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白话小说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叠架现象,有词语叠架、句式叠架以及篇章叠架,它们在形式上、语义上犹如叠床架屋,层层堆叠。其中,最为常见的当数言成分与当时白话口语成分相糅舍而造成的叠架;其次为古代汉语词语或格式的遗留与新兴的词语或语法格式的叠架。篇章上的叠架指的是古代白话小说特有的双头、双尾结构,行关键处再穿插韵或反复吟咏、或总结前、或预示下等等,这些语言与篇章结构上的特点对形成古代白话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定住五四白话的性质时,一种阶级意识介入了五四文言、白话的语言论争.周作人的"老爷"与"听差"论是对文言保守派的阶级意识的经典分析,而胡适、周作人取消对白话的"二元"态度,并以"国语"取代白话,则体现了他们所追求的民主政治的平等阶级观.  相似文献   

3.
"VV/V-V+结果补语"格式源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研究者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后面不能带结果补语。实际上,“VV/V—V+结果补语”格式明末清初白话作品使用较多,其余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中也可见到这种用法。“V—V+结果补语”格式似乎“五四”以前就被淘汰了,“VV+结果补语”格式则被上海话、绍兴话、昆明话等现代汉语方言所继承,在现当代的一些文艺作品中,也不时可以见到这种格式,近年来这种格式的使用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 者,是一个代词。主谓者式,是表现‘者’的指代功能的基本格式。‘者’和‘所’一样,指代的都是由主谓结构充当修饰语的名词性偏正式里的中心词。但是,‘所’指代的是动作的对象(受事)、而‘者’指代的则是动作(以及性状、处所、数量等)的主体(施事)。因此,在主谓者式中,‘者’就是复指前面的‘主’,它可以指代人、物、事,相当于‘之人、之事’等,在句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兼语。尽管,为适应白话的习惯和行文的简捷,译成白话时,往往将‘人、事’等词省略,形式上跟的字结构相似,但是,文言的‘者’不等于白话的‘的’。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语体构成有四种类型:一是纯粹的口语体;二是白中带文的白话体;三是浅易通俗的文言体;四是诗、词、曲、赋等古典散文和韵文。但是,在《红楼梦》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运用中,最基本的语体是口语和白话,反讽表意是《红楼梦》的独创。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材是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编写的,经过多年研究"多媒体画面艺术",作者首次提出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的概念;创建了"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和"画面语言学",对画面语言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本文是作者十年来研究"多媒体画面艺术"的体会,提出认识"画面语言"需要搞清楚三个要点:"形""动"和"画面语言学"。其中"形"和"动"是画面语言表义的两大特点,即"以形表义"和"分时呈现";"画面语言学"是运用画面语言时遵循的规律,除(语构方面的)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外,还有(语义方面的)设计格式和(语用方面的)教学格式。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教材是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编写的,经过多年研究"多媒体画面艺术",作者首次提出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的概念;创建了"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和"画面语言学",对画面语言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本文是作者十年来研究"多媒体画面艺术"的体会,提出认识"画面语言"需要搞清楚三个要点:"形""动"和"画面语言学"。其中"形"和"动"是画面语言表义的两大特点,即"以形表义"和"分时呈现";"画面语言学"是运用画面语言时遵循的规律,除(语构方面的)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外,还有(语义方面的)设计格式和(语用方面的)教学格式。  相似文献   

8.
“VV”和“V一V”都可以带趋向补语。其中,“V一V+趋向补语”格式主要见于明清之际的江浙籍作家作品,“五四”以后逐渐消失,可能是吴方言特有的历史语言现象;在我们所见的清中叶以前的白话作品中,“VV+趋向补语”格式仅见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两部作品,最初可能是山东方言特有的历史语言现象,后来被现代汉语部分方言继承。  相似文献   

9.
阿城小说语言中有儒家美学积淀。儒家对语言的最基本要求是节制,在此基础上,是要求语言有风骨和无限生发性。夯实的白话语言加以古汉语成分的杂糅调和是阿城小说语言的基本面貌,与儒家的节制语言观相契合。阿城的语言有内在的骨气,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发性,这些与儒家语言审美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一、何所"何所"有两种类型:一是表疑问的格式,一是名词性结构。结构不同,用法也不同。1.表疑问的格式实际上是疑问代词"何"与"所字结构"的组合,即"何/所+动"。这种格式的意思是"什么是所……的"或"所……的是什么"。不过在翻译时,为了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可以灵活一些。  相似文献   

11.
白话联有两类 ,一类是白话律联 ,另一类是白话非律联。白话律联的存在体现了人们在改革对联所使用的语体时 ,对文言联旧有声律规则的留恋和对韵律美的执着追求 ;而白话非律联则有彻底挣脱平仄束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汉语之所以产生动量词,是汉语由弱分析性语言逐步向强分析性语言演变的结果。动量词是在先秦时期的"动+名+(数+X名量)"这一格式中孕育并产生的,到了汉代,"动+名+(数+X)"这个句子形式没有变,但在类推的作用下,其中的"数+X"所表达的语义范畴扩大了,即在补充说明动作结果的基础上,又拓展出新的计量动作反复次数的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白话长篇小说,她的伟大贡献不仅在文学方面,在语言上对汉语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她历来被认为是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之一,她的不少语法格式今天的现代汉语还奉为圭臬。王力先生曾以《红楼梦》中的语言为样本,写了著名的《中国现代语法》。《红楼梦》是一座丰富的语言矿藏,至今还远未被开发完毕。  相似文献   

14.
<正> 所谓“自动——使动”双向心态动词,是指存留在现代汉民族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一批兼具“自动”、“使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的动词.如“怕”、“惊”等。这些词如果出现在“怕人”、“惊人”这类组合格式中时,往往既可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心理上怎么样,又可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心理上怎么样。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某些心态动词所具有的这一特点,是汉民族语言的一种文化积淀现象,它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叙事语言方面的特点,从概述语言和场景语言两方面阐释了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叙事语言的艺术个性及其艺术品格。认为其白话短篇小说概述语言:议论中见个性,叙述中见诙谐;场景语言:涉笔成趣,机趣横生。  相似文献   

16.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教的是言。“五四”运动以后,白话兴起,小学“国”改称“国语”,侧重于白话,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用语言;中学仍称“国”,侧重言,但加入一定白话。1949年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古老的一种修辞格。它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三种基本格式,每种格式中喻体所处的语法地位不同。在辨别时要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与其他相似句式区别开来,以利于正确理解古书文意。  相似文献   

18.
古代白话词汇研究与汉语词典的编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大型汉语词典的编纂应尽可轮反映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拟就此谈谈笔者在编纂《汉语大词典》中的一得之见,以就教于大家。白话词即方俗口语词。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出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①任何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表达形式。先秦时,口语与书面语的表达形式较相近。然而,语言是经常在变的。随着…  相似文献   

19.
研究语言史只能用文献作为材料。书面语言不同于口语,但无论如何,从理论上讲,它与口语是平行发展的。可是我们的文言却是一种近乎僵化的书面语言,从先秦一直沿用到“五四”时期,它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与口语平行发展的书面语言是古白话。由于文言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白话的研究一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许多白话报纸,例如《京话日报》、《白话捷报》、《爱国白话报》、《白话国强报》等,上面刊登的无论是新闻、演说还是小说,都是用当时的北京口语写作的。办报人的宗旨就是使用当时老百姓的语言,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从而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这些文章、小说的语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