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赛  刘思危 《出版广角》2022,(19):82-85
数字信息技术是颠覆传统出版逻辑的重要推力。智能出版、智慧阅读作为数字内容传播的供需两端,分别承担着供给升级和消费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出版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提升出版效能,促进供需匹配,还能通过内容创新迭代、全面服务协同优化读者体验。为了适应智慧阅读发展需求,出版业应以内容为王打造优质场景,以用户为本强化读者体验,以技术为擎推动创新变革,从而促进出版智能化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2.
浅析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的阅读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的多元化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如今的阅读方式除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外,人们还可以从CD、DVD、互联网、手机等通过读图、听书、网上阅读、互动交流等来获取。本文从阅读兴趣的变化、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变化、阅读时空的变化以及提高读者阅读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的阅读变化。  相似文献   

3.
有时候,所有人一窝蜂似的都盯着的未必就是个极好的方向,但数字出版却很好!只不过,在传统出版人眼里,数字出版只不过是纸书内容的趣味性变形,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因为,数字出版的重点,对于传统出版人来说也许是"出版",但对于读者来说,我认为"数字"才是关键核心,我们或许可以把关键词改成"数字阅读"或者"虚拟阅读",这样一来就能更方便理解读者在新阅读环境下需要的是怎样的内容和服务了。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主编的《中国阅读通史》正式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阅读史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史,在建立阅读史理论体系,凝练中国古代阅读传统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阅读史由读者的阅读行为构成,受到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按照这一思路,中国阅读史研究可被分解为三方面:基本理论研究;文本变迁、学术与知识体系、社会环境与教育、社会意识与宗教、出版传播等外在因素及其对阅读活动的影响;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内容、阅读观念、阅读思想与理论等内在因素及其与阅读行为的关系。本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阅读活动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古代的阅读传统与精神凝练为五个方面:阅读价值观、传统阅读方法、阅读精神、古代读书人的文化情怀、热爱藏书;最后提出供本领域研究者继续探索的几个方面,包括:基础史料的整理与出版,阅读史研究方法论,阅读史与阅读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区域、民族阅读史研究,专门阅读人群及个案研究等。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5.
比较数字阅读时代的三种终端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最直观的不同,就是阅读介质的不同。传统出版物往往以纸为介质,而数字出版物绝不会以纸为介质-它往往依靠多种电子平台、移动终端向读者提供信息。正是因为这点显著的不同,笔者认为从传播介质(即终端阅读设备)的角度来探析如今的数字化阅读消费,不失为一个办法。传播介质的不同,使得数字出版物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交互性强等传统出版物不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华风霞 《出版科学》2016,24(2):69-71
人类的阅读行为随着出版媒介变迁不断变化,数字阅读语境下的阅读心理开始在动机、选择、态度和认知等层面出现一些不利于深度阅读的倾向。改变数字媒介阅读语境下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强化读者阅读的批判性思维,也需要图书馆积极改善阅读环境和运用阅读疗法等手段推动读者的主动性阅读,同时对数字媒介的积极利用也将成为培养读者深度阅读习惯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杨洋 《东南传播》2021,(6):101-103
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期刊行业正探求多样化渠道,寻求数字化发展.研究以高印量的传统期刊和高播放量的期刊有声阅读内容为观察对象,提出数字阅读时代期刊有声出版过程在传播符号、传播功能、传播速率等方面的特点,直面期刊有声出版整体弱势、内容娱乐倾向、版权保护困难等问题,探讨从有声出版的读者定位、专业内容生产和版权监管保护等方面促进数字化时代期刊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读者为核心,强调分享、互动、传播、社交和可移动的全新阅读模式——社会化阅读正在逐渐兴起。通过分析社会化阅读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开展数字出版实践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基于社会化阅读的学术社交网络在传统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出版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现阶段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是促进转型进程的关键.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实现纸质图书的立体化阅读可以作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纸数融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立体阅读、书网互动,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延伸阅读.数字出版相对于纸质图书而言,为图书内容提供了新的载体,为传统出版丰富了出版手段,为编辑实现策划数字产品提供可能,为实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出版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章系统分析了VR沉浸式阅读实现的条件和赋能读者理解的原理。