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时期,为适应政治动员的需要,创建了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极强表现力、巨大鼓动性的宣传画绘画模式。画家们运用各种政治符号,采用独特的形象表达方式,构建了意识形态的视觉文化系统,将国家的执政意图内化为一种视觉秩序。本文将以"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中的部分宣传画为主要媒介,从苏联政治宣传画如何从传统图像叙事画法转变为追求视觉冲击,如何运用特定的图像符号来宣示其政治观点和信仰,以及如何通过强化领袖和国家的崇拜仪式来增强国家形象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联政治宣传画在叙事方法和视觉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初开始,宣传画逐渐成为苏联政治宣传的重要媒介形式.这种媒介形式与照片、电视等图像媒介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和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图像传播具有相似性.宣传画(招贴画)具有三个明显的传播技术特征:非再现、可复制和互动深观.这些特征要求宣传画具有特定的视觉形式,这些特征和形式符合政治宣传的需要.苏联时期政治宣传画的实践,可...  相似文献   

3.
正宣传画和政治高强度粘连,和时代零距离贴近。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宣传画对广大民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作为一门无声的视觉艺术,宣传画曾经遍布公共场所和百姓家庭,鼓舞着亿万民众投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如今,虽然宣传画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大家对宣传画的那份记忆却永不褪色。宣传画是历史的见证宣传画在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宣传画,类型也特别繁多。其中有刻画英雄人物的宣传画,有反映工农业生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宣传画创作。文革期间画了不少脱离群众,假、大、空、没有感情的说教式的宣传画怍品。近几年来也画了不少以情动人、有感染力的作品,曾多次参加过全国性美展,不止一次获过奖,也出版发表了不少宣传画作品。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如今我们要搞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动员全国人民为之奋斗,也就更离不开宣传画。但要使宣传画创作繁荣起来,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关键是要提高宣传画的艺术质量,说教要少点,感染力要强些。文革期间的宣传画,大话、空话、假话连篇,失去了群众。例如,政治任务下来后,宣传不过夜,凭空创作,闭门造车。千篇一律,没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我国宣传画创作的鼎盛时期,除了政治宣传功能,宣传画还有很强的历史、艺术等功能.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比较完整地收藏了这一时期的宣传画.本文从宣传画的功能、价值等方面揭示了收藏宣传画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加强本馆宣传画的整理著录和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提到当代的宣传画,不能不提到哈琼文。他曾是军旅画家,随志愿军到过朝鲜战场;后转业到地方从事专业创作,画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两度被评为全国优秀宣传画家。在宣传画界颇具影响的张安朴先生曾说:"哈琼文是中国宣传画的领军人物,是国家级的专家,要上美术史的。"提到当代的美术史,不能不提到《毛主席万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     
利用公共宣传表达国家意志已经成为中国的社会传统.吴学夫、黄升民的《大国图腾:承载六十年国家理想的公共图像》以图像志研究方法,精心梳理了建国以来以政治宣传画为主的公共图像资源,意在发现中国公共图像的类型化叙事模式,揭示与探求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8.
1983年10月、11月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在上海和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宣传画展览”和评选优秀作品的活动,同时召开了宣传画的创作和出版工作座谈会。中宣部、文化部、全国文联、总政文化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美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负责同志周扬、贺敬之、吕志先、李瑛等出席了全国宣传画展优秀作品发奖大会,为7幅获一等奖作品(见本期封二)和38幅获二等奖作品的作者和获荣誉奖的四位著名宣传画家授了奖。周扬、贺敬之同志并作了重要讲话。举办“全国宣传画展览”和评选优秀宣传画作品,这次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9.
计算视觉传播使用计算机视觉方法,在方法体系、问题视域与解题标准方面带来研究范式的转型,为传统的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学术想象力。同时,在计算视觉传播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将这一研究范式与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结合起来,注意西方研究相关工具与数据库的适用性,警惕其中可能蕴含的政治、国家和种族等方面的视觉算法偏见。在此背景中,增强计算视觉传播研究基于像素的图像与社会文化的阐释能力,发挥这一研究的人文关怀作用,从中国传统视觉精神、视觉(文化)传播实践与视觉经验出发,分析与预测中国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的热点、难点与发展趋势,突出中国问题域的独特性,彰显其紧迫性与现实性。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范式,这是计算视觉传播研究理论本土化建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读图时代下,视觉传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鲜明的特点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多维平台,丰富了内容形式,增强了吸引力与感染力。高校应从强化视觉“把关”、培养视觉素养、重视视觉文化、构建视觉伦理四方面探寻视觉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林颖 《现代传播》2019,(11):60-64
"新年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备受瞩目的现象,也是影响中国家庭空间视觉文化构成的重要传播活动之一。作为一种媒介,"新年画"通过政治话语对民间话语的征用,实现了民间艺术的政治化与私人领域的公共化,重塑了中国家庭空间的文化景观和大众的审美习惯;与此同时,新年画入户塑造了家庭空间中的仰视型视觉范式,培育了日常生活的政治仪式感与崇高感。由此,现代意义上的"家"和"国"开始紧密勾连,家庭空间成为了建构政治认同、塑造时代"新人"的宣讲台。  相似文献   

