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我实现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所谓自我实行,就是人这一能动的主体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这一活动产品的占有、消费和享受来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活动。这一活动突出地表征了人所特有的能动性。首  相似文献   

2.
人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人从自我实现中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具有指导、调节、控制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巨大功能。人的自我实现活动是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教育学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学生从追求社会价值中去实现自我价值。人的自我意识在道德内化中起抉择性作用。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对道德的价值、需要进行一番分析、抉择,并与自我思想、情感、愿望相结合,社会道德才能变成自我的道德需要和信念。  相似文献   

3.
人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人从自我实现中获提一种精神的享受,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具有指导,调节,控制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巨大功能,人的自我实现活动是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教育学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学生从追求社会中去实现自我价值,人的自我意识在道德内化中起择性作用,只有通过自意识的活动对道德的价值,需要进行一释分析,抉择,并与自我思想,情感,愿望相结合,社会道德才能变成自我的道德需要和信念。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探析刘明贵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并力图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进而展示其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历史主体的根本特性,是指主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是在哲学、心理学有关“自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把“自我”看成是能动的、积极向上的统一性,认为“自我”的力量是巨大的,强调自我潜能与人性的充分发挥,充分展现了人类善良、自由、积极向上的一面。但由于忽视社会化、脱离社会实践,这种自我实现最终只是一种虚伪。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实现主不开社会实践,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格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主体意识是人们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翁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倾向,是一个人的主体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强化,是改革和开放时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趋向或主旋律。它具体表现为:①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自我实现的愿望。②强烈要求独立活动和自我管理。③向往表现自我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主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生是主动的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它们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中,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而客体则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为主体所认识、改造的对象,即主体活动的对象。〔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能动的、积极的作用,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是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尽管他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体现自身…  相似文献   

8.
人的利益需要源自人的本性,这种人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的动力基础。人的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能动地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它以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四种表现形式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说来,发展生产力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对生产力诸形成因素和构成要素的发现、利用和再创造,对生产力诸构项的优化选择、调节重组,使生产力的社会实现形式能够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利于生产力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使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切实保证生产力的创造、实现与发展,具有有利于人自身的创造、实现与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所有这些,都必然同主体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价值本质乃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样一来,把发展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意义的发现是人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践活动专指人的主体活动,是属于目的性的、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人认识的实际出发点,也是人的一切认识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人走向审美.人的审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审美实践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审美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审美对人而言无疑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在这个动态的结构中,虽然主体起着能动的主导作用,但是,没有客体就不会有任何反映,更谈不上真理的产生。客体是进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关联的客观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主要形式有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深入探究客体问题,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需。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为此,教育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学习、广泛交流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使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欢乐。这就是说,要建立以人为主体的新教育观,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一、主体性的认识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一般指有目的地进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学生主体,则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 主体性,即把人作为本体来看待。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人所具有的价值特性。人是独立的、自主的、自由的。既…  相似文献   

14.
一、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1.地理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地理实践活动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环境和教育相比,人是能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地理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地位,并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消极的被"塑造"的对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当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在学生能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冉彬 《教学与管理》2009,(10):114-115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自由观从实践基础出发,抓住了自由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两个主要方面,认为自由是社会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达到的主客体的不断统一.自由是社会实践中主体的自由,实践是自由的源泉,是自由现实化的客观基础,是自由本质的确证,是理解精神自由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强调了实践过程中人的自我决定、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本质.实践是实现主体自由的现实手段,从而使主体自身成为自己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人为自然立法”是最能体现康德哲学反对机械认识论,重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一个命题。人是一个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性的存在,是其认识论中一个主要结论。康德考察说明,认识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动活动,而不是人的被动接受;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能够超越“经验自我”的狭隘性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理性的职责不是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真理体系”,而在于不断地从理论上探求人类知识也即认识能力本身的发展条件,不断批判任何企图把人类现有知识凝固化的观点和作法,从而促使人不断追求完善;追求合理性既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认识论视野里,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一般指有健全意识能够能动地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学生主体,则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指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一种能动表现。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享有选择和创造的自由,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发挥与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在教学中,学生的对象性活动的自主性和能…  相似文献   

19.
学生自由是指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拥有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教育权益,以一种独立的生存姿态、睿智的理性思维和自觉的反思能力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促使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它融主体自由、学习自由、人格自由和生命自由为一体,通过以和谐制度的构建、教师自我的解放和学生个体的顿悟所共同建构的教育情境来实现其理想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强调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自主创新学习,首先要求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现状、发展需求、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实现等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代教育评价,应致力于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小学生高年级采用自我评价手段,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