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冶 《新闻前哨》2003,(7):67-67
弱势群体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传媒的重视。可以说,对弱势群体报道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表面上看,这是各类传媒顺应受众需求的一个举措。实质上,这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活瞬息万变,社会生活中的各类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这既给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广播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度报道往往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联,因此广播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时,必须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不断加强舆论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朔州人民广播电台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感到广播新闻监督报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如何强化责任,恪守道德,铲除虚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在一家省辖市广播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多年,并长期担任新闻部主任和新闻节目总制片人。对广播新闻产生的虚假原因、危害和广播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杜绝虚假报道作了一番思考,供业内同行取剔筛织。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杨 《青年记者》2002,(4):22-23
一直关注媒体报道的人们一定还会记得:1997年同时去世的特里莎修女和王妃戴安娜在媒体报道中所享有的待遇明显悬殊。有人分析说,戴安娜集美貌、财富于一身,显然是大资本宠爱的对象;而特里莎修女因始终与弱势群体为伍,在传媒上遭受冷遇也就理所当然。国内的传媒跟风而上,关于戴安娜的报道连篇累牍,而特里莎修女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报道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5日,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词。那么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哪些人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何平说,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7.
8.
刘胜  何彬 《新闻前哨》2011,(6):65-66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广播为发挥自己灵活、快速的优势,大量采用现场连线这一报道方式。所谓现场连线报道,就是记者或被采访对象在新闻现场,通过手机、座机电话或无线话筒(这三者中,以手机连线播报最为常见),直接向电台发回口头的连线播报,  相似文献   

9.
10.
柴学 《中国广播》2006,(2):73-75
当今,电话连线报道特别受到广播新闻记者的青睐。电话连线报道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较好地彰显了广播媒体时效性强,以声音见长的特色,成为近些年来广被运用的新闻表现方式。一、电话连线报道的产生1.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是电  相似文献   

11.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12.
武秋颖 《新闻前哨》2010,(9):104-104
随着广播日新月异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广播节目形式出现在电波中,连线报道就是其中之一。当前,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3.
14.
在近年的“好新闻”评选中,我们有20多件作 品获山西广播电视奖,有2件获全国奖、回顾精品创作的经历,我们的体会是:用“心”想新闻写新闻,这里的“想”,并不是闭门造车、苦思冥想,而是理性的思考,是在积累中思考。通过思考,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抓住心灵为之一动的瞬  相似文献   

15.
16.
吴琛 《记者摇篮》2004,(4):43-43
弱势群体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新闻记者的新闻触角不能只投入到那些或是社会精英、或是行业英才,或是方方面面的杰出人物.应当把“弱势群体”作为报道的一个重要切人点。这也是记者不应推卸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面对众多新闻媒体的挑战,广播必须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才能固本强基,把优势变为强势。笔者认为,基本思路和对策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料,一旦发生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 今年2月24日,巴楚、伽师突发6.8级强烈地震,造成当地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全国57家新闻媒体的216名记者赶往灾区采访报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组便是其中的一支队伍。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获得自治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的荣誉。 本期发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撰写的4篇文章,我们除了被新闻工作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高尚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外,在新闻业务实践中还得到了这样一些启示: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要求新闻媒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抉择、策划、组织、实施;记者在采访中充满困难、艰辛,甚至危险,能否完成报道任务,是对记者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同时应该看到,一次成功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会显著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记者也能在异乎寻常的困难实践中,展示才华,建功立业。实现这一切的必然前提是: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系列报道是对某一新闻题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的一组新闻报道。近年来,系列报道受到了各类媒体的青睐。相比而言,由于广播自身特点的局限,更适合于组织开展系列报道。如伺搞好广播新闻系列报道,笔者以为离不开“三步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郭亮 《新闻记者》2004,(9):13-15
时政报道因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一般要遵循审定的“通稿”来报道,在保证了舆论导向正确性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千篇一律”的结果。如何突破这种“千篇一律”,既满足受众对资讯的需求,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我认为,鉴于时政报道的特殊要求,在主题和内容没有更大突破的现状下,记者捕捉到独家的、生动形象地反映主题的细节,就是找到了突破“千篇一律”的重要途径。如果说报道通稿内容是“规定动作”的话,那么报道细节就是“自选动作”。在大多数人都只做规定动作的情况下,“自选动作”编排得当,准确漂亮,就会更“出彩”,更抓人。细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