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释“徛死”     
《景德传灯录》卷八《浮杯和尚》出现了两例"徛死",但对"徛死"的解释目前却难以令人满意。我们考察文献的用例之后发现:一、"徛死"的"徛"就是"站立"义,"徛死"还有"猗死"、"伎死"和"跂死"等不同写法;二、"徛死"是一种带有嘲弄、蔑视感情色彩的说法,有"呆板、愚笨"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释“徛死”     
《景德传灯录》卷八《浮杯和尚》出现了两例"徛死",但对"徛死"的解释目前却难以令人满意。我们考察文献的用例之后发现:一、"徛死"的"徛"就是"站立"义,"徛死"还有"猗死"、"伎死"和"跂死"等不同写法;二、"徛死"是一种带有嘲弄、蔑视感情色彩的说法,有"呆板、愚笨"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死"是汉语常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文中以"死"为例通过历时研究的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探讨"死"的语法特点和使用现象,"死"字本义是生命殆尽,成语中的"死"大多保留了原义,现代汉语中"死"逐渐语法化,开始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与其他语素组合从而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语素意义;可以在句子中充当补语的成分,形式上表示为[(主语)+动词(或形容词)+死+(宾语)+了];在方言中也可表示昵称。运用共时的方法将汉语的"死"和英语中的"死"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可以指导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报》转述了一则报道: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了"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等词语,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无独有偶,据报道,一位初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5.
作动词使用的"死了"表示消失,失去生命;当它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能单独使用,仅表示程度.对这种作为程度副词的"死了"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对能够进入"VA死了"结构的动词和形容词进行特点归纳和原因分析,得出了它们的语义特征,并分析了"VA死了"结构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6.
"×死了"是一个双音节谓词性语模,多用于口语交际。"×"的语形特征主要从词性、音节结构、语法结构三方面分析。"死了"逐渐副词化,语义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凸显性状义,致使结果义,顶级程度义、主观量化义。"×死了"可以充当谓语和独立语,还可独立成句。具有主观评价和转移话题的语用功能。"×死了"和"×透了"在语义特征、语法形式、受事位置、评价色彩、时体特征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死"属于程度副词,"透"属于范围副词。"死"的语义程度强于"透"。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死"而提出建立的理论。他指出,传统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这种教育导致形成"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的社会。教、学、做三者不仅自身死气沉沉,而且彼此不相闻问。他要求,不仅要让上述所有的"死"字均换为"活"字,而且要将这三者的壁垒打通,"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  相似文献   

8.
《现代语文》2005,(2):18-18
一个水手对自己的朋友说: "我爷爷是个水手,他死在海上;我 爸爸也是个水手,他也死在海上。" 朋友惋惜地说:"那么,大海一 定是很危险了。" 水手笑了,问道:"你爷爷死在 哪儿?" 朋友回答:"当然是死在床 上。" "那么你的父亲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就是说,床也是很危险 了。"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但许多同学在写文章时词汇贫乏,比如,用"超××""爆××"来表示程度,用"然后""然后"来表示事情的延续发展。再比如,通篇大白话,"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恶心死了""害羞死了"……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阅读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再对语言进行感悟和锤炼,也许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修改作文时,常常会发现一些细节与要突出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无关,成了多余、无用的"死"细节。这些"死"细节,白白占了很大篇幅。但这些"死"细节,只要写的是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真实情况,不一定要删除,大多数还是可以救"活"的。怎样把"死"细节救"活"呢?一般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1.
写到小说最高潮部分,已是夜深人静.老妈往书房运来粮草,我无限沉痛地对她哀号:"××快要死了……" 老妈吓了一跳:"谁是××?" "我小说里的男主角." 她带着期盼的喜悦问:"还要多久才死得了?" "一个小时……"我嘀咕着,"知道你想让我早点睡觉,但也不带这么盼着人家死吧." 一个小时后,她准时来敲门:"他死了没?" "……死了……"  相似文献   

12.
许多孩子对"死"的认识理解既很神秘,又很有兴趣,但实际上还是十分模糊的。他们甚至会把"死"只看作是一种选择,对"死"的悲剧含义几乎根本不考虑。有的孩子认为,"死"就是排除障碍走向胜利,只有"死"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死亡观"潜移默化地存在着。责任感不强或者还没有什么责任意识的青少年在面临"责任"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日语的对话过程中都避免用"死"这个字眼,这是两种语言的礼貌说法。在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场合,代替"死"字用怎样的间接表达呢?二者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文章首先对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间接表达进行考察,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中"死"的间接表达的异同,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死"的间接表达。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平静的生活》主题充满了"死之痛"和"生之厌",是集中表现作家杜拉斯死亡观的一本小说,也是作家一系列表达"爱与死"小说的前奏。小说主人公在他人之死的观照中,体会到人生的虚无与幻灭;在感受自我之死中,完成了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找寻。这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死亡哲学殊途同归。从小说叙事中,作家杜拉斯完成了对死亡、生命、爱情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看了一篇极有意思的文章,作者问:"甘蔗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甜死?"顺着这个思路,我想起:青梅为什么没有把自己酸死?辣椒为什么没有把自己辣死?苦瓜为什么没有把自己苦死?一个小孩,第一次吃辣,刚把舌尖碰上去,便急红了脸,吐着长舌头,用手掌扇风,额头冒汗,跳着脚,乱嚷嚷:"辣死了!辣死了!"他跑  相似文献   

16.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怎样的诗,它都说了些什么?千百年来,言人人殊。透过死麕和死鹿、"白茅"、"怀春"和"诱之"及"有女如玉"、以及"感帨"和"尨吠"等几个小问题的表面,可以断定它是一首男女恋爱的情诗。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18.
现存《红楼梦》诸版本关于秦可卿、秦钟姐弟之死的情节,差异较大。从这些差异中可以看出作者及修订者寓意的改变。关于秦可卿之死,通过甲戌本、庚辰本的脂批以及文本中所透漏的相关信息,可以确定作者将秦可卿由淫丧天香楼变成了病死宁国府,凸显她魂托王熙凤贾家后事一节,秦可卿之死所体现的寓意也就从"戒淫说"改成了"苦孝说"。关于秦钟之死,现存各脂本及程高本之间的差异较大。从异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及修订者对秦钟之死的寓意由"戒淫说"与"苦孝说"修订为"戒淫说"。  相似文献   

19.
微机课上     
微机课上,某一排同学的机子出了故障。一位同学忙向老师报告:"老师老师,死机了!我们这一排都死了!"老师忙挥手问:"还有谁没死?"这时许多同学都跟着嚷嚷:"老师,我死了!""我也死了!"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现代汉语可逆句句型的分类,以"X+死+了"为切入点,选取"NP_1+V+死+NP_2+了"致使类句式为例,对语言环境中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NP_1+V+死+NP_2+了"致使类可逆句式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