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部落     
他把自己的理念和才华都倾注到新闻报道活动中,他是一个不署名的记者、编辑、评论员,把精彩和风光留给了别人;在他主持下的生活报,开辟了黑龙江晚报报业竞争的新格局,带动了地方报纸进入深度报道时代。本期传媒骄子,介绍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2.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人们都说是“无冕之王”。正是这顶桂冠一戴,一些记者就不知姓甚名谁了。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包打天下者有之;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者有之;自命不凡,自誉名人者也有之。但是,结果往往主观与客观相反。 记者不是无冕之王了,那么,记者是什么呢? 有人说,记者是抹布。不是吗?哪儿脏了,被人捡起,抹干净了,往墙角一扔,等需要时涮净了再用。还不是用时想起你,不用时则忘了你?听说有一个记者,第二次去先前去过的一个单位,自认为人家认识,结果人家问他“君从何处来?”弄得很是尴尬。他不说自己自讨没趣。反而直骂人情冷落。 有人说,记者是棍子。一头安着耙,一头可以打  相似文献   

3.
我成了“探险记者”强荧作者简介:强荧,1957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记者生涯。现为新民晚报特稿采编室负责人。10年寒窗,先后完成机械、中文、新闻等学业,现研修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已发表数百万字新闻作品,屡获上海市和全国好新闻奖。已出版4本...  相似文献   

4.
1993年中英组织联合探险队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是近代历史上人类征服大沙漠的一次壮举。探险队9月22日从新疆的麦盖提县出发,由西向东进发,11月21日到达终点若羌县,行程1500公里。乌鲁木齐经济台特派女记者钱毓,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随队记者,参与了第二阶段的穿越活动。 她是怎样争取到参与穿越活动的? 她最初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中获悉中英组织联合探险队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消息的。之后她跑到这次探险活动的具体组织单位——新疆大自然旅行社打听,要求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并问什么时候报名。办公室的人听后一愣:“报什么名哟,此项活动的方案、人员配备一年前两国就商定好了,根本就不存在报名不报名的问题。”她是铁了心要参加这次探险活动的,于是开展游说活动,可是旅行社的人就是“刀枪不入”。姑娘不恢心,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公关活动。她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管人家乐意不乐意,从探险队穿越行动的组织装备、人员结构,营养食物等连续在电台发了20多条消息,客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6.
记者三问     
三问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一位记者,晚上在家埋头写稿,媳妇大人给他端来一杯茶,往桌上一放,随即叉手言道:“没明没黑地写,谁爱看你们那些废话呢?”这位记者一愣,如梦方醒地停下来,“是呀!成天写稿,很少想人家爱看不爱看。”如此自言自语一番之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写好的几页稿纸给撕了。这是个真实的镜头,摄自我的一位同行的家里。后来我们三个人议论了起来,觉得记者应把读者称“爷”。吹牛的还称其“侃爷”呢,默默无闻的千百万读者,为什么不能称其“爷”呢?商人把顾客称为“衣食父母”,领袖人物常常把百姓称为“父老兄妹”,我们这些希望读者听信自己写的记者,不该叫声“读  相似文献   

7.
记者有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一篇文章里,认同这种分法,同时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有人把我归入第三类。我感到很光荣,不过同时觉得不甚够格。”艾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进一步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是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所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是记者兼专业学者。学者的直接表现,就在于他有这…  相似文献   

8.
读过《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有些人认为李贵珍同志自己做了“工作”,又自己去写新闻报道,便是个新闻的导演。我不敢认同这种看法。而从李贵珍自己的文章中看,几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他本人一手策划“导演”出来的,似乎他自己也默认这是新闻“导演”。然而,怎样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当记者不是上面所讲的有意识地故意制造虚假新闻,干记者  相似文献   

9.
记者随想     
郭建跃 《军事记者》2002,(12):46-47
1、记者的心态○一个好记者的真正目的是把生活中那些令人震撼的事和人告诉更多的人,把那些一偶的不凡变成能吸引人的眼球、引发人思考的文、图、声、像,而不是把稿子当成达到各种目的“敲门砖”。○记者云游于“崇山峻岭”之间,但又不能企望与任何一座“峰峦”比美争高。我们的职业和使命是描绘“山河”,记录他们的雄浑和灵气,传递人间的悲喜之情,启动人们的心灵之扣,而我们自己承担了这些责任就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再不能为功名利禄如蜂蝇若趋。恬淡的心境是一个好记者修炼的境界。不求闻达的洒脱,也是一个好记者所该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还是在不谙世事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1987年初夏,《青年导报》那个心地善良而又“爱才如命”的总编辑.把当记者的机会给了范庆锋。当他接过那个烫金的“记者证”时,却又突然觉得手中的小本本,份量是那样的重。范庆锋毕竟已不是儿时那个范庆锋,理智似乎早已战胜了激情。他知道,自己一个学物理的大专生,半路出家干记者,有可能一辈子成不了名记者,但总可以成为一个好记者。1987年11月17日,一个重大的机遇终于降临。那天,  相似文献   

