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庆 《中国德育》2012,(18):74-75
近日读书时,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明朝宣德年间,御史李浚奉皇命到浙江钱塘县督理粮储事宜。然而,当地县官对他却并不买账,表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却一直想要设计陷害他。一次,县令得到了一个机会,他将自己的一个心腹送到李浚的身边做侍仆,并伺机偷走了李浚的御史官印。当李浚办公要用印的时候,才发现印盒已经空了。李浚想了又想,从一些蛛丝...  相似文献   

2.
明朝宣德年间,御史李浚(jùn)奉皇命来到浙江钱塘县督理粮储事宜。然而,当时的钱塘县官对李浚却并不买账,表面上恭恭敬敬,内心里却一直想要设计害他。一次,县令找到了一个机会,将自己的一个心腹送到李浚的身边做侍仆。因为李浚  相似文献   

3.
喻时(一五零六——一五七零)河南光山人,字中甫,号吴皋。明嘉靖十七年进士。历任吴江县令,御史,  相似文献   

4.
千年之前,彭泽县衙。一个官卑职微的中年人愤然地将县令官印挂在了大堂之上,他要走。面对再三挽留的衙役们,他冷笑一声:"岂教我甘为五斗米折腰,拳拳而事乡里小人焉?"全无惺惺作态,不作丝毫留恋,一振衣衫,便从彭泽县衙中翩然踏出,去找寻那方梦中的桃源。等待他的是一贫如洗的日子:环堵萧然,难蔽  相似文献   

5.
千年之前,彭泽县衙.一个官卑职微的中年人愤然地将县令官印挂在了大堂之上,他要走.面对再三挽留的衙役们,他冷笑一声:"岂教我甘为五斗米折腰,拳拳而事乡里小人焉?"全无惺惺作态,不作丝毫留恋,一振衣衫,便从彭泽县衙中翩然踏出,去找寻那方梦中的桃源.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3)
我国明代朱国基在《涌幢小品》中记:御史吕光洵之父,早年横行乡里,被县令曹祥用鞭子狠抽了一顿,结果竟痛改前非。十几年后,儿子吕光洵当了大官,见了比他级别低的曹祥,仍念念不忘:“没有您,我父亲怎能弃恶从善?他感谢您,十几年如一日呢!”并以重金相赠。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1,(10):42-43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谚语会搭凉棚就是好官?宋朝靖康年间,秦桧以御史身份回家乡建康祭祖,临时租了一所房子居住,每日为夕照所苦,上元县令张师言闻讯,连夜为他搭起了凉上棚任。数,就年想之提后拔,秦张桧师官言拜,以宰报相答,当刚日刚  相似文献   

8.
官印在文书行政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两汉政治关系密切。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中出现的几条官印犯罪的律法,为管窥汉代政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后,在张家界古人堤遗址又出土了东汉和帝年间的《贼律》片段,当中也保存了一些官印犯罪的内容,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研究,即可管窥两汉律法的传承发展与存续关系。  相似文献   

9.
课间快餐     
从前,有个县令颇有心计,使唤了三个当差。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还有一个是贪性子。县令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急性子跑外勤、慢性子带小孩,贪性子当采买。一段时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县令自以为得意。  相似文献   

10.
唐贞元十九年f803),关中地区大旱失收,民不聊生。韩愈上疏请朝廷宽免灾民当年赋税而触怒顺宗皇帝,由监察御史贬任广东连州郡阳山县令。韩愈与被贬任湖南临武县令的好友张曙从荆楚古道往南,经过郴州、桂岭到达临武。张曙在临武上任,韩愈继续往南,经南天门到达连州,在连州乘船沿小北江到达阳山。  相似文献   

