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项链》的魅力不仅仅只在小说构思的精巧、细腻的心理描写、精炼的语言这一层面上。不容置疑,小说在表现人物思想上的“多重性”和“多义性”,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挖掘、发现的地方。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项链》时,我让学生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囿于课本及一些教辅材料上所言,而通过自己的细心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能为大家所接受的、认可的东西。研究性教学的结果,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研究性学习唤醒和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怎样具体进行呢?我在《暴风雪中护羊群》一课的教学中作了些探索,现在谈谈我的做法。《暴风雪中护羊群》(见十年制语文课本第五册)写的是少先队员沙格在暴风雪中保护生产队羊群的经过情况。文章通过对暴风雪的描写,以及沙格心理活动的刻划,强烈地表现了沙格不怕困难、爱护公共财物的精神。教学这一课,我针对班上儿童的知识基础,定出下列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词。2.会用“闪闪发亮”“要……只有……”等词语造句。3.理解、欣赏本课中描写暴风雪的句子,初步懂得写景与中心意思的关系。4.在教师指导下划分段落,并知道本课以时间为  相似文献   

3.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4.
《登山》 (六年制第八册 )讲的是革命导师列宁登山看日出时 ,两次走过临近深渊的那条小路 ,自觉磨炼意志的故事。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了画、演、写、议四个教学步骤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一、画一画 ,认识小路的险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有一个句子 ,即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 ,一边是峭壁 ,一边是深渊。”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险” ,才能充分认识列宁坚持走这条险路的勇气和魄力。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绘制简笔图 ,帮助学生体会小路的“险”。师 :列宁在巴果茨基的陪同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唯一”的内涵。 2.圈画并交流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以及描写老人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旨,品味课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惊慌·惊愕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里写的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文老师讲课中出现了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老师,最后还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  相似文献   

7.
[教学思路]1.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七颗钻石》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异想天开,驰骋想象”这个活动。2.语文又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蕴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并使其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学生对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情节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我设计了“爱的心语”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语…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苏教版第七册《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怀念邓小平爷爷,内容感人至深的课文,重点描写了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伴随鲜花一起洒入大海的动人场面。那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课标”的精神?我以“创设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编排在初中语文(非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小说。关于小说,学生不陌生,一方面,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范进中举》、《麦琪的礼物》等。而且,在第五册还学过一篇《谈谈小说》的语文知识短文。联系本册教材中“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教学重点和本单元“在已有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教学重点,处理好这篇课文的思路,应抓住…  相似文献   

10.
魏孔鹏 《课外阅读》2011,(11):309-309,367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别饿坏了那匹马》全文描写细腻、情真意切,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本设计力图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文中的词句让孩子在读书时感受普通人美好的心灵,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孩子品读,研读中,透过文中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感受语言。  相似文献   

11.
<正>同学们先看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字: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2.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上面句子中带点的字“看”是一个多音字,在上面句子中读“kàn”,意思是用眼睛感受外界事物。在《画杨桃》这篇课文中,有好几个句子中都含有“看(kàn)”这个字。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现当代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泛语文”和“反文学”。“泛语文”就是着眼于小说的内容,而忽视了小说的“言说的智慧”,从根本上放弃了通过小说鉴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小说《品质》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围绕以下问题开展教学:①这篇小  相似文献   

13.
这一节课,我要和孩子们一起重点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车夫”。“救车夫”这一故事篇幅长,含义深刻的句子多,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而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车夫的句子同样值得孩子们好好品味。于是,在上课前,我决定以“无招胜有招”,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研读的句子进行感悟。但为了保证阅读泛而不散,我又在小黑板上抄好了三个句子,以便课堂上重点读悟。三个句子中两句是正面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另一句则是侧面描写车夫接受“爸爸”询问时的一番言行。课一开始,我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救车夫…  相似文献   

14.
教材: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试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多读感悟、实践体验来理解课文内涵。《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是学生首次学习文言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并悟出文中“知识无穷、学  相似文献   

15.
蒋庆 《中学教育》2007,(1):46-47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说过:细节就是上帝。确实,一部小说中精致细腻的描写会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使其沉醉其中。如果把“细节”这个概念移植到语文教学之中,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去构建语文的宏伟大厦,一定也能学生流连其中吧。下面就古诗教学的几个片断,来透视古诗教学的细节之美。一、细在“吟咏”之中王崧舟老师执教《秋夜将晓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 《穷人》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从小说文体的特点出发,以“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对小说中的情感价值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小说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基本教学目标,兼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学习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练习在品读细节描写中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关注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为训练点,以期让学生清楚阅读小说要关注的要点,习得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文为资源,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人人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得各种体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案例描述及评析片段一:图文结合,理解“井沿”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写小鸟和青蛙的故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将事先画好的青蛙图片贴在井底,而把小鸟的图片故意贴在井的中间部位。学生看后纷纷举手,我故作诧异,问孩子们要说什么。学生说:“老师把小鸟的位置贴错了。”我又问:“应该放在哪儿?”学生说:“应放在井沿…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训练要针对课文特点,抓好各种因素的联系。下面是宋若梅老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片断,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抓住课文内容间的联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来进行训练的: 师: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自由朗读第二段:1.我们连的任务是什么?2.边读边画出描写对我连完成这一任务不利的句子。(问题旨在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我军所处环境的险恶和任务的艰巨。)  相似文献   

19.
程翔 《山东教育》2021,(11):46-47
在快餐化、碎片化浅阅读流行于学生自主阅读的年代,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经典内涵,涵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阅读素养,方法不一而足。程翔老师的《复活》教学在这一方面提供一个典范性的“课堂作品”。五、自由赏析对话或心理描写师:哪位同学说说,哪一段、哪些句子让你特别有感受?一个同学举手了,两个举手了,总不举手的同学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