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不仅"名"不相同,而且在教育本质属性、教育对象、教育功能、教育形式和内容、教育实践等"实"的方面也差异甚大,继续教育只是成人教育中层次最高的部分.如果用"继续教育"来取代"成人教育",就把成人教育的范围窄化了,导致名实不符.  相似文献   

2.
"成功学"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高品质、高素质的社会成功人士服务的教育,但两者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导致了教育效果的明显差距.文章就"成功学"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结合与渗透,为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自己的探索与设想.  相似文献   

3.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目前教育界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否定了"教育市场"、"培训市场"、"教育产业化"等观点的合理合法性.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活动,不具有市场那样以成本盈利为法则的交易属性.教育和培训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功能,不能将市场的概念搬到教育领域中,否则教育便失去了本质属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教育市场"、"培训市场"、"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等提法,片面扩大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对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功能以及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相互关系的曲解.  相似文献   

5.
对于"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这两个概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研究人员有不同的使用偏好.本文通过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关系的研究分析,论述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交互使用.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不过在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认识"奥数"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学者关于"奥数"教育价值的分析主要存在3点不足:泛化了"奥数"的教育价值,混淆了"奥数"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忽视了"奥数"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奥数"教育的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7.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人为"和"为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并非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存在,人为的目的在于"为人"."人为"和"为人"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活动意义的实现程度.在现实的教育发展中,两者之间的分裂却始终难以愈合,且日益严重,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大多发源于此.在这分裂的背后,隐含着纠缠不清却又不容回避的问题:人为的教育为何会偏离为人的方向?教育如何才算是为人的?为人的标准是恒定的还是变动的、应然的还是实然的、普适性的还是个体性的?教育的"人为"和"为人"统一的基点在哪儿?……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教育的"人为"和"为人"之间的分裂程度就会日益严重,教育活动的意义就会日益削减,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人的枷锁.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需要联系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又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同时,教育实践又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理论.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后"茶馆式"教学的教育理论支撑何在?以下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教育转型,是指通过教育规范体系的整体性变革,改变教育内部的实体和关系结构,转换教育内外部功能、使教育获得新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教育转型作为受社会转型和"人的转型"(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型)之必然性制约的教育改革,已呈现出取代过去曾广为人使用的"教育转轨"之意蕴的态势.应该承认,"教育转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造舆论阶段曾起过积极作用,然而,"教育转轨"毕竟是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性语言,其直观性和喻体性决定了它不能像"教育转型"那样成为教育学中的理论概念.与"教育转型"相比较而言,"教育转轨"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目前中学校园的教育现状出发,详细阐述"感恩"教育的意义,从根本上分析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建议学校应该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最后表达了对"感恩"教育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重新认识与评价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影响,作为从不同视角共同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理论应该并存于教育中.这一再认识过程深刻地影响到了对现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认识.通过争鸣与对话,促进了教育研究中对于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来,各地开展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挫折教育"、"主体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等等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都针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弊端,在有关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尝试,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范畴,"技"与"道"对洞明当今教育面临的困境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揭示了"技"与"道"关系的教育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调适失范的教育心理学根由,并提出了实现两者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形"是混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自相似性"的发现揭示了任何事物发展中所隐藏的惯性系的存在。教育中亦应存在自相似性,它以特殊的方式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教育的"遗传"是以教育传统为承载,通过教育三形态之间的内化和外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双证制"的推行,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的逐步推广,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了"应用"与"应试"困境。文章以"报关实务"课程为例,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即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与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存在脱节。从改革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办法,将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及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高职教育"应用"与"应试"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初,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路易·艾黎在我国探索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创造分析"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蜚声国内外;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分析"与"三个面向"虽然提出的背景和称谓等不同,但它们二者之间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订单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利地推动作 用。本文就高职教育"订单模式"的形成与特点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区分.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探讨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而"什么是教育"则讨论的是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什么是教育"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把握教育本质,警惕大量"非教育"及"反教育"行为,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相似文献   

20.
英才教育研究中,对超常儿童的理解和界定,不仅涉及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直接影响到超常儿童甄别选拔、教育安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案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加涅等西方学者强调"天才"与"专才"的区别,表明了英才教育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梳理分析了有关"天才"与"专才"理念的内涵和演变趋势,以为英才教育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