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青少年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具有了比较清晰的道德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道德动力,导致了很多青少年道德知识和行为“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道德信仰的终极价值支撑。而没有道德信仰教育引领的道德教育,处处凸显了其价值上的无根性,这就致使道德知识与规范杂乱无序。  相似文献   

2.
德育"实质性低迷"的原因虽不是单质的,但是道德信仰的缺位却是现当代德育不能回避的一个突出问题.以道德信仰为终极价值目标,从提升主体的需要出发,注重其道德意义体验和情感培养,加强德福一致的幸福观培养应是当前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道德信仰的探究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重新审视。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精神之我对内体之我的超越;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树立良好的道德信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一种终极的关切态度,是人对现有世界的内在超越,是一种主观确信态度,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和指导,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道德是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不是由国家强行制定和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人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信仰是道德由他律转为自律的内在规则;信仰为道德提供本体论的依据;信仰推进道德的演进和发展;信仰赋予道德以力量;信仰支持道德主体对于道德追求的坚毅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任媛 《文教资料》2009,(8):90-92
道德信仰是道德的存在依据,它的产生与功能发挥需要一系列的机制.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衡量知识合理的标准,万事万物必须拿到理性的尺度下去衡量.理性主义的扩张逐渐瓦解了意义,带来了价值多元,忽视了道德实践,最终造成了道德信仰的式微.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且广泛存在的、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敬畏和崇拜,是围绕着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而形成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民间信仰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多元性和民间性、功利性和实用性、渗透性和包容性等特点。民间信仰与道德信仰有着本体论、价值观的相通,德福统一是民间信仰与道德信仰共有的理想,民间信仰为道德信仰提供教化途径。  相似文献   

7.
荣辱观与道德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学习和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约请了吴潜涛、张耀灿、王桂兰、罗建平等专家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道德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理性的非理性表达,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但是由于历史、经济及道德自身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中国出现了道德信仰缺失的现象,有必要从发展经济、建设法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及道德信仰教育方面对重建理性的、科学的道德信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道德直觉与道德信仰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直觉使道德主体能够洞察道德信仰的本质和内涵,形成统一、稳定、持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从而坚定对道德价值理想、目标和规范的信奉。道德直觉的整体性造就了道德信仰的完整性,瞬间决定性促成了道德信仰的直接性,“非逻辑性”暗合了道德信仰的本质性要求,无意识性促成了道德信仰的超越性。奠定道德信仰的基础、提供道德信仰的方法、坚定道德信仰的理想性是道德直觉促进道德信仰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信仰培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使道德信仰培育顺利进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培育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理念启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基本方法基础;坚持实践性,是道德信仰实践性表质的要求;尊重主体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决定因素;抓住联系发展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道德的精神根基,它赋予人生以意义,为行为善恶提供最高标准,对人格提升有重要作用,信仰危机必然引发道德危机。我国当前应该重振信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也不例外。在引领方式上,由"单一"向"立体",由"一元对多元"向"立体对多元"转变;在引领逻辑上,坚持"历史"优先"价值";在引领层次上,坚持先"社会"后"个人";从而纠正歪曲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萧公庙度其神祗为研究个案,从分析乡绅官员的文字记载、萧侯故事建构、庙的流传分布、现实状况等方面入手,揭示民间信仰是乡绅民众与国家利益的结合点之一;历史传说,虽不可以作为可靠的史料,但它也是历史的一种“反映”;作为乡村社会历史记忆的灵验故事本身,是乡民的一种建构,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对已有“故事”进行“创作”和“再创作”的结果。总之,民间信仰的存在是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社会现象,“复杂”在它的神话性,“简单”在它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raws on a study which was designed to extend understanding of habitual and committed adolescent readers. The study brought together fou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 the social, cultural, spatial and historical – as a way of re-imagining the field of reading.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s the one foregrounded here, offering views of reading as a long-term, intergenerational process, in this instance constructed through setting adults’ comments about reading alongside those of their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Analysis of data from two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study – semi-structured small-group interviews and interviews conducted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with a parent or grandparent –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strong argument to be made for attending more closely to adolescent reader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s well as from social, cultural and spatial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better some of their subtle characteristics as they shift over time rather than as they appear when viewed merely in the here-and-now.  相似文献   

15.
禁榷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其在保障国家安全、获取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成和发展,成为随封建制度的废除而消亡的一项制度。我国目前的烟草专卖制度具有与禁榷制度类似的目的,既不符合现代国家的职能要求,也缺乏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对烟草专卖制度进行重新构建,以维护公共安全为宗旨,是烟草专卖制度存在的基础;发挥专卖的优势,减少、消除烟草消费的危害是烟草专卖制度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官德失范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其主要表现是摈弃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执政活动中贪图私利和片面追求个人发展。匡正官德已经成为建设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官德建设,匡正失范官德不但需要依靠制度和监督的约束,而且需要运用政治信念的内化力量,通过官员的道德践履来弘扬共产党人的官德。  相似文献   

17.
信念是人的心理现象中极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在人的生存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制约人的生存质量、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信念问题,其研究主要是从人生哲学,道德哲学的视角展开的,尽管这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要,但仅此还是不够的,必须从本体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以认清其“体”,因为如果信念的本体问题搞不清,那么关于它的“用”的讨论就是没有意义的,而要识其体,我们就必须关注西方心灵哲学的“信念”研究。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道德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家道德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境遇并不相同。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德就遭遇到诸多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近代以来,儒家道德更是面临前所未有之危机,同时也面临现代转型的发展机遇。通过梳理儒家道德的历史境遇,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把握儒家道德的内核,克服儒家道德自身的问题,完成传统儒家道德的创新性发展,促进当今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网络视角下信仰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虚拟性和群体化等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网络传播“把关人”角色,充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制作“综合形态文本”,创设“实践惯习场域”,培育“网络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