11.
唐代县丞是县级地方行政机构中重要的“佐贰”官,它除“通判县事”的本职工作之外,还经常兼摄判其他官职的职掌,如监察御史、宏文馆职、县令、县尉、县主簿等。有时,他们还会被上级官员差出执行专职任务,如差出押运钱粮等充当使职。而县丞的兼摄判与差出对县级行政也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换一种活法     
在那个封建专权的时代里,出将入相,锦衣玉食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心。十年寒窗,只为一朝功名。然而,是谁“放下”世俗的追求,走出另一条人生路。是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采菊人么?是荷着锄头,踏着冷月清辉归家的农夫么?陶渊明从毅然放下县令官印的一刻起,他便自黑暗的樊笼中解放了。没有犹豫,没有留恋,他放弃俗世的一切,走出了官场,走进了农田,拿起锄头,在南山下种一片绿豆苗,写下一篇篇透着恬淡之气的好文章。正因为陶渊明的“放下”和“拿起”,世上少了一个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多了一个和平安宁的“桃花源”。是一饮三百杯,愿长醉不复醒的豪客么?…  相似文献   

13.
传说有一个县令,姓乌。他年轻时即为官,十分骄傲,听说当地名士蒲松龄学问过人,他感到很不服气。有一次,乌县令邀一批乡绅叙饮,同时也请到了蒲松龄。席上,乌县令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二人土上坐"要蒲松龄对下联,蒲松龄当即对了下联:  相似文献   

14.
御史监察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已渐露端(亻儿),它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直至清朝封建社会的终结。唐代是御史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御史台已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监察机构,御史监察的触角伸到国家的各个部门,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百官进行监察。下面,就唐御史在有关财经方面的监督略加分析,顺便对唐御史监察中几个比较模糊的问题进行考证,使我们能有个较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金朝官印出土 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钟楼广场施工的民工于12米深的一渗井底发现了113枚官印和几块残缺的印板。  相似文献   

16.
明朝时,浙江山阳出了个才子,名叫徐渭,字文长。他天才超逸,生性诙谐,有许多故事流传民间。其中有一个他幼年对句免打的故事,颇有趣味。一日,徐渭与七八个小朋友在街头踢球玩耍。他玩得起劲,飞起一脚,将球踢飞。恰遇县令乘轿路过,那球飞人轿内,打在县令头上。县令急令落轿,手拿球出轿喝问。吓得七八个孩子拔腿便跑,有一个最小的孩子刚跑二三步,便跌倒在地,吓得“哇哇”大哭。徐渭倒不慌张,从容走到县令  相似文献   

17.
赵昱霖 《文教资料》2013,(31):97-99
在我国。印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印章在归属性质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中国古代统一的官印制度,从秦统一中国后开始形成,到西汉时期趋于完备。目前所见的西汉官印实物,以铜印居多,金玉材质的印章尤为稀少。此外,封泥对于古代印章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汉官印,不仅能反映西汉的政治等级情况,还能反映西汉的文化、工艺情况。  相似文献   

18.
聪明的县令     
从前,有个大富人,发现家里丢了些财宝,怀疑是他的3个仆人偷的,可又不知道是哪一个,就去请了县令前来破案。 3个仆人都说自已是清白的。县令为难了。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人拿来3根芦苇,分别发给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小时候性子很急,做事总是毛毛糙糙。他的爸爸林宾日认为这毛病对孩子将来做人做事都很不利,于是便和蔼地给他讲了一个“急性县令”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县令,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次遇到不孝的罪犯,就判得特别严。一天,有两个人扭着一个年轻人的双手,到县衙来告状。他们对县令说:“这是个不孝之子,他不仅骂他娘,还动手打他娘。我们把他捆了起来,可他还是不停地骂,我们就用东西堵了他的嘴。像他这样大逆不道的后生可恨不可恨?”县令一听是个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喊道:“来人呀,给我结结实实地打这个逆子五十大板!”可怜的年…  相似文献   

20.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6):I0002-I0002
一、生平介绍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祖籍安徽徽州。后徙居河南洛阳,出身官僚世家。程颢、程颐是亲兄弟,合称“二程”。早年同受业于周敦颐,受过佛教思想的影响,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于26岁中进士,历任县主簿、县令、监察御史里行等地方和中央的官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