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作《蝇王》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本文从背景、人物形象及细节和道具三个方面的象征意蕴入手,隐喻性地揭示了人的善恶原性,表现了作者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类本质的怀疑与思索。  相似文献   

2.
结合马尔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独》在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涵,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切入,从整体、局部的方面出发,就其所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进行探讨,剖析其建构的一个个象征寓言和整个象征体系,旨在更好地挖掘和阐述作品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3.
纳撒尼尔·霍桑的原罪思想一直贯穿其小说作品。通过对《小伙予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进行解读分析,展现作家如何通过象征主义手法表达原罪主题。  相似文献   

4.
包自超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32-133
海派画家虚谷的花鸟,流淌着清新的现代气息。画中那强烈的个性闪耀着一种人格之美,构成了虚谷其人之写照。其作品以全新的视觉,造型,构图和笔墨给后人留下了新颖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5.
奚伟 《海外英语》2015,(4):66-67
《呼啸山庄》描写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复仇故事。小说主要描述了希刺克厉夫的爱与恨的一生。希刺克厉夫从小受到辛德雷的欺压。凯瑟琳对他们爱情的背叛更加导致了他的极度复仇心理。他一步步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甚至对仇人的后代,他也不放过。他的复仇虽然没有任何血腥,但他复仇的心理及手段都让读者感到一种恐惧。但他也有人性的一面,这点我们从他对待耐莉、约瑟夫、洛克乌德的态度看出来。他复仇取得了成功,但当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却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因此,当他从哈里顿和凯蒂的身上找到凯瑟琳的影子时,他更加的怀念她了。最终他选择了死亡去再次和凯瑟琳在一起,以寻回曾有的快乐。仇恨消失了,爱情成了小说的最后旋律。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描写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复仇故事。小说主要描述了希刺克厉夫的爱与恨的一生。希刺克厉夫从小受到辛德雷的欺压。凯瑟琳对他们爱情的背叛更加导致了他的极度复仇心理。他一步步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甚至对仇人的后代,他也不放过。他的复仇虽然没有任何血腥,但他复仇的心理及手段都让读者感到一种恐惧。但他也有人性的一面,这点我们从他对待耐莉、约瑟夫、洛克乌德的态度看出来。他复仇取得了成功,但当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却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因此,当他从哈里顿和凯蒂的身上找到凯瑟琳的影子时,他更加的怀念她了。最终他选择了死亡去再次和凯瑟琳在一起,以寻回曾有的快乐。仇恨消失了,爱情成了小说的最后旋律。  相似文献   

7.
新疆散文作家王族的《狩猎秘籍》讲述了九种消失或者不再使用的猎具以及猎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通过书写动物对人的反抗与复仇,剖析人性的善恶,反思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展现主体追求生命平等的话题;猎人于禁猎后产生的精神困惑,王族以蕴含深意的话语予以解答,并进一步触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与人类精神出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8.
王鹏 《文教资料》2013,(35):98-100
土改这一题材的小说创作横跨半个多世纪,从阶级性革命话语叙述到直逼人性的的思考,呈现了两幅迥然不同历史伦理叙事图景.其中解放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尤凤伟的《一九四八》是前后两个时期描写土改的代表作,相同题材的叙事在伦理立场、善恶表达、人性挖掘以及爱情描写上却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描绘了一个个花妖狐魅、人鬼神魔之间的故事,塑造出大量的鬼狐形象,创造出新奇、灵异的仙怪世界,是古典灵异小说的典型,也是现代灵异小说的优秀范本.从作者蒲松龄笔下,我们认识到其在鬼狐世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极为丰富,折射出很多现实中的善美与丑陋,并给予人很多的反思.本文主要是通过从不同的方面对鬼的形象进行剖析,进而来揭示人性.  相似文献   

10.
人性善恶是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的观点是性本无善恶,而只有"向善"与"向恶"之可能性,但人类向善的可能性更大。电影《苍蝇王》揭露了人性恶的一面,给人深刻的反思,但同时也让人看到善的洪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毫无疑问占据相当显著的地位.王安石的人性思想是其社会改革的哲学基础,他提出“性情一”、“善恶由习”、“尽性则至于命”、“继天道而成性”的观点,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一个改革家所独有的人性观.王安石的人性思想既具有对前人人性思想的改进,也带有当时封建社会的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12.
在孔子看来,先天的人性很相近,他无善无恶,具有平等性。经由后天的“习”,结果却相去甚远。“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理论意义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内涵、思想渊源和历史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智者大师的人性论思想,即:藏教的性恶论、通教的性善论、别教的性具善恶论、圆教的性无善恶论。从而对智者大师在哲学和哲学史上的双重贡献给与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血亲之爱、性善理念、善恶内容嬗变、以及道德柔性建构是人性演化的关键环节。道德教育应通过血亲之爱来培养人的以孝悌为核心的内在向善动力,以"性善论"理念来营造德育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性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赵甲是一个集恶魔、人渣、杀人机器于—体的刽子手形象。他身上的种种恶行,充分展示出那个黑暗社会的罪恶,表现出深刻的人性异化主题。他将像阿Q、丙崽等形象一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非常独特的形象,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6.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人性恶是20世纪文学最重要的精神母题。人性善则好像从作家的笔下悄悄退场了。铁凝的作品以对人性善品质的守护成为当代文坛中不可忽略的光点。本文通过欲望对道德规范的冲突、斗争、妥协,展开对白大省人物形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如果孤立地在形而上意义上抽象地讨论人性的善恶,在今天看来,其意义确实不大。但若从人性与道德教育的联系来看,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传统的人性理论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学说的理论前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理论前提及目的进行反思,对道德教育所依据的原则规范的内容及特性进行再认识,以发掘传统道德教育与修养学说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活动的有益借鉴和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游学军 《海外英语》2012,(7):220-221
Human n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thoroughly studied topics in human history.Even today the argument continues in all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and by studying Conrad’s two stories:Heart of Darkness and The Secret Sharer,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two sides of the nature,both good and evil,which are inherent in us humans.In the essay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two heroes in the stories and tries to prove that only when we realize and admit our capability for the evil,can we make the good and kind side of nature to flour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