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j故无忧。”善治是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是现代治理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治理的目标就是善治。可以认为,善治涵盖了以下价值性要素:民主、自治、法治、参与、公正、透明、责任、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
古文今解     
[古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相似文献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周金源的办公室,挂着这么一幅醒目的字.周金源是瑞金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瑞金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现任江西七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4.
叶存洪 《教书育人》2012,(14):16-17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此章以水喻道,说明近道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这对于校长的办学治校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居善地。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按属性,水总是流向低洼之地,江海之所以有容纳百川的能力,就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第八章对水的七善德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任法融道长在《道德经》释义中是这样解释的: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云云业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  相似文献   

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思想家老聃的传世之作,虽只五千言,但微言大义,后世的养生家、政治家、学问家、艺术家甚至寻常百姓都从中寻找思想启迪。虽见仁见智,但大而言之,这本书讲了两大问题,一曰“道”一曰“德”。“道”是与宇宙间普遍规律,“德”是人世间特殊规律,是“道”的具体体  相似文献   

7.
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像水一样。老子的话,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要刚强,要宁折不弯,  相似文献   

8.
张韶龙 《现代教学》2015,(Z1):104-105
老子《道德经》有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所理解的"对话教学",是指基于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内在需求,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不同教学主体之间的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心灵交汇、差异认知、互动生成、经验共享,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基于"对话"的课堂教学,因为融入了"水"的品质——"柔美、谦逊、灵动、包容、宁静、激荡、深邃、多元、变化"等,使基于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的本质是通过权力配置各种资源实现国家善治的政治实践活动。权力道德不仅是狭义上的官德,而且在广义上更是探索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寻求权力的道德合理性、实现权力的善与文明的政治伦理范畴。国家治理与权力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国家治理是权力道德的社会实践场域;同时,权力道德是国家治理的价值表征与基础支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性依据。国家治理与权力道德之间的互动关系,昭示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应坚持善治理念,推进廉政治理,注重权力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实现国家治理的善治构想。  相似文献   

10.
善教育就是好教育,是公正的教育、和谐的教育、让人享受尊严和体验幸福的教育。善治是教育的致善之道,善治的有效途径是依法治教、民主决策、机构有效管理和公民社会参与等。教育善治涉及教育的诸多方面,其核心要素包括教育立法的公正性、决策信息的透明度、管理分析的公信力和公民社会的参与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科研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教育科研的内在逻辑,寻求“善治”的新路径,实现治以为善。基础教育科研“善治”要构建包括治理目标、治理价值导向、治理理念、治理视角、治理方式和治理机制等维度的方法论框架。基础教育科研“善治”的行动路径是:强化全局性、可持续性的治理方向根基,以人文价值引领科研行为趋向;增强服务式治理建设,迸发科研主体的内生动力源泉;保障治理功能的充分实现,构建研用一体的长效转化机制;搭建大数据科研系统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科研治理智慧化;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式参与,渗透治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老子之所以揭橥“上善若水”,是因为水能够滋润万物;水顺应自然而不争;水性柔弱,不择地而流,常常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与物无争……,因此,圣人应师法水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以成就上德者之人格。  相似文献   

13.
由于政府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以及教育管理市场化取向的弊端与无能,教育治理应运而生,概括地说,治理是基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双重失灵"的前提下提出的,治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同时还有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为共同的目标处理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善治是治理的直接目标,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关系,其管理过程目标就是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要实现教育善治,就要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考虑,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与之对应的措施来促使教育善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急需进行环境公共治理,也理应走向善治。软法是硬法的补充,能与公共治理模式契合,应是其走向善治的合适路径。故环境公共治理既是硬法之治,也是软法之治。软法不但具体运用于国际环境公共治理,在我国国内环境公共治理也有具体实践,但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王丽 《快乐阅读》2023,(9):87-89
<正>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完成,需要在良好的政治环境、制度、技术、文化以及高质量人才的支撑下方能实现。本文以“从善而治”作为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探究政治课程善治、善教、善学“三位一体”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追求善治是各国政府始终追求的目标.做到善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府治理主体的选拔应当依照严格的法律程序;政府治理中政策的出台应以符合全体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政府治理行为应当遵循法定、科学、民主的程序和方法;充分发挥政府监督机制的作用.本文对民主化的政府治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不争无尤",是老子宇宙美学和教育美学的一个基本信条,也是他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和反复提示。《道德经》中多处谈到"不争"的问题,如第八章讲到"上善若水"时,他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是什么?"尤"就是恨。在第二十二章和第六十六章中,他进一步发挥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第六十八章,他提出  相似文献   

18.
马姝 《红领巾》2005,(4):26-29
社区治理是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治理的最佳状态是实现善治.在善治的构成要素中,法治是实现善治的基本条件.在立法方面,我国的社区治理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但是相关法律仍具有滞后性、缺乏系统性、缺乏效力等缺陷.在依法行政方面,我国在社区治理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诸如职责不清、偏离法制轨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谁是三国真英雄?唯曹操与司马懿。而司马懿又远胜曹操一筹。因为司马懿有比曹操明确的安身立命的准则、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就是《道德经》。司马懿一生的所作所为,处处闪烁着《道德经》的光辉。政治上,“为而不争”,“功成身退”;军事上,“不争而善胜”,“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道德修养上,“致虚极”,“夫唯不争,故无忧”。司马懿为什么对《道德经》情有独钟?我们可以从他家乡出土的《重修洞微观记》中看出端倪,从他家乡的猪龙河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0.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