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信分油     
楚汉战争时期的著名大将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有一天,他来到街上,只见围了一群人,里面有两个油贩子吵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俩要把缸里剩下的十斤油平分。他俩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油的瓦罐。他俩把油倒来倒去,总是分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韩信分油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民间流传着一些以韩信为主角的有关聪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有一天,朝信骑马走在路上,看见两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只容量10斤的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7斤油,葫芦可装3斤油.要把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应该怎样分呢?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3,(10)
1.小明在班里给大家讲了一个“韩信分油”的故事: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大将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围了一群人,里面有两个卖油的吵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俩要把缸里十斤油平分,又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油的瓦罐,两人把油倒来倒去,总分不均匀。韩信见此情景,上前说道:“这有何难,让我来帮你们分。”卖油的半信半疑:“你这小孩敢口出狂言?没有秤,我看你怎么分?”韩信倒来倒去,竟然均匀地分开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分的吗?2.自然课上讲了火的作用。一下课,小明就问小刚:“纸最容易被火烧着,可是有一种火…  相似文献   

4.
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一天,他看见街上围着一群人,乱哄哄地在争吵。他走上前去,钻到里边,见是两个油贩子正闹得不可开交。一问,才知道他俩原来合伙做生意,因为分利不均而翻了脸,决定散伙,准备将剩下的10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可是,他俩手头没有秤,器具就只有三样:一是装剩油的油缸,一是能装3斤油的葫芦,一是能装7斤油的瓦罐。他们将器具倒来倒去,总是觉得分不均匀,你怪我怨没有完。好管闲事的旁人也帮着出点子,折腾来折腾去,也没个好办法。少年韩信见状,情不自禁地大笑道:“这有啥麻烦,便当得很哩。”人们听了,纷纷起哄了:“看你小不点儿,…  相似文献   

5.
一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骑着马在路上巡察,看见两个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个容量10升的油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个空的罐和一个空的葫芦,罐可装7升油,葫芦可装3升油.要把这10升油平分,每人5升.但是谁也没有带秤,两个人不知该怎样分.  相似文献   

6.
益智乐园     
《高中生之友》2014,(11):47-47
题目一 小明和小华一起买了10斤蜂蜜,装在一个大瓶子里。他们想要把蜂蜜平分.可是。只有两个空瓶子,一个正好能装7斤,另一个正好能装3斤。请问怎么分?  相似文献   

7.
动脑筋(5)     
1、一个妇女在家里称好10斤菜油,装在一只能装10斤油的铁桶里,拿到市场去卖。走到半路上,有一个人提着恰好能装3斤和7斤的两只铁桶,来找她买5斤油,附近找不到秤称,她动了一会脑筋,用那几只  相似文献   

8.
购物     
今年快过节的时候,爸爸领我到时代超市,替厂里的叔叔阿姨买色拉油作为年货,爸爸告诉我准备发给每人十斤色拉油,到了超市一看,超市里有5斤装和10斤装的两种规格色拉油,5斤装的每桶需要21元8角,要买十斤的话应该付给超市43元6角,而10斤装的色拉油每一桶的人民币为41元5角。同样10斤色拉油却要多付给超市2元1角,爸爸问我:“同样是10斤油,而10斤装的却比5斤装的来得便宜,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又想,思了又思,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爸爸,爸爸说开动你的脑筋,把这个问题想深一些。我看着面前的色拉油桶,恍然大悟,十斤装的油只有1个桶,而要买5斤装的油有2个桶,所以这2元1角应该是色拉油桶的钱吧,爸爸听了连声夸我,我得意的笑了。(指导老师:吴芳萍)  相似文献   

9.
阿凡提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一天.他父亲带着他提着10斤油上街去卖.“3个金币买10斤油!”小阿凡提吆喝着.这时,来了一个贪婪的财主,眼珠一转,想了个占便宜的点子说:“我给你2个金币买5斤油,条件是既不允许用秤称,又要不多也不少.否则,10斤油就要全部归我.”阿凡提的父亲面露难色.阿凡提问财主:“你的瓶子可以装几斤?”财主回答说:“7斤.你问这个干什么?”阿凡提没有回答,而是想了想,高兴地对父亲说:“不要  相似文献   

10.
村头油坊     
家乡的村西头有一座油坊,开油坊的是邻家的三叔,小名亮子。 亮子开油坊有十几年光景了,家也安在.油坊院里。油坊不大,也没有显眼的招牌,但“油香不怕巷子深,十里八村的不少人都到这里打油。村里人都说,亮子的油坊不掺假,让人放心,而且这里的出油率也比别的油坊高一些,所以买卖做得特别好。秋后,花生收获了,  相似文献   