11.
他并不姓犟,他姓安,叫安升先。人们之所以称他为“犟记者”,是因为他始终如一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事业,二十多年没换过岗,没离过位,为新闻事业献了青年献中年,如今白发满头,还干着老行道,在县站记者中是不多见的。“犟记者”半辈子写了多少稿,说不清。人们只知道仅近年来,在全国和省、市区新闻好稿评选中,他就有36篇获奖。先后编著过3本书,40多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许多较有影响的理论文章,被咸阳市秦都区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犟记者”,就因为一个“犟”字引出一连串的轶闻趣事。60年代初,他从学校回到自己的穷乡僻壤。冬天,  相似文献   

12.
新疆日报女记者丰延林、亢平2人,1985年夏天自愿申请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采访石油勘探队,成为第一批进入“死亡之海”的女记者,引起全国同行们的瞩目。上海《新闻记者》月刊约请李延林同志写了题为《穿越“死亡之海”》的散记,现予转载,以飨本刊读者。转载对本刊作了删节和个别修改。  相似文献   

13.
于海军 《今传媒》2006,(1):43-44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以何种礼仪风范“包装”自己,以取得被采访对象的认同和接受,从而产生一种亲情效应和认知效应,进而获取最佳采访效应,是记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良好的形象、恰当的礼节仪表是采访活动的“通行证”新闻记者的职业决定了他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良好的外在形象,易于被采访者接受,从而对记者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自愿建立与记者合作的基础。反之,采访效果则大相径庭。在社会交往中,外在形象是吸引他人进入社交状态…  相似文献   

14.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这句常常被记者用来自勉的名言,也是社会大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一种期待。满足社会大众的这种期待,是记者生涯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此话题的一个直接指向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笔者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记者是否合格的基本元素,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最好先从善待自己的名字开始。对于记者来说,名字就好比他的第二张脸。一个记者如果善待自己的名字,担心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刊发之后丢人现眼,他就不敢马虎对待每一个采访,不敢马虎应付每一篇稿件,换言之也就不敢忽悠读者。对自己的名字负责,…  相似文献   

15.
张林 《青年记者》2006,(11):21-22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陈新华 《新闻界》2001,(6):15-16
记者类型有多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他的文章里,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做“全”了学者型记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把记者的强烈的新闻敏感、拥有调查研究之便和学者的缜密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了单纯学者式的论证和思辨,弥补了记者忙于采编业务、无暇思考的欠缺,不仅做成功了新闻学学者,而且做成功了经济学学者。他在新闻学方…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记者?现代汉语解释为是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当今也有人称记者是无冕之王。两种说法都无法把记者和官等同起来。 无冕,无头衔、无官帽,简而言之不是官,可现在有的记者却官起来了。开起会来,人家礼节性的请他上台就座,他也就俨然一副首长模样,人家客气的请他讲两句,他也就打起了官腔。人们对记者,尤其是对上边来的记者毕恭毕敬,不知是出于对“喉舌”的厚爱,还是怕挑刺曝光,或者是礼节之故,记者成了座上客。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记者的社会地位,但有的记者正是掌握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就自觉不自觉的为自己头上加冕。一个新闻单位要是多有几个这样的“加冕”记者,她的受众就将越来越少,地位也将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8.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8,(7):32
在很多读者的眼里,党报少有可读性,但他作为党报记者,却有一批固定读者。许多基层干部剪贴保存他的文章,而他珍藏的是几百张和普通采访对象的合影。他说,是这些采访对象让自己。瞳得了感恩。本期“传媒骄子”:《赵拴:把老百姓当明星的党报人》。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我明白了。现在,记者招待会“遍地开花”。连一个小饭馆开张,也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20.
记者,委实是个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使之“见大不大,见小不小”,即上见高级干部也不觉其“大”,下见基层群众也不觉其“小”,因为“大”和“小”都是他的采访对象,都有可能为他提供高品位的新闻素材。反过来说,记者无须跟采访对象比较行政级别以论高低,所以他在高级干部面前也不觉自己之“小”,在基层群众面前也不觉自己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