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时政新闻一直给人以严肃、刻板的印象,如何做好新闻选题策划,把时政新闻做得离百姓更近,引起百姓的广泛关注,从而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时政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命题。本文以广东新闻奖网络访谈一等奖作品《如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要经得起"人肉搜索"》为例,谈谈如何实现时政新闻的亲民化。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 《视听界》2009,(3):96-97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时政报道表面化、程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功能的发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报道的各个方面,是推进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是提高时政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在县级电视台中,时政新闻的播报都是以电视为媒介的,主要是由县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工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节目。并且时政新闻节目一般都具有严肃、较为严格的特点,因为其参与主体的层次相对较高,播报内容较为单调,因此播报的要求对比其他类型节目而言更为严格。这也意味着时政新闻通常会给观众带来较乏味、刻板无趣的印象,难以与号召的"三贴近"的原则相一致,会直接导致县级电视台播报时政新闻的收视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要想使得时政新闻的播报内容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就要深入把握时政新闻的内涵,积极寻求创新,结合县级电視台时政新闻的特点做出更加有吸引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需求。Vlog作为时政新闻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式和新样态,符合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不仅丰富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的"跨界"成果,主流媒体纷纷找准机遇,将严肃的时政内容融入个性化表达方式中,创新了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立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甘 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 ,将“硬新闻”定义为 :“题材较为严肃 ,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 ,毫无疑问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 ,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 ,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 ,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 ,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 ,或者说重大新闻版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 ,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 ,过于注重宣传 ,忽视了新闻规律 ,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因而时政报道往往表现为 :僵化、松…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硬新闻”定义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毫无疑问,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是受读欢迎。不少读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陈亮 《新闻世界》2008,(7):61-61
时政新闻作为有关时事政治一类的新闻,题材较为严肃,由于其表现在版面上多数形式呆板,在可读性上缺乏社会新闻的“柔软度”,因此不少人将其称为“硬新闻”。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具有题材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志红 《传媒》2021,(12):72-73
新媒体时代,传统时政新闻报道如何"破圈""出位"?湖南日报"湘伴"微信公众号深耕时政新媒体领域,始终追求"快一点的新闻时效、深一点的背景解读、新一点的文本表达",从理念、定位、内容、文本等多维度展开创新,构建了一个权威、快速、开放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其实践经验为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种,指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丛恒日 《青年记者》2007,(16):90-90
多年来,"三多三少"现象严重制约着电视时政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破解这一现象,不断提高时政新闻收视率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不  相似文献   

14.
孙阳 《军事记者》2007,(5):25-27
本文所说的硬新闻主要指题材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注重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通常情况下,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都属于硬新闻的范畴。随着网络等新的传播形态的崛起,硬新闻的传播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也带给报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报道涉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如何有效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一系列河北日报报道案例,对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时政新闻报道"质""效"齐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洋 《记者摇篮》2012,(4):14-15
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是时政新闻厉兵秣马、决胜千里的重大战役。而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对"两会"宣传退避三舍,认为主题报道影响收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上,"两会"所确立的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省经济、民生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这同样是一次融入主流的难得机会。喉舌论决定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在导向和内容上并不对立,高明的新闻从业者完全可以从政治导向和市场需求中找  相似文献   

17.
于涛 《声屏世界》2014,(10):50-51
<正>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早已有"本台评论""编后话"等评论模式,这些评论一般由节目编辑负责撰写,由新闻主播进行播报。随着引入评论员元素,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开始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本台立场",彰显观点导向。2011年1月1日,大连广播电视台全新改版的《大连新闻》推出了评论员连线环节"编辑快评",并实现日常化播出。截至2013年1月1日,"编辑快评"已播发新闻评论400余  相似文献   

18.
时政活动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其他报道形式的基础。然而,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没意思。如何改进时政新闻,使之既严肃又活泼,既有政策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又有可听性、可视性,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职务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