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职业高职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一)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从职业高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上看,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语言、信息技术设计等多个内容,而这些都是基础性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但在当前的职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真正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是多年来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断思考、实践的问题。一、挖掘信息技术内在情感 使技术与情感合二为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对农村小学来说,信息技术还不能成为一个专业教学,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在广大山区,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始阶段,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从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利用好设备资源以及开展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多媒体技术以丰富的表  相似文献   

4.
<正>在高中新的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巧和信息素养最直接、最核心的一门学科。本文结合江苏省某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进行了阐明,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策略。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应用、创造发展于一体的学科。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高中信息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以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这对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者,更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宣传者,是关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试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两个方面来阐述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道德4个一级维度,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使用信息技术的敏感性、使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一日活动融合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发展的知识、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一日活动融合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家园共育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信息技术道德认知、信息技术道德行为12个二级维度以及42个具体指标.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效度模型拟合良好,信度较高;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维度及权重分配较为合理.研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诊断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今,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成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来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当以下教学工具:一、信息技术可作为语文教学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8.
李勤 《中小学电教》2012,(11):119-119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及其特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信息技术为课堂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一门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具有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高速发展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传智 《学苑教育》2023,(3):47-48+51
如今的时代,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是势在必行,也是一种优化政治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仅依靠原始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信息技术能够将课堂变成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使得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本文从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备课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增多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教学实践场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师生互动频次、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出发,研究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政治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应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状况,培养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适应能力”的含义、特质进行分析,并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教育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和发展时期。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把握好信息技术的课堂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面临的常见的问题进行探究,为信息技术教师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也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同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首先,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信息技术课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自由翱翔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观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论述,笔者认为还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商榷。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特别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模式,而只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之一。接着,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层次:浅层次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深层次整合——在课程开发的时候,将信息技术的内容融合到其他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当中。最后讨论了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四个基础:环境建设、师资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姬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2):16-18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作一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颜薇薇 《成才之路》2011,(22):68-69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挺深的学问。本文从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入手,就信息技术课如何选材和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方面谈谈作者的若干想法。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创新信息技术教材,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结合,提高课堂吸引力,上好信息技术课。  相似文献   

19.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为学科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整个理念也逐步渗透到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当中,但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当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下面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什么是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