11.
华罗庚既是中外著名的数学大师,又是一位教育家,他非常热心于对青少年的培养.下面就简单介绍三个与华教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问题.一、华罗庚与直接法华罗庚曾给小学生出了一道数学题:假如我们家里有九口人,每人每天吃半两油.问,一个月要用多少斤油?(旧制16两为1斤)孩子们用树枝在地上列式子.一个孩子是这  相似文献   

12.
M.克莱因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正是数学的这种内在功能使得大千世界变得和谐,充满生机。  转动你的数学魔方,定能获得知识,变得更聪明。  1.一个新开张的油坊,店主为招揽顾客,出了这样一道趣题:“有两个容器,一个容器为27升,另一个容器为15升,如何利用它们从一桶盛有100升油的桶里倒出6升油来?”  2.清朝乾隆年间,乾隆想捉弄一下刘墉,要他回答两个有关人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北京九门每天进出…  相似文献   

13.
橘子的价格     
水果店里有两种橘子,一种是10元2斤,一种是10元3斤。这家水果店每天这两种橘子都能卖出30斤,收入250元。因为这两种橘子的外表是一样的,所以一天伙计不小心把这两种橘子混到了一起。由于这两种橘子每种重30斤,所以店老板就以20元5斤的价格来出售这堆混合的橘子。  相似文献   

14.
打酒     
黑熊挑着两桶酒,在村子里边走边叫喊着:“卖酒!卖酒!”他的身边放着两个酒勺,一个可以打2斤酒,另一个可以打3斤酒。  相似文献   

15.
临近毕业,脑海中不由得回忆起初中这三年的美好时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师司学……"‘一只老鼠一天偷35斤油,5天偷多少斤油?’编这道题前,你也不想想这事老鼠能不能办成,一天偷35斤油它有那么大能耐吗?"数学老师满脸认真地说着,不动声色地显示着他的幽默,让我这个对  相似文献   

16.
硕大舞台,一位有特异功能的魔术师,指挥助手将一大锅油放在火炉上加热煮沸.待油将沸腾之际,魔术师用大铁勺从锅中舀出一勺油浇在火炉中,熊熊的火花和腾起的油烟表明锅中盛的是油.一会儿,锅中的油煮沸,阵阵青烟之下,油在锅中翻滚不止.魔术师取出十余枚硬币,全部丢入油锅之中,并声称一会儿要表演手下油锅捞  相似文献   

17.
《小读者》2003,(12)
1.韩信把缸里的油灌满葫芦,再把葫芦里的油倒进空罐,倒了2次,空罐里已有6斤油。韩信再灌满一葫芦油,倒满罐时,罐里装了7斤油,葫芦里还剩2斤油。然后把7斤罐中油全部倒入缸中,再把葫芦里剩的2斤油倒入空罐中。这时,瓦罐里有2斤油,油缸里有8斤油。再用缸中油把葫芦装满,倒入罐中,这样瓦罐有5斤油,缸里还有5斤油。这就是有名的韩信分油。2.怒火。3.3个老翁,4个梨。4.错别字。5胖。《开心动脑辞典》第7集答案  相似文献   

18.
有两人结伴外出,甲带了三个面包,乙带了两个面包。途中,他们碰到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就把全部面包拿出来,三人平分了。被搭救的人为了表示感谢,临别时送给两人五个金币。乙说:“我俩的面包都拿出来平分吃了,因此金币也应两人平分:一人一半。”甲说:“我有三个面包,你只有两个  相似文献   

19.
少年壮志     
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出的作文题目是:假如得到了100万英镑,我将要做什么? 过了10分钟,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两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站起来: "请问老师:能不能改成200万?我粗粗算了一下,100万实在不够用。"石咋勺粉石勺石朽尾朽毛吓飞,硕玉气扣,示耘甲菌如嵘翔阅乍石朽布气碗勺石内毛勺  相似文献   

20.
快乐实验室     
小实验准备:一只碗,一把金属勺,一把塑料勺。开始做:1.把热水壶里滚烫的水倒入碗里,然后将两把勺子放进这碗水里。2.20秒钟后再去摸两把勺子的柄。比较:这两把勺子的亮亮和泡泡煮面条吃。泡泡问:“为什么锅上有个塑料把手?”亮亮回答:“等面条煮好了,我来跟你做个实验。”手柄是否一样烫手?实验结果:仅20秒钟金属勺的手柄就和热水一样烫了,而塑料勺的手柄还是凉的。17小星星》里的童话故事非常有趣。你如果用火,就必须十分小心,不要触摸还在火上的容器,要戴上隔热手套。同时爸爸妈妈有必要告诉你们哪些是危险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