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洛伦兹力可以做功当我们打开高中物理参考资料时,常常会见到这样的论断: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洛伦兹力真的例永题远不做功吗?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2.
201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有相当一部分浙江考生认为2014年的数学理科试题很难,考得不理想.笔者也试着限时2小时去做该试题,感触颇深.首先试题严格遵循《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标准,一点也不超纲、试题也不偏不怪,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表现了“重思维、重本质”的特点;其次试题还有“重运算”的特点,对运算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运算,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增加,例如第6,8~10,13,15~17,21,22题等涉及代数式运算,但每道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相似文献   

3.
错误之一:认为“人做功的计算”与“某个具体力做功的计算”相同 人做的功就是人体消耗化学能的量度,不少同学错误认为只是人对其它物体作用力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4.
变力做功问题,由于能考查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高考中出现频度很高.题目的解法都是通过能量的改变间接得出.一般认为直接求变力功要使用微积分知识,中学阶段只能望而却步.但我认为对于力随位移均匀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只要对课本上功的公式加以巧妙处理就可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国文综历史试题中,仍然存在“超纲”现象。怎么看待试题的“超纲”现象?为什么几乎每年高考后都会有老师尖锐地指出这一问题,而来年依然会出现命题“超纲”?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深入、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F总和电荷的运动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永不做功,但在下面两例中好像洛伦兹力在做功.其实质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于安培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对其阐述不够充分,往往会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如:安培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洛伦兹力不做功而安培力可以做功?本文将对此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沈瑞清 《物理教师》2009,30(5):32-33
本刊2008年第8期第42页上刊登了“对2007年全国高考Ⅱ卷第19题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此题都存在一定的不妥之处”,并“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2023年6月物理选考第19题考查电磁相互作用和功能关系问题,此题引起了教师们的热烈讨论,疑问涉及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安培力做功中的能量转化,非静电力做功提供电能的机制,动生与感生电动势的形成及能量转化的差异等等。文章以此题为载体,通过剖析研究解开教师心底里的这些疑惑,使电磁相互作用中的功能关系得以明晰。  相似文献   

10.
1997年高考第25题条件探析张希海(河北滦县新站中学,063700)1997年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物理试卷第25题(原题见本期第37页)是一道看似超纲却没有超纲,是一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好题.它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不断有新题出现,这些新题的难度系数(通过率)一般都较小,但是与多年前出现的难题不同的是,这些问题没有受到一线教师的诸如“超纲”、“怪题”、“偏题”这类的责难,相当部分被“考倒”的人还会给这些新题一些掌声,输得心服口服.即使对2003年“杀伤力很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紧扣考试大纲,题型结构稳定,总体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但由于两者的求解均可用必形式,好多学生混淆了s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做功与生热的问题上经常出现错误.现就这一问题阐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II中第20题是一道关于天体运动的试题,涉及变力做功和功能转化等知识点,许多资料提供的参考答案语焉不详,本文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考结束,师生都有各自的感受.一方面老师认为高考试题好,试题易于人手,运算量相应减少,大约110分的恭本题都是日常训练的常见题,但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却认为难,该拿的分拿不到.为何高中三年做了成千上万道数学题,而高考的二十一道题做不好呢?显然我们的“夯实基础”没有转化高考的分数,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高考北京卷中物理第24题是一道设计新颖、独具匠心的好题.该题以“宏观与微观不同角度”为背景,将电流、洛伦兹力和气体压强融合在一起,突出考查学生对“宏观物理现象的微观解释”的理解.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中,给出了解答方法.笔者对该题第(2)问中的气体模型进行探讨和剖析,期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使得我们的物理学科教学,尤其是复习教学,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7.
关于2011年高考安徽卷历史试题,一方面,因地域特色鲜明、材料丰富新颖、设问角度灵活而备受好评;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师生认为“超纲”了。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看,摆脱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窠臼,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简称“三新”),考查学生对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足试题的主流。笔者认为,判定高考试题“超纲”,既难有依据,也不合时宜,但“三新”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知识考查微观化倾向也是客观存在,对课程改革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洛伦兹力大小F=qvB.洛伦兹力F、v、B三者方向相互垂直,由于洛伦兹力F始终与运动方向v垂直,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只改变运动电荷的运动方向.现在,我们遇到下面一个题,就  相似文献   

19.
王建平 《物理教师》2000,21(3):40-41
高考涉及一对摩擦力做功的力学综合问题(均可等效为“子弹──木块”模型或“滑块──小车”模型),90年代频频出现,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1999年高考上海卷的“滑块──小车”模型试题在常见形式上精心加工,“旧貌换新颜”!除了设置临界点的破译这一难关外,还深入到求一对摩擦力所做总功及对各小段总功求和的更高层次上“发难”.笔者以为,后一关卡在于相对位移的确定.本文试对此题作一全面细致的分析. [题目]如图 1 e所示,一辆质量m=2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磨擦因数μ…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四川新课程下高考命题的第一年.考试结束后,百度网页上有教师对四川卷的总体评价是:“2013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强调基础、考查能力、注重思维、过渡平稳,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套符合实际、稳中有新、富有特色的试题”.具体到理科15题,网上评价认为:“文理科15题考查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和富有数学特点的思考”,“理科15题考查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笔者认为网页上对四川卷的总体评价很到位、很中肯,但是对理科15题的思考和评价尚显不足,于是行文从我们的视角进一步分析此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