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翻译等值是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也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等值原则 ,使译文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与原文的读者所接受的信息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相似文献   

2.
翻译等值是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等值原则,使译文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与原文的读者所接受的信息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翻译是将原语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去,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翻译实践证明这是难以实现的.本文试图以英汉语为例,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来分析互译中信息流失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作者运用文化翻译现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5.
实用文体从其文本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基本可归于纽马克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范畴,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其"以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文体的翻译策略应以突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的归化翻译为主,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读者效应,译者完全可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注释、调整、删减、甚至可酌情大胆改写。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翻译视野下的习语异化翻译.即根据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系统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在功能上等值以及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在接受反应上一致.也就是译入语读者在读完译文后会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有效传递文化信息.使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习语异化翻译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历来是各国进行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难点。在跨文化翻译中,过分注重字面信息的等值,往往会造成文化内涵亏损,甚至会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神思”一词,看似简单,但从所分析的译文来看,很难找到真正对等的译文,特别是在文化层面,各种译文均存在一定亏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详细的例子分析诗歌翻译的三种差异现象:信息增值,信息减值及信息失真和扭曲。并从语言差异,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读者与译者的多层次,文学底蕴和文化历史知识获得的差异四方面来考察译文和原文等值偏差的原因。作者试图寻找诗歌翻译中等值觅得的可能性,并对翻译诗歌的等值的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在保证中心信息等值的前提下,再尽可能多的保留其他各项的等值,那么就获得了最大等值率。  相似文献   

9.
等值翻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争取全篇章的最大等值。在英汉互译时,有时需要译,有时需直译,但只有等译才能使译作与原作等值,才能使译文尽善尽美。尤其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等值翻译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保留愿意,能使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原作。  相似文献   

10.
陈渊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1):134-137
王斌认为,关联理论解释的翻译现象就是同化翻译、可译性与重译。事实上,关联理论也可以解释异化翻译现象。翻译就是翻译作者的意图。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译者可以作异化翻译。这样做虽然会增加译文读者的推理努力,但译文读者能获得更大的语境效果,从而也能保持最佳关联性的传递。根据认知语境的特点,必要时在译文中增加信息为译文读者营造一个关联语境,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近的语境推理前提。但过多的增加信息会增加推理努力且背离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译入语语境是原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以后新的生存环境。译入语语境对翻译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对原语语言和文化信息的阻塞和过滤,导致翻译中不可译现象、文化信息丢失、文化信息调整等现象的产生。正是译入语语境对翻译的这些制约作用.导致了各种翻译技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任务必须包括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化意象,只有实现化意象对接和信息连通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译的化态度和双语化知识在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表层,而化意象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无孔不入。离开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语言与文化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注定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移植。从理论上讲,译文应原汁原味地再现或移植原语的文化信息。然而,文化个性注定翻译中原语文化信息流失的必然性。本文试图从处理文化负载词常用的翻译技巧入手,分析文化信息流失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移植看翻译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且极其复杂的问题。因而,翻译在完成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需采用各种补偿手段,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加以传达,尽可能做到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16.
交际中信息的传递是在语境中实现的,离开了语境,符号就没有了意义,不能传递任何信息。翻译是译者把原语文本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准确地传递给译语文化中的读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无论是对原语的理解还是译语的产出,都离不开语境。本文就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等效翻译理论强调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语言流畅度应该包括译文语言是否准确地道、简洁朴实和语法是否符合规范这两个方面。因此,在评析英文小说《金银岛》的两个不同译文时,应该考虑在保持准确的同时要兼顾译文的通顺和流畅,即考虑接受者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生因不了解英美文化而造成了英汉互译中的文化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翻译中只注重语义信息的传递而忽视文化信息的传递。其实 ,英汉文化差异明显的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中 ,英汉文化赋予对应词的联想不等值。因此 ,排除文化障碍可以通过加强翻译教学的文化导入、增强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的内容、以及准确的理解词义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 ,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 ,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 ,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 ,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 ,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 ,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文学翻译中的互文性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传递,尽量减少因文化亏损而造成的互文性缺失,寻找文本间的最佳关联,获取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抓住互文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对源发语文本作出语境假设,来获取最佳关联,为作者、译文读者架起最佳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