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探索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自觉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需注意的事项和技巧。1.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需要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使学生自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学养课堂"的观点和"学本治理"学校的主张."学养是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修养"的理念,要探寻"学习"与"修身"、"知"与"行"、"才"与"德"的辩证统一和共生合一育人之道.文章以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和高峰学校的10年实践研究经验为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实践了以学养评价、学养课程、学养课堂、学本治理"四位一体"的学校立德树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让学生形成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一、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创新学习方式的重要成果之一,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偏差,突出表现在:问题的"无效"设置。"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因此",问题"设置是否有效直接决定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和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因为"问题"在探究式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18):101-102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如何让孩子从"我学会了"变成"我会学"到"我要学"引发了很多一线的思考。本文将基于PYP项目的培养目标来改变学生个人学习和课堂学习方式,优化作业设计,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的探究者。  相似文献   

6.
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及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求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它含有三个意义:第一,探究式学习具有全程式的特点,即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看书自学或参加几次小组讨论;第二,探究式学习具有主动性特点,即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不是"要我学"而是表现出"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因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构建起来的--这正反映了学习的本质";第三,探究式学习具有发现性的特点,即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过程,不是模仿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学习"基本模式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明确"任务"——通过"探究"和"会话"——完成"意义构建",核心目标则是变"教我学"为"我会学"。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成美 《考试周刊》2014,(83):139-139
作者结合地理教学课例就地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谈了一些体会。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地理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在地理与社会的结合处创设,基于问题探究式的图像情境,利用学生认知矛盾创设情境等,使学生变外部的学习动机为内部的学习动力,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对青年学子进行了一系列讲话,其中渗透着意味深长的"劝学"思想。其告诫青年学子要不负韶华、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劝学"思想中关于"学什么"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学正、学广、学精深"三点。"学正",即要学习正面的、有正能量的东西;"学广",是要学得广博、学得渊博;"学精深",即要学习一个民族有精髓、有灵魂、有根基、有传承、博大精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黄梅容 《广西教育》2008,(19):77-77
小学科学课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科学知识,在探究中享受到学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贯彻“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新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现我以“物体的热胀冷缩”(第八册62—65页,河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是要改变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由原来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现在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在《科学》教学中摸索着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中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具体要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式学习"。目前由于教师在理解和实施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出现了偏差,使得"探究式学习"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功效。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例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教学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基础。在网络教学的辅助下,课堂教学得以推行探究式教学法。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则为推进探究式教学提供动力。网络课程、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式学习三者共同推进了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以学为主"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进入教育领域并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了富有生机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主动、多样化的"我要学";由过去的"被动灌输式"变为现在的"主动探究式",实现了真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思考的过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过去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要实现由"教"向"学"过渡,教师的角色要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营造一种民主气氛,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好、合作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天系,创造  相似文献   

16.
黄硕  吴明慧 《华章》2007,(8):142
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和内含出发,对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性软件教学作了一些探讨,从探究式学习"问题"关键出发,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应用软件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分别从自身出发以探究的方式来从事教学和学习,从而使探究式学习在应用软件的教和学两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  相似文献   

18.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新课改强调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学习中我们要把过去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听中学"转换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做中学",更要提倡对学、群学。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实现转变,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实施教学,因为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但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习小组,那么,探索如何做好学习小组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此做了两个方面的探索,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杜佩佩 《家教世界》2013,(10):84-85
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基于新课改要求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对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改进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探究学习 培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需要培养更多的具有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将灌输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课题进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题,也就是要学生变被动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参与,培养其学习的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