12.
提起宣传画,不得不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黄金时代,街头巷尾铺天盖地的宣传画,发行和张贴的确到了极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宣传画才逐渐走向衰落.不过直至今日,但凡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只要看到它,依然有无限遐想. 由于供职金融界的关系,爱好收藏的笔者对储蓄宣传画情有独钟.每每仔细端详,储蓄演变、百姓理财生态、金融万象乃至国家政经面貌,得以管窥一斑.除了将视线投注到色彩斑斓的画面,还小作研考,整理些许背后的难忘往事,且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军区总政治部主办的《晋察冀画报》利用摄影图像、文字文本等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有效的视觉塑造与历史书写,通过对战争、革命、生活三大主题的历史叙事,把中共缔造成“敌后战区的胜利者”、“民主政治的建设者”和“生产生活的参与者”的形象。从视觉话语的角度看,这种建构体现于动态化的图像叙事、虚实结合的时空处理、多样化的视觉修辞之中。画报视觉图像的政治化实践,增强乃至放大了中共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力与认可度,为战时中国共产党争取政治合法性履行了媒介责任,发挥了宣传与凝聚作用,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出版提供了有别于大众化消闲画报的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12,(6):75-F0003
由解放军美术创作院主办的“仓小宝中国画作品展”于4月2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仓小宝是著名军旅画家.1979年到解放军报社美术组任编辑至今已30多年。他上世纪80年代以《操劳》《漓江小景》与《边防四季》等系列风格独到的版画享誉中国画坛。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插图、连环画、宣传画。  相似文献   

15.
张铭钟  杨璐帆 《传媒》2023,(18):87-89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第一个大型日报,其采用政治新闻、政治评论和政治宣传画的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两个原则,旨在开展对党员干部和边区基层群众的政治宣传。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应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党报的政治宣传工作,包括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舆论引导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8月20日,中共前领导人华国锋归寂道山。这位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中国前最高领导人,对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对他的记忆,也仅仅是当年流行的宣传画上那个慈祥的“英明领袖”;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原中国林业部合作保护大熊猫的工程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聚集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大熊猫的照片和宣传画飞遍全球,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和沟通的...  相似文献   

18.
徐旭伟 《青年记者》2016,(17):127-128
抗战宣传画概述 抗战时期,宣传画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遍布全国各地,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抗战宣传画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国画、年画、版画、漫画、壁画、传单画、装饰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素描画等,有的是两个画种、三个画种的手法兼而用之,甚至借用民间剪纸等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编辑之友》2011,(10):129
有关解放军的宣传画,涉及各兵种,内容十分的丰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期的表现。此类宣传画的印量也非常的大。(阿一)  相似文献   

20.
老照片     
阿一 《编辑之友》2011,(12):145
工业题材宣传画,内容十分丰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表现。20世纪50年代,其多模仿苏联风格,后来包含民族样式的宣传画渐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