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灾难教育是灾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社会和个人的灾害抗逆力,减轻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侵蚀,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支柱之一。当此我国学校教育进入素养时代之际,学校灾难教育课程也应以素养为导向予以重新审视。当前对灾难素养的认识正逐步从关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走向个体应对灾难情境的关键能力,包括对有关灾难信息的获取、理解、交流,更涵盖在灾难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灾难情境的评估、判断、决策和行动。围绕灾难素养的新内涵,学校灾难教育课程应确立指向“行动中的素养”的课程目标,跨学科、多层面的广域课程内容,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多元化课程实施,为改进持续提供信息的课程评估。素养导向学校灾难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在国家政策、学校课程规划、社区家庭参与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加强素养导向的学校灾难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指导;在学校层面提升素养导向灾难教育课程的系统化水平;在家庭社区层面推进与学校层面素养导向灾难教育课程的互补联动。  相似文献   

2.
课程载体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的实现的中介之一。世界各国思想道德课程载体的运用既存在着共同之处,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中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直接课程载体与间接课程载体渐趋融合是共同的趋势,我国德育课程载体改革和建设可以借鉴这种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呈现多元、多样的发展态势。从课程的角度来看,专设课程是推进生命教育的最佳路径,但在专设课程开设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学科渗透课程、专题课程、主题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非专设课程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考量和路径;从非课程的角度来看,包括学校文化在内的一切育人载体都可以纳入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来,即生命化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社会,培养青少年具备媒体文本识读能力,成为批判自主性的媒体公民,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主要载体,本文从课程发展的角度提出开设媒体素养教育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媒体素养与学科课程整合融入学校教育和通过社会组织活动(活动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以解决当前媒体素养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问题,并从课程政策应用、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学方式灵活应用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学校灾难教育的内涵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教育是指使学生了解灾难常识,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灾难意识的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灾难基本常识、灾难应对技巧与灾后救助、心理健康等方面。学校灾难教育应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途径,以校本课程、学科渗透、系统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如下问题:评价的强制性限制,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偏失;不正当的规范性约束,致使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偏轨;长期的认知图式规约,造成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乏力。破解上述问题,需要避免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运用“脱钩”策略;培育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责任;重构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7.
课程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选择出来的精致编码的知识。它在学校中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媒介.是学校场域中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核心要素,本身具有独特的特征。从教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始,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的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理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核心素养培育深水区的当下,课程改革仍然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作为素养培育的载体,其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拓展。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长期进行生活教育的实践探索,努力建构以素养培育为导向、以生活教育为特质的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生活化学校课程生态,张扬了学校的个性,凸显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开创了素养培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杨明全 《上海教育》2001,(23):25-26
本是由录像化向学校教育的渗透而引发的一点思考。录像化正在与学校教育产生关联,但要从录像本中解读课程意义,必须站在课程理解的视角上对课程作出理解与解释,因为只有在课程理解的意义上录像本与课程本才有对话的基础。课程作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载体,应该涵盖超越于学校材料的更多的教育意义。因此,课程研究不仅要关注学校材料的开发,更要关注多元课程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课程"是中职学校美育最主要的载体和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目前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不高,笔者从中职学校中了解艺术教育课程的地位现状,从观念偏颇、体系杂乱、基础资源缺失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刘鑫  王国云 《江苏教育》2022,(74):18-21
劳动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扩大劳动课程的实施载体,突出劳动课程的实践特点,明确劳动课程的培养目标,从而创新乡村小学劳动课程的实施路径,优化乡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四种形式进行分析、叙述,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育敏 《现代教学》2014,(7):112-113
我校自2007学年以来,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建立并实施“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丰富学科知识,引导师生实践,力求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实际、体现办学理念、普惠全体学生、彰显育人品质、追求校本特色。我们认识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支撑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创建特色、提高师资专业水平、提升管理能力的主要载体。如何更好地认识课程、理解课程和发展课程?我们企求以“见树又见林的艺术”来整体系统地思考,着力实践基于师生实际又富于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依据,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现代化建设对高中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按形态载体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亦如此.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认知性与心理健康过程体悟性之间存在矛盾,使课程在实施中出现诸多问题,需要转换思维重新思考.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弥散在学校中的教育资源,需要给予开发.二者构成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部分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具有活动性、系统性、主体性和互动性等性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学习生活的总和。只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学校课程规划,简言之,就是学校对在本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整体规划,它主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国家课程如何校本化实施或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二是校本课程如何合理开发?”因此,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规划,是对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课程领导力的综合考量,也是困扰校长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笔者制订学校课程规划的实践,谈一点思考和体会,以抛砖引玉。一、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学校教育,不是要培养一群适应学校的孩子,而是要办一所适应每个孩子的学校。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必然要通过课程这个载体,这对学校所提供的课程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中等职业教育在功能、内涵、输出等各方面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不谐调和不同步,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体制、课程等诸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改革已是当务之急。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载体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以实现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出发点,以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为着眼点,以人力资源开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课程改革要以教育为本,不能以职业培训为本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面向的主体是经九年制义务教育后…  相似文献   

19.
观点     
《福建教育》2007,(10):4-4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如下困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实施滞后。直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分析其根源并寻找出路,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第一,要明确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属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体验型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是一种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第二,要把握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针对当前学校学生多、心理教师少的现状,这门课不仅要开起来,还要搞得好,它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教育,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大面积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辐射作用。因此,学校开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有裨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