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俊 《记者摇篮》2009,(5):66-67
《王刚讲故事》是辽宁卫视自办的一档故事类栏目,这档节目仅仅在开播三个月后,就跻身全国卫视自办栏目前六十,同时段排名前十名。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与《壬刚讲故事》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张晓光 《新闻界》2012,(7):24-27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节目内容故事化"渐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形式。地方台打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故事类新闻节目,这其中,影响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节目,就是辽宁卫视打造的《王刚讲故事》。本文以《王刚讲故事》为例,分析新闻故事类节目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3.
讲故事是表达展览主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包括了“故事”和“讲”两个含义:“故事”是叙事内容;“讲”是叙事方法,是对故事再创造的过程。讲好故事除了选择一个好的内容外,还需要设计好故事的结构,选择好讲故事的载体。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围绕实际案例从博物馆、科技馆展览的叙事结构、叙事载体两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展览的空间特性植入故事、讲好故事。  相似文献   

4.
李文英 《现代传播》2017,(11):102-105
探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机制,可从叙事伦理表达机制、时空叙事机制和"元叙事"传播战略等方面展开。叙事伦理机制体现在讲故事的策略和叙述伦理;时空叙事机制强调突破传统叙事形态,关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延展性;"元叙事"传播战略侧重于话语表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互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应超越西方文化表征体系,建构叙事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5.
《王刚讲故事》是我台品牌栏目,开办三年以来,收视稳定,为辽宁卫视整体收视位次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而作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王刚讲故事》能够连续三次荣获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视栏目充分证明了一个品牌电视栏目在信息跨媒体、多渠道传播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持久生命力。三年以来,《王刚讲故事》栏目在集中精力提升节目品质的同时,加大力度培育栏目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以前瞻的视角、创新的方式,在媒体跨界传播的时代为栏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是文化传播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会讲故事的纪录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其原因正是在于擅于讲故事,从创新叙事视角、丰富叙事情节、着眼于人物叙事三方面,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8.
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和故事乃一体两面共存的关系,故事是叙事所述之事,而叙事则是讲故事的方式.从文本的角度观察,古今中外大量的新闻报道、历史著作、文学作品无疑都是叙事作品,那同样作为叙事文本的历史叙事和新闻叙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内容取向、选题价值、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是否需要"想象力"等若干方面阐述了新闻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异同,爬梳它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探寻两种叙事文本各自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徐明 《东南传播》2010,(8):125-127
纪录片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有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影像叙事中有故事的纪录片,总会令人有无尽的回味。纪录片怎样用影像讲好故事,并非是画面优美、解说精练、结构严谨、叙事顺畅,更重要是选好题材、设好悬念和情节、用好细节等,这才是讲好故事基础,是能让观众愿意看你讲故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王凌宇 《视听界》2008,(1):90-92
近年,一些电视媒体陆续推出单纯的讲故事栏目,叙事方式多采用单人评书式或多人谈话式,过程加外景画面或当事人访谈,前者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南京台的《周涛说故事》,后者如湖南卫视的《真情》、江苏卫视的《人间》,每次只讲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题材主要集中在情感故事、法律故事和传奇逸事等。这些栏目所讲述的故事并没有很强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国内上星频道节目创新出现新动向,大量不同形态、不同题材栏目的叙事语态纷纷向讲故事转变,其中省级卫视以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等为代表,全国卫视荧屏掀起一股讲故事风潮。在众多讲故事的节目中,江西卫视《传奇故事》节目成为同时段、同类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是纸媒转型的有效路径之一,深度报道的形式特征也给讲“故事”提供了空间.深度报道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考虑选题本身是否适合讲故事,在此基础要讲究叙事,并灌注人文意识以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张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讲故事(叙事)和讲什么故事(内容)是文学传播的两个核心问题。尽管故事的结构看似千变万化,但实质上却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规则;故事的内容表面上看似纷繁复杂,实际上却可以归纳为有限的"母题"。在某个或某几个母题下,通过对不同素材的千变万化的组合、结构元素的改头换面,衍生出无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讲好故事"能够帮助文创产品品牌注入文化符号来获取消费者的认同,借此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叙事学、传播学和符号学为基础,通过分解故事叙事的要素,来挖掘故事叙事在文创产品品牌传播及创意设计中的文化符号的提炼。故事与生俱来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起受众共鸣和感知事物文化魅力的一种有效传播方式。将故事的叙事方法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形象塑造及传播中,形成一系列深植人心的品牌或产品故事,能够助力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文化加值,赢得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天天630》栏目的重要特色,就是"会讲故事"。这主要体现在其新闻报道中,把普通百姓作为新闻的主体,突出新闻事件中的细节,注重叙事方法和新闻结构。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中央电视台海外专题部《中华医药》栏目供职数年。《中华医药》是一档跨越科教和服务两种风格的节目,非常幸运能在栏目提供的宝贵平台上进行创作。这里,我想把创作的感受进行梳理,探讨这类电视节目的话语方式。话语方式的改变,除了媒体传播竞争的需要外,也是因为我们传播大环境的改变,受众对于平等传播对话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强烈。所以,"讲故事"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创作的大趋势,如何从讲"好故事"到"讲好"故事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开心麻花"融合话剧与电影两大艺术的异同,平衡二者关系,实现了艺术的跨媒介发展。在电影创作上,"开心麻花"充分借鉴话剧的创作经验,利用电影独特的视听特色,分别在影视美学、人物设置以及空间调度三方面展现出匠心独具的叙事特色。影片故事的荒诞性、人物的修辞性以及场景的空间性在继承"开心麻花"话剧风格的同时,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电影风格。"话剧+电影"的叙事转向促成了"开心麻花"电影品牌的建构,同时为今后话剧改编电影、原创喜剧电影的发展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宋煜 《东南传播》2012,(12):99-100
作为一种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结构规律以及各要素相互关联的叙事类型,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也可以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审视。本文借鉴叙事学故事、话语和意义建构等理论,对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讲什么"、"怎么讲"和"为什么"进行剖析,从而梳理出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本文聚焦数字时代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叙事体系建构,这既是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迫切要求。在整合传统叙事和数字叙事前沿理论基础上,阐明数字时代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叙事体系建构的五个层次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事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争夺。基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手新民晚报社制作的百集融媒体产品《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个层面分析“他者”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运用,进而阐述“他者叙事”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的独特价值。同时,对“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要把坚持“自我”立场与正视“他者”角色结合起来,共同形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