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味说”道出的是读书的精神享受不亚于食物带给人的快感。而我在开发黄浦区特色课程“说名道姓”的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了个中“三味”,和古人的虽不太相同,但那种成长体验和精神享受是一致的。首先,是趣味。特色课程的开发需要师生、课堂三方面的趣味相结合,才算真正的有趣。而在这三方面中,我非常认同《特色课程八解》的观点:“最首要的标准是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让学生怎样去“意会”,让学生怎样来“言传”?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枫桥夜泊》为例,设计了“景一境一情”三步赏析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解读写景诗文。  相似文献   

3.
(一)“言传”和“意会”是词义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手段。所谓“言传”,是用语言或文字对词语加以解释,使学生理解词义;所谓“意会”,是通过直觉或者联想,让学生领会词义。  相似文献   

4.
彩霞同学: 那天,我与十几个评委坐在静静的会议室里阅读。我们面前是由《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提出的首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选出来的一批稿子,我读到了你的《走进秋天》。我很轻松顺畅地读完了,感到了一种愉悦与美好。那时候我在咀嚼,在回味,在享受着读一篇好文章之后的快感,我忘了自己的角色,也忘了作者的角色。后来,我就听到了其他评委的议论:太成熟了,中学生能写出这种文章么?可千万别是抄袭的吧!这时,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略谈几点认识;第二部分详谈几种常见的文章笔法。 先略谈三点认识。第一,行文之妙,可以言传。清人刘大櫆说:“几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我以为不然。“行文”既有“之妙”,经过研究,就一定“可以言传”。于是,我在拙编《唐宋八大家文选》和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高效意会”和“有效言传”能力。这里所说的“高效意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悟性”。所谓“意会”,就是要“据言得意”。“悟”,是阅读中的心理现象。而这种阅读中的心理现象,常诉诸于对言语的感悟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阅读,就是“意会”和“言传”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苦柚》是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第八册中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读”中品出苦柚的“甜”味来:即让他们通过读书,体会出  相似文献   

8.
多少年来,我就怀疑作为文学艺术手段之一的小说是不是真的必然有宣传教育功能。因为我听宣传、吃教育的时候一般非常严肃认真,只有在非常轻松、非常放松、非常闲散的时候,我才选择读小说,我把读小说当作享受。前几天就奢侈了一把,享受了本张春旭的小说《归宿》。说读《归宿》是享受,主要因为这本书你不仅只能认定它是小说,而且与那些惊悚小说、侦探小说、传记小说相比,它就是一个故事,一个还不太会很专业地讲故事的人,给你讲了一个有很强的“可读性”的故事。说“还不太会很专业地讲故事”,是因为故事没有更多的悬疑、包袱、伏笔,真就是“娓娓道来”,甚至小说前面都没有给出那32个章节也好层次也好的目录。不过没有目录丝毫不妨碍我们与作者相知。读它的时候就是跟着作者回味这个故事里的那段过程。可别小看这个“可读性”,我以为,享受小说就是没有一点功利性负担地得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必非让人振奋,不必非让人激昂,不必非让人沉重、愤懑,甚至不必非让人感伤或惆怅。你想,要是一个故事没了这些功能效果,还要让人肯读下去,愿意读下去,容易么!为人享受的小说,如果有很强的“可读性”,应当说就是不错的作品。那《归宿》的什么让人“可读”?就是那个故事,是那个故事里的那...  相似文献   

9.
张兰 《教师》2010,(27):36-36
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谭青峰老师在他的《享受语文》一书中指出:语文是美的,因而,语文学习是愉悦快乐的,而且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享受语文”?我觉得应该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记得,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2008年《福建教育》第9期中提到: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就是“语文味”。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王崧舟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引起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刻剖析,让我开始对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刘海军 《宁夏教育》2011,(10):55-56
语文姓语,语文味应是语文课的核心体现。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体会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王崧舟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特别深刻。他是这样说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写味、品味,我觉得这是对语文味的一个精要概括。  相似文献   

12.
张玲初 《中国教师》2008,(20):24-26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在笔者看来,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何让这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飘溢,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真正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呢?笔者根据个人及同事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彰显“语文味”四个方面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道出了多读的意义。孩子读书,读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数量,就能悟出一定的道理,就能品出文章的“味”。所谓品文章之“味”,出自于《聊斋志异》名篇《司文朗》中的“瞽僧”可以从纸灰里“嗅”出文章的优劣。蒲松龄先生便借助他的“鬼话”曲折而准确地说明了文章有“味”的道理。读书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体察,正如“品”茶一样。所以,在家庭辅导中,家长要让孩子多“读”,就会收到“品  相似文献   

14.
《项羽之死》一课的讲授以历史叙事和审美叙事为抓手,主要从“初识悲剧美”切入,继而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感受悲剧美”,最后经由合作探究“升华悲剧美”,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体验文字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悲剧艺术效果:既令人悲伤,又令人振奋,既给人痛感,又给人快感,从而使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获得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提升,以及超常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5.
全国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是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在执教二年级上册《欢庆》一课时,我紧紧围绕“语文味”,以教师的“说”为指引,以学生的“读”为线索,突出“品”的亮点,让课堂突出语文味的同时更注重了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由于理性知识比较缺乏,课文中有不少知识对儿童来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甚至有些可言传的也远不如读后收到的效果好。我在教四年级语文时就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读第七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的第一节时,我采用教者和学生串读的方法。我读“八年来,您……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是您……可是您……我们还记得……”省略的部分学生读,读后再对调角色读。读完后我这样提问:“你们读了这一节,有什么感觉?”同学说:“几件事连起来写,读起来顺口。”“读起来语气  相似文献   

17.
正课改以来,朗读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不少教师过分夸大感悟的作用,从形象构建到情感感悟,语义理解到语言品味,一味地靠朗读来外化。很多时候,学生读得有声有色,似乎情真意切,而让他们说意思、谈感受却吞吞吐吐,甚至无言以对。虽然,文本中有些内容只需意会,无需言传,但若把"有些"误解为"全部",那朗读带给阅读教学的只能是浅薄。为纠正这种偏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  相似文献   

18.
江亚丽 《学语文》2004,(1):36-36
读李商隐的无题诗,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那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让人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读者因其朦胧而引发想象,由想象引发情感体验和颖悟,从而得到美的艺术享受。题目为“无题”,首先就给读者阅读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仿佛国画中的“留白”,打破了具体的艺术品种在物质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读散文,但未必喜欢读《榆林的城墙》(以下简称《榆》文)这类的散文,然而,周佩红的《砖石·信号·流动的风》,却让我品出了《榆》文的韵味。读多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文章,会觉得周文不合规矩,不合“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之类的模式。读多了“教参”,会让人陷入思维的误区:总以线形思维去理解、剖析文学作品,导致语文教师的职业病——会“掰洋葱”,不会“含话梅”,品不得真谛不算,还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变得迟钝起来,周文则不然。  相似文献   

20.
夏叶 《成才之路》2013,(2):64-65
昆曲是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幽兰,人们赏析她的珍奇和优雅。历时六百多年的古典昆曲,带给多少人以心灵的涤荡与艺术的享受,让多少人无法忘却她的美丽。为了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代代传承,许多地方让昆曲进校园,一些幼儿园也将昆曲欣赏引入校园,让孩子从小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随着一声"我们来看戏!"孩子们的眼睛都盯着电视机看,可一会儿就有小朋友喊:"我不要看",真是人小胆子大,想什么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