总结出VR阅读具有辅助阅读构想,丰富内容理解;调动读者多重感官系统,获得广泛认知信息;复杂抽象内容直观化,降低阅读认知负荷;场景式阅读赋能经验性知识获取,使得读者认知更深刻;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形成阅读爱好五大优势。研究归纳了VR阅读会削弱读者对内容的解读能力,导致阅读思想深度与宽度不足;降低读者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致使阅读作品难以常驻读者心灵;刺激读者对阅读过程上瘾而非阅读内容,干扰认知行为三方面困境。研究建议出版机构要树立发展元宇宙出版业务的观念,优先布局VR出版业务内容;发掘特色资源内出版独家VR体验应用;布局建设标准化VR出版物资源库,提高VR体验内容的供给力与可及性;推进VR出版人才培育工作,提升VR媒介叙事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数字阅读时代,随着种种电子阅读器的出现,读者可以随时实现阅读需求,图书的电子出版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因此,传统的书评也与"网络"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豆瓣网作为数字阅读的新兴网站,在国内网络书评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书评网站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甚至为图书的出版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整本书阅读"主要指经典阅读.整本书阅读作为经典阅读的系统支持方案,呈现多样性.整本书阅读支持系统的优化,在于为不同层级与水平的读者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为新媒体出版及纸质出版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的编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低成本、强互动性为特征,除了传统的纸介质外,磁介质、光介质、IC卡、网络文本、网络数据库、交互式节目等都成为出版传播媒介的一部分。除了传统的出版机构之外,商业网站、计算机公司甚至个人也将成为出版主体的新成员。新的传播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传播方式、出版主体、阅读方式日趋多元化,传统出版业正被赋予新的概念。应该看到,网络方式和传统出版方式都是一种手段,各种传播媒介都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对于读者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永远只是内容。  相似文献   

14.
侯延武 《新闻传播》2007,(10):72-72
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具有可快速查询、存储量大、成本低、编辑方便、可下载,以及更加环保等优点,所以一经出现就在不断挤占传统出版的市场空间。当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读者数量、广告额等方面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倾向调查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读者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杨萦子 《出版参考》2011,(34):20-21
近几年,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转变,通过更多的方式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iPad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前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转变,通过更多的方式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iPad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前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7.
国内阅读媒介研究可分为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及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两大部分。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比较了新型数字媒介环境及传统纸质媒介环境下社会整体阅读形态的差异,分析了媒介技术环境对社会阅读形态的影响和塑造效应。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则围绕读者阅读行为和态度展开,包括读者在多媒介环境下的整体阅读行为和态度,读者对不同媒介的阅读行为和态度,以及影响读者行为和态度的因素。已有研究存在忽视读者主观能动性、阅读媒介分类方式比较笼统、对阅读情境不加区分、缺乏对多媒介和跨媒介阅读行为的研究、微观研究的深度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出版价值链角度来看,阅读是出版的消费环节.智能技术催生智能出版与智能阅读以后,两者开始呈现互融、互动和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其中,智能阅读几乎渗入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内容编校、内容推广和传播等每一个智能出版的价值增值环节,并作为必要条件而存在;同时,智能阅读作为新增的价值增值环节,提供类似"遥读""策略性阅读"等独立的产品或工具,帮助人类读者更高效地阅读.因此,两者的协同将既是智能阅读融入出版价值链以实现出版智能化的协同,又是智能阅读延展出版价值链以提供额外附加值的协同,最终指向为整条出版价值链创造最大化价值这一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9.
郝雨 《出版广角》2019,(15):27-29
文章基于"后阅读"环境,提出多品级出版战略。面对读者严重分化、受众多元化细分的市场现状,传统出版业必须要有精品化、规模化策略,在文化自信理论指导下,注重精品建设和大众阅读市场的多层次开拓。传统文化经典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再生产富矿,多品级出版策略要始终围绕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经典、中国故事来开展和推动。文化形态的多元,媒介渠道的多样,受众需求的分化,决定了出版的多品级定位和多层级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数字出版,无论是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向,还是实际市场表现,都有着极为明显的特征:数字出版在不断挤压传统出版、在颠覆读者的传统阅读模式、在全方位改变传统出版的游戏规则。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多样,电子期刊是重要品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