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林兰 《中学生物学》2006,22(11):40-40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相似文献   

2.
以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题为例引出问题。通过两次质疑和四个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不能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并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移植嫁接法”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安排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必修本)、“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修本)等关于淀粉酶的实验,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还会遇到有关淀粉酶实验设计的其他问题。那么,在有关淀粉酶活性的实验设计中,如何选择糖鉴定试剂呢?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许多学生对于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存在着许多疑难问题 ,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现归纳总结如下 :1 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及蛋白质的鉴定原理不同1 1 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原理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半缩醛羟基 ,当与新配制的一定浓度的Cu(OH) 2 悬浊液混合后 ,在加热的条件下 ,将Cu(OH) 2 还原为砖红色的Cu2 O沉淀 ,而还原性糖本身则被氧化为相应的有机酸。以葡萄糖为例的反应式如下 :CH2 OH (CHOH) 4CHO +2Cu (OH ) 2△CH2…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五第三章在谈及醛基检验时,沿用了旧教材的2种检验方法,即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其中关于新制氢氧化铜的检验,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人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氢氧化铜,振荡均匀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  相似文献   

6.
许多学生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很容易混淆,笔在教学中发现,用列表法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从组成、作用、实质、用途、原理以及使用步骤、反应产物、颜色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对两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正>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与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的实验问题,易得出答案,但这些答案经不起推敲和实验验证,对这些答案用"似是而非"形容再恰当不过,现就教学中一些常见的例子分析如下:例1还原糖可以和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从而可鉴定还原糖,那么鉴定原理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斐林试剂中的NaOH与CuSO_4混  相似文献   

9.
1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酶的特性”内容时 ,化学中糖的知识尚未涉及 ,学生不知哪些糖具还原性 ,哪些糖不具还原性。但还原性糖的鉴定方法已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练习过。因此 ,本实验具有探究性和连续性的特点。2 教学目标的确定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初步学会实验设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时安排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实验时间应与教材同步 ,安排在学习“酶的特性”知识内容之前完成。如实验安排在“酶的特性”教学内容之后 ,该实验的探究性大大降低 ,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就难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
郝俊杰 《快乐阅读》2011,(9):120-121
我们班同学在做"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时,虽然从头至尾都认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去做,实验效果却并不理想,不是颜色各种各样,就是实验结论不符合实验理论要求,甚至有个别同学还得出了蔗糖溶液先变色而淀粉溶液未变色的相反结论。为此,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又做了多次实验,有了很多新的体会。先介绍实验使用的药品:淀粉酶是  相似文献   

11.
以"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检测"实验为例,围绕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作用原理及其使用方法等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还原糖检测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从"吃饭甜,吃纸不甜"这一生活实例出发,用羧甲基纤维素替代蔗糖,作为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实验的对比材料,可得到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结论。酶的专一性实验的改进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对生活实例进行科学解释的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常会因条件不同而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如有时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并伴有黑色沉淀生成;有时有浅蓝色沉淀生成却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果汁很快变成黄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不是蓝色溶液。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以此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糖的存在。教参对还原糖的解释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  相似文献   

15.
钱留华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2-2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试验修订本 )已经在全国使用。新教材中新增了 2 0多个实验和实习 (含选修本 )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增加的实验中的有关试剂的配制和原理作一简介。1 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由试剂A和试剂B组成 ,配制方法是取 10 gNaOH放入量筒中 ,加水至 10 0mL ,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 ,配成NaOH的质量浓度为 0 .1g/mL的溶液 ,塞上胶塞 ,贴上标签 ,写上试剂A。取1gCuSO4 放入量筒中 ,加水至 10 0mL ,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 ,配成CuSO4…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意外"的实验结果,有的教师会尽量把这种结果归为意外或误差,而不去深入思考出现这些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结果失去了继续探究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机会。在笔者进行探究酶的专一性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个实验时,就遇到了"尴尬"的实验结果,但笔者却没有轻易放过。  相似文献   

17.
在"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课上,学生对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浓度的选择及使用方法提出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疏导,并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出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适宜斐林试剂浓度和具体的操作过程。通过本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中,学生在做蛋白质的鉴定的时候碰到了这样一个疑问:按照实验步骤应该先向蛋白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摇荡均匀即可产生相应的颜色反应.那么,要是先加双缩脲试剂B,后加双缩脲试剂A,结果会怎么样?下面,笔者首先对蛋白质的鉴定原理作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19.
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一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笔者在准备和辅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①该实验中一些待检测的生物组织匀浆如苹果组织液、豆浆等,教材中未给出参考浓度,从而影响实验的准备和现象观察,甚至造成实验材料浪费,导致实验成本增加,用什么样的浓度适宜?②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和用量,一些版本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说法不一,究竟采用哪种方案最合适?③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在实验中先混合后使用或分开依次加入是否对实验现象观察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1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不同 DNA分子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每个脱氧核苷酸又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根组成。DNA分子双螺旋的骨架是由磷酸残基和脱氧核糖组成,而磷酸带负电荷,使得DNA带负电。DNA在细胞核中是以染色质或者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与DNA结合的组蛋白由于其氨基酸的组成特点,也会带电荷。在细胞核内,DNA与一些组蛋白结合形成脱氧核糖核蛋白即(DNP),同时RNA与一些组织蛋白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即(RNP),这两种复合物都会带有一定的电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