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开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
劳动权是因劳动而产生,但劳动本身并不会自动生成权利.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标志劳动者人格独立、蕴涵劳动者利益的人权类型,它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生存权理念和发展权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充分考量劳动权这一基本人权下各种利益的冲突和衡平. 相似文献
2.
唐开元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131-133
劳动权是因劳动而产生,但劳动本身并不会自动生成权利。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标志劳动者人格独立、蕴涵劳动者利益的人权类型,它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生存权理念和发展权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充分考量劳动权这一基本人权下各种利益的冲突和衡平。 相似文献
3.
张旭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13-17
2004年我国人权入宪以来,公民对权利的诉求得到极大声张,公权力对此也给与了愈来愈多的尊重与保障。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要求也属于我国公民权利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囿于看守所与外界的部分隔绝性以及在押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其权利状况一直鲜为外界所知晓。从基本人权以及诉讼文明角度入手,重点研讨在押人员的法定权利内容,希望为我国当下在押人员权利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路易斯·阿博尔(Louise Arbour)在2004年“世界人权日”发表声明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化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人权教育受到联合国专门性人权机构如此重视.与其赋权特性以及其在人权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密不可分。也是其实践效果的具体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理论颇多,这些理论虽有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对传统主权至上原则的冲击和弱化。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国际法真正建立在国际社会成员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发挥其平衡人权与主权关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文化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39-142
有着“展现当前司法制度弊端的一个标本”之称的佘祥林“杀妻”案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与追问。究其根源,“有罪推定”的办案潜意识是造成这些错案的根本原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中国,“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落实,需要三个基本的制度构建来作为支撑:即确立“任何人不受强迫自我归罪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完善诉讼结构。 相似文献
7.
8.
李尊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91-94
环境权与人权的概念是人的自然权利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产物,具有历史上的相承性;二者也具有协调一致的理论基础,即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但在实践中,对两种权利的保护仍存在冲突。欧洲人权法院有关判例对这种冲突进行的协调提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环境权人权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权视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5):13-18
伴随着时代变换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发展权、环境权等所谓"第三代人权"问题应运而生,这些权利突出了集体人权的地位,使人权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观点为人们所熟悉。重要的是,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国际层面,所有发展都应该是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比较好地体现了发展(权)与环境(权)的统一,但从观念到行动真正把权利落实到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保障网络人权的法制化路径探析——以微博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79-82
微博作为时代与网络发展的新兴产物,以其快捷的传播速度、强大的互动功能、巨大的影响效力等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衷与关注。它既创造了公民表达自由的公共空间,又打开了微博侵犯人权的方便之门。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崇尚权利的时代,保障公民的网络人权有其内在必要性;而人权保护进入网络领域,也必将带领人权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学习权是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从成人受教育权到成人学习权的转变,人权理念逐渐凸显。保障成人学习权的意旨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可和接受,成人教育实践活动将进一步体现人人享有学习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犯罪控制[1]与人权保障并非必然对立的一对概念,实现二者的协调一致在法治社会不仅应当而且可能。因此,一方面强调犯罪控制,对可能遭受犯罪侵害人的人权进行保障,另一方面也不能以牺牲潜在犯罪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有的权利为代价。《精神卫生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马凌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4):402-405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为私人财产权的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鉴于这种保障的力度与现实的法权要求存在差距,以及现实中私人财产权受侵害事例的广泛存在,有必要在宪法中规定正当程序原则,明确规定征收征用公平补偿的唇齿条款,制定对弱势群体的财产权予以保障的相应条款,完善有关人权保障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强制辩护制度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有重要意义,在人权保障的大背景下,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应当构建全面的强制辩护制度,即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没有辩护人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则刑事诉讼程序不能继续进行。这种强制是对公检法机关、对政府、对律师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是人权保障必然的价值选择,也是重新确立律师应有的社会地位.改善律师生存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袁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4):98-104
基于正当程序、人权保障以及公共利益的要求,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了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将对犯罪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纳入到司法的轨道上。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程序设计的重心在保卫社会而忽视了病人的个体权利;病人医疗后回归社会的目的也没有充分体现。分析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特征,结合该程序运行之法理要求,应加重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成分,以实现社会防卫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平衡;同时,应结合恢复性司法的理念以达到让病人顺利回归社会的程序目的 。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法律对人权的保障作用。在民主国家,行政法律体系是以保障人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并在人权保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行政法在人权保障方面确立了许多制度,在人权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行政法律制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人权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丽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
人权的存在表现着文明秩序的存在。人权的发展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构筑自由和谐的社会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和谐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归宿。和谐社会的建设,使得人权的发展可以更深刻地进入到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社会保障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跨国倡议网络和跨国行为体的研究等。从问题领域上来看,人权等问题往往是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焦点。当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对主权国家的行为施加了各种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国家所不能忽视的。本文结合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对非政府组织在当代世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影响国家行为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王国宇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11):51-54
近年来,发生在看守所内的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看守所在押人员人权保障的担忧.从依法设置看守所检察部门并赋予其相应职权、更新看守所检察干警执法理念、严格收押检察以及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入手,提升看守所检察部门监督能力,可以有效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角度来看,加强人权保护是未来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订,也应该贯穿保障人权这一根红线。我国已经加入批准了联合国相关国际人权公约,但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和上述公约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应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再修订,消除现有法律中与上述公约的差距,真正承担起我国加入批准上述公约后不可推卸的人权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