将近二百年的今天,不少学者在使用<毛诗注疏校勘记>的时候,仍然忽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忽视了阮元<毛诗疏校勘记>有两个内容大为不同的版本这一事实;第二,忽视了两个版本中哪一个版本是得到阮元认可的这一事实.这两个忽视,给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由于<毛诗注疏校勘记>是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之一,因此,本文的辨析,见微知著,也为辨析整个<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井超 《文教资料》2013,(31):94-96
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堪称善本,自问世以来,嘉惠儒林。此本所附校勘记为卢宣旬摘录阮元《十三经校勘记》而成,他在摘录过程中对阮校作了增、删、节、改,所以问题较多。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卢宣旬在摘录时虽然删去了阮校中很多无谓的校勘记.但也存在不当删而删的情况。另外,在摘录刊刻时还存在校勘不精的问题,这导致部分文本出现了讹误。  相似文献   

7.
郎文行 《文教资料》2013,(32):40-42
1980年中华书局据原世界书局本影印的阮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凡有关校勘处正文.沿世界书局本之旧,均以“A”标识以示区别。然就《札记注疏》而言,“A”的标识与阮刻本“。”符号标识的原貌已大不相同。阮刻本原貌只在底本讹误类校勘记和底本存疑类校勘记对应的正文处标“。”符号;而在底本正确类校勘记对应的正文处、底本讹误但经过校改的正文处,一般不标“。”符号。  相似文献   

8.
郎文行 《文教资料》2013,(29):51-53
阮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是当前《十三经注疏》的通行版本,通常以为阮刻本保留十行本原貌,不对底本进行校改。但就《礼记注疏》而言,阮刻本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中存在大量依据校勘记校改底本的现象,而且这种校改还与校勘记的行文方式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刘娟 《文教资料》2009,(18):50-52
中华书局本<春秋左传正义>后附阮元<校勘记>,与较早的单行本的阮元<左传校勘记>有相当大的出入,存在删减、增改等大量异文.通过对二者细致的比对、分析,时<左传校勘记>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以期对<左传>研究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芮文浩 《文教资料》2011,(14):109-110
张元济先生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史记校勘记》是极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商务印书馆整理本的出版揭示了《史记》的众多异文,然整理本摘《史记》之文时有讹误,张元济先生的校勘成果尚存可商之处,整理本亦有新误。  相似文献   

11.
现行清修《明史》诸版本中,中华书局点校本是学界公认的最佳本子,但它在史事记载和字词表述方面尚存在一些失校、误改、校勘未尽之处,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举例匡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为底本,参照明代吕柟翻刻宋陈道人本《释名》和任继?《释名汇释》,就《释名》中的"蹋、檐、簷、叙、欑、公、帻、写、釭、羊车"等十则校勘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为毕校补充证据,或补正毕校的不足,或在各家校勘中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演义》残叶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三国志演义》明刊本残叶,认为该残叶刊行于成化、弘治年间;将残叶和嘉靖壬午本、叶逢春刊本、周曰校刊本、余象斗刊本作了比较,认为残叶在字上亲于嘉靖壬午本,疏于叶缝春刊本、余象斗刊本;认为残叶的存在打破了明初以来一百五十余年的“空白”,维护了《三国志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的传统见解。  相似文献   

14.
毛晋编辑的《宋名家词》最初刊印时,在校勘等方面存有不足;其子毛康为弥补其父的遗憾,广泛地寻访、购藏抄本等词集,与丈人陆贻典等汇校,欲修订重刊,后因资金问题而中辍。而其所批校《宋名家词》却保存至今,其中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一套,有朱墨笔批校增补,虽然不全,却弥足珍贵,为今人考核相关词集的版本源流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理,注其存佚,考其源流.  相似文献   

16.
元刊本《陈抟高卧》是明刊各本所本;从元到明各刊本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在文人手中不断雅化的过程。杂剧由元到明有从舞台走向案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南齐书》由我国著名史学家王仲荦先生进行了校点。点校本广参了《南齐书》的众多版本、相关历史著作以及前人的校勘成果,成为目前所见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本子。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齐书》在校点上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重在对《南齐书》校点上的遗留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罅漏补缺。  相似文献   

18.
《新安志》自宋代罗愿修纂后即有刻本问世,元明清皆有翻刻,而现传的古代刻本基本上是清代的。在清代的4个刻本中,康熙、嘉庆、光绪皆为民间刻本,乾隆本是官本。康熙翻刻明万历本,光绪本又翻刻康熙本,流传甚广,形成版本流传系统的重要一支。嘉庆本也为民间坊刻,以宋本为底本,并参校康熙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乾隆本为四库采进本,馆臣抄写,相对独立,虽有四库全书的通病,但总体质量不会太差,且还有优于它本之处。  相似文献   

19.
《春秋繁露》单行本是其流传版本的一个最重要的系统,目前尚缺少较为全面的概述。本根据所见单行本及相关献录,对《春秋繁露》现存单行本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考察。现存最早的单行本系宁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此本为后世诸本之祖。明刻主要有四个比较重要的本子;清代最重要的本子是武英殿聚珍本。本认为宋本与殿本是研究《春秋繁露》最重要的两个本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