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西新闻写作在报道事实、传播信息、表达新闻价值的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从中西新闻思维观、价值观、人格观、道德观、职业观、表现观等方面阐释中西新闻写作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可为中西新闻写作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西图画书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可以从中西文化差异及儿童观两方面进行区分。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忠孝安邦,主张以礼乐治国,还宣扬道德教化;西方文化是一种既重视理性又重视感性的文化。这种中西不同的文化特色直接影响了图画书的创作,从而导致了中西图画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外,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儿童观,儿童观的差异也是导致中西图画书差异的原因。通过对中西图画书差异的原因分析,需要考虑对中国图画书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3.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进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文章着重从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寻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将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并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5.
中西伦理传统差异及对中西政治理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中西方伦理传统的根本差异在于价值标准和人性论方面,由此进一步形成权利观、价值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及人欲观、人的价值实现方式、伦理政治色彩与宗教色彩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中西方不同政治理念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化具有的多元性和通约性,决定了中西伦理传统和政治理念可以而又应当采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形式.从而促进中西伦理化和政治明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孙波 《海外英语》2011,(12):279-281
饮食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占据第一需要的地位,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出现不同,并且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该文着重分析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菜品命名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相似文献   

7.
礼仪是人类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礼仪的差异性表现为民族的差异性、个性的差异性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自成体系的交际礼仪,不同民族的礼仪多姿多彩.同是婚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同是见面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重视礼仪的"共性",尊重礼仪的"个性",这样有助于我们社交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8.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翻译理论传统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中西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思维方式在悟性和理性、形象和抽象,历史和超前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和制约着中西翻译理论传统在研究方法上概括笼统与条分缕析、语言表述上含蓄与明了、论证形式上应用型与理论型、微观与宏观以及学科形态上保守单一和开放多元的差别。中西翻译理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可以从中西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差异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中国早期封建地主是从奴隶主阶级中分化而来,那末,西欧则是从日耳曼民族贵族演变而来。来源的差异,使中西地主阶级存在着维系机制、政治经验、文化素养等先天性差异。这些差异,使中西建立的封建经济结构也很不同。这种不同又造成中西地主在富与贫、贵与贱、爵与职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后天形成的阶级地位的差异,表现在阶级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中国地主阶级是自然更新和社会更新的有机结合,西欧则是以自然更新为主。中西相较,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能更多地从被统治阶级中吸收杰出人才,其统治便更加巩固,更加险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西欧却成为资本主义故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时中西文化中思维方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伦理型与认知型,整体性与分析性,具象性与抽象性,“满轮式”与“直线式”,后馈性与前瞻性等方面,对中西思维差异作一小结,使学生们能通过思维差异体会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西诗学意象理论在意象本质上有着相同之处,但由于二思想化的不同,达到的诗的艺术境地不一,而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诗歌意象则有相同之处。意象批评的历史长河并不意味意象就是诗歌的全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者在从事中西阐释学比较研究时,理应时刻关注西方汉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试从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研究中找寻一些对中国学者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艺术的发展,中西方绘画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的发展着,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区别,文章对这种区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绘画的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期望能够对中西方绘画作品进行更准确和全面的欣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林译小说《伊索寓言》为基础,研究林纾在小说中的中西文学比较活动。林纾从小说的文学功能和社会作用方面比较中西文学作品,寻找、比较中西文学中一些相似的题材典故,并且以中国古代史实阐释伊索寓言,显示了初步的中西文学比较意识,对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的中西史学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出现了引入西方史学的新热潮。与以往相比,所输入的西方史学的内容,在系统性和准确性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以梁启超、胡适、何炳松等人为代表,在积极引入西方学术的基础上,对中西史学的结合做了有益的尝试,促进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因客观条件与主观原因的局限,在五四时期中西史学交融的过程中,也明显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说明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西民族服饰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从中西民族服饰设计发展文明系统、宇宙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二者加以比较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双方的联系和差别,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有助于我们充分吸取中西服饰文化中的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17.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讨论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在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规律,同时也各自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鲜明的风格特征。本文简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历史沿革,两种唱法技术上的比较,人体歌唱机能的可塑性,中西文化差异对音乐文化的影响及在声乐教学中的体会,以便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更好地把两种唱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美声科学的唱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园林、建筑景观的艺术特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本采用比较方法,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西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的不同艺术特征及相互影响,指出了继承与创新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移情说"是19世纪盛行于西方的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立普斯。中国理论界试图在中古古代文论中找到与立普斯的"移情说"对等的理论,但中国和西方的"移情说"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体育以"心、气、形"为一体的理论架构导致中国体育呈现身心合一、内外统一的独特个性。希腊人认为只有肌肉才使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者,因而西方体育文化重外在表现,是崇尚个人精神张扬的一种身体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必须以中国古老的民族精神、智慧和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精神内涵作为底蕴,实现新的超越和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