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景物、人物抒发或喜或悲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它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手法。作者由于受到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的激发,于是打开心扉,直接诉说自己的感受。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在回忆  相似文献   

2.
抒情的方法     
写文章,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作者常常用下面几种方法抒发感情。一、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种抒情方法表达的感情强烈,极易感染  相似文献   

3.
学会抒情     
文贵有情。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抒写出文中的感情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抒情方法。一、写人抒情作者通过对特定人物的勾画来抒发感情,常常抓住人物的一两个动人的片段或扣人心弦的特写镜  相似文献   

4.
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思想感情、主观感受,是文学写作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在涛歌和抒情散文中更为常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情怀,它往往以“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当感情强烈奔进,不直抒不足以表达之时,常用此法。这种抒发是坦露的,能使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交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叙事类作品中,它是作者表露对所描述对象的感情倾向和美学见解的一种方法;在抒情类作品中,它还是传神造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成功的作文,总是离不开写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作文中恰当的抒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思,有效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抒情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列举较为常见的几种。一、直接抒情,表达情怀直接抒情,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倾吐心中的感情。这是一种情动于心而发于外的直观的感情抒发。直抒胸臆,虽直接,却不能突兀,抒情前要有铺垫,在充分蓄势之后让情感顺势而发。如鲁迅的《风筝》,开篇回忆故乡风筝时节,随后抒发感情:"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  相似文献   

6.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抒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紧张的、强烈的,把感情直接倾诉出来,风格较为外露明快;一种是轻淡的、和缓的,把感情深藏在心底,风格比较内向含蓄。抒情类文章的内容和对象:可…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景物、人物抒发或喜或悲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相似文献   

8.
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考点分析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表意是诗歌的核心和归宿,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笔法。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它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撼人心,容易把握。  相似文献   

9.
叙事诗是一种用诗的形式来描述故事和描写人物形象.以反映现实和抒发感情的诗歌。有一般的人物、故事、情节,它虽有叙事文学的一般特点,但与小说、戏剧又有明显区别。它一方面要叙述故事,一方面又要抒发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强烈思想感情,所以它是叙事与抒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掌握恰当的抒情方式是写好真情文章的前提。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也即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露倾吐感情。间接抒情是“依附于事、景、物、理,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感情的表述法”。由此可见.间接抒情可分为寓情于叙事、寓情于写景、寓情于议理三种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11.
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和抒发.直接抒情,一般是用在人物情感的高潮或者事件激动人心的时刻,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动人心魄.间接抒情,就是结合叙述、描写或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会抒情",下面就走进今天的聊天儿室,来了解一篇文章如何抒情.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一种凝结心灵情感的艺术,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清闲恬淡。读诗时要把握诗情,直逼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态度观点。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因此就需…  相似文献   

13.
诗歌,具有优美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形象,富有音乐美。诗歌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按内容性质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抒情诗以抒发感情为主,不讲求叙事的完整。抒情诗,最易于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诗人对外界的感受,借景(物)抒情,是抒情诗最常用的方法。叙事诗是一种叙事性诗体。它是借叙事来抒情的,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必须以一定的故事情节为基础,以反映社会生活和描写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但要保持明显的抒情性。如《石壕吏》《木兰诗》,几乎每行诗中都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诗者,吟咏性情也。"抒情是古典诗歌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也是高考古典诗歌最青睐的内容之一。因此,古典诗歌的复习备考就不能不关注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方式。下边举例介绍8种古诗词中常见常用的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  相似文献   

15.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结晶,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就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而言,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歌贵在含蓄,直接抒情往往因感情无所附丽而显得生硬,因而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或写景,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景物、某个事件的叙述、描写,含蓄地抒发感情,则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美,所以往往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比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相似文献   

18.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方法,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本期"抒情文本"的5篇作文,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浓浓的抒情氛围。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感情,"下雨天,真好!""大海,我的朋友!"一看到这样的文题,你是不是马上就想感叹、抒怀一番啊?这种文题本身就是一个直接抒情的最好载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心中有了愁绪,满眼皆愁情,这是寓情于景的妙用。除此外,间接抒情还有寓情于事的,就是在叙事、状物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浓浓感情,这在后三篇选文中可以看得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要满怀真情实感作文,即便不擅长描写、议论,你的浓浓感情也会醉倒阅卷老师的。  相似文献   

19.
白杨礼赞     
角度之一: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上教学设计可采用集体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一、由教师点拨启发: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串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考作文试题中,"表达真情实感"属于基本要求,而抒情,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间接抒情,虽不如直接抒情那般热烈、奔放,却因情感内敛、含蓄,而显得更加真挚,别有一番韵味。间接抒情常用方法有四种,让我们读例文、悟写法。A.写人抒情就是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融入到人物描写之中。人物较正面时,多使用褒义色彩的词语,进而表达赞美、欣赏等情感;人物相对反面时,多使用贬义色彩的词语,进而表达贬斥、厌恶等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