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通锵先生在<基础语言学教程>中对联绵字的界定与现今通行的界定具有一致性,他们都认为联绵字中的两个字是"不可分释、共同表义".根据联绵字形成的原因和它的结构特点,不把它归入到"字"类而称它为"特殊"的字组,这不仅有利于"字本位"的语法体系的构建,而且表明了联绵字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是"字"向双音节的字组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说“嫖姚”     
“嫖姚”,叠的联绵字,其基本含义为轻扬,它本无正字,不但写法多样,而且含义亦多,使用广泛,可连语、可单用、亦可重言,该系列的多形多义联绵字,字音都不出叠韵宵部的范围,是联绵字之典型。  相似文献   

3.
从转注字的例字谈起——与陈殿玺先生商榷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殿玺先生的《质疑义旁表字义的转注说》对转注字的例字有不少误解,如误解“眼,目也”是引申义,“目”与“眼”不同义;误解“香”和“馨”不是一个概念;误解“牺”字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说成是转注;误解“巴巴”“爸爸”是联绵字;误解“老”是转注字,又是会意字。现和陈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4.
说“潦草”     
“潦草”是个叠韵联绵字,现在又把它简化为“了草”。其实“潦”字原先并不读“了”,而读“劳”,本义是地上的流水。《文选·长笛赋》中“秋潦漱其下趾兮”的潦字,六臣注音“老”。所以它又与“涝”字通用,因为都读“劳”。潦、草都是借音字,原来读音就是劳草。其来源是《诗·小雅·巷伯》的“劳心草草”,忧劳也。但最早以联绵字出现的是“离骚”,因为劳与离双声相转。《汉书·杨雄传》之离骚,传下便作牢愁。愁与草、骚、造、槽之古读也相同,如槽字,《广韵》作似由切,《集韵》为臧曹切。前者可能保留了唐韵,后者则是宋人读音。…  相似文献   

5.
李俊娜 《文教资料》2010,(13):23-24
字与词的关系一般被定性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对字与词关系的界定也众说纷纭。在语言研究与运用中,字与词的内涵和外延之界限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明了。本文借对“字本位”、“词本位”观点的分析,试图使字与词的界定更明朗化。  相似文献   

6.
“能”的常用义是当“能够”(动词)讲,但它在诗词中的意义跟它的常用义是不相同的。例如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词中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里的“能”字课本中没有注释,不少人都将这个“能”字理解为“能够”之意,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能”字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文通》对词的界定自有其内在的理据,人们对“字无定类”“字有定类”争论不休,这些暂且不议。本文单从“名字用如静字”以及“静字用如名字”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并对“名字为何用作静字”和“静字为何用作名字”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而”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上说:“而,颊毛也。”它的本义就是面颊上的毛,也就是胡须。这个字很早就被借用作虚词,所以古代文献中作胡须解的“而”字并不多见,以至于一般人不了解它的本义。  相似文献   

9.
说“芒砀”     
《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东巡,刘邦“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徐广曰:“芒,今临淮县也。砀县在梁。”应劭曰:“二县之界有山泽之固,故隐于其间也。”一说芒砀二山名,在砀山县东南,接河南永城县界,二山相去四里。无论是山是县,皆以芒和砀为二名,都不把它看作联绵字,而芒砀又确是叠韵联绵字。不能说双声叠韵是联绵字的绝对标识,因为还有不是双、叠的联绵字,但是双、叠的,却十有八九是联绵字。通常都说古汉语词汇,多单音节,近现代汉语词汇,多双音节。这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10.
“一”字在汉字中书写最简单,但它的意思是相当复杂的。“一”字的本义是表示最小的自然数,如“一个”“一次”“一天”等。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示多种含义。下面是小学语文课本中“一”字的多功能现象。  相似文献   

11.
“半”这个字,辞典上解释说,一为“二分之一”,二为“在……中间”,三为“不完全”。若将它运用得当,那独特的涵义,却令人叫绝,以致有人把它称作“半”字文化。“半”字在古典诗词中,可谓俯拾即是。如自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水,半江波光闪闪,半江红浪滚滚,多  相似文献   

12.
谈“一”字     
“一”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它却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一”字的基本用法:一是它独立为字的用法;二是它作为构字部件的用法.“一”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当实词用,有数词、形容词、动词等用法,当虚词用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情况比较复杂.“一”字作为构字部件使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形声字的形旁,二是作指事字中指示性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13.
谈“所”字     
“所”字是古今汉语都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常用词,其意义虽然单纯,但用法却相当复杂,这篇短文不可能全面涉及,只是就其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它的不同用法及所表现的不同意义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所”字就其基本意义来说是指“住所”、“住处”、“住的地方”,是名词,在句法结构中多作主语和宾语。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一些古汉语教材将“衣”字带宾语或受副词修饰作谓语中心的用法视为“词类活用”的问题,章引用了大量例证来说明“衣”字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绝不是临时的、个别的现象,因此,“衣”字在古汉语中应当是一个兼有名词和动词语法特点的兼类词。章还分析了“衣”字活用说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界定活用与兼美的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里的两字结构不易与联绵字相混的两字结构联绵字与互训式的两字结构联绵字的特性联绵字与重言古代汉语里的联绵字是古代汉语里的复词的一种,这是汉语学者所公认的.联绵字从书写方面看来,它是个两字结构,也就是写出来是两个字.在我们认识联绵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的新朋友——电脑》写到“我”赞赏新朋友电脑时有这样的句子: ……这位新朋友真灵敏,马上显示出准确无误的答案,我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句中的“甭”,读b色ng,它是“不用”二字急读拼合的字,意思同于“不用”,这在民间口语中是十分常见的。 这类急读拼合字还有“叵”,读p6,“不可”连起来快读就形成这一读音,意思也同于“不可”。成语“居心叵测”,意思是存心险恶,不可推测。为什么有人会把“居心叵测”写成“居心巨测”呢?关键在于对“叵”字不理解。有人作了研究,认为“叵”是指事字,它实际上是把“可”字反过来写,反“可”即不可,…  相似文献   

17.
“是”字在文章中使用频率高,它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判断。例如:“他是小学教师”,“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另外它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表示“凡是”的意思。如“是少先队员的,都应佩戴好标志”。 (二)表示“虽然”的意思。如“写是写好了,就是不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说“的”字     
“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说熟悉,是因为常见,它的“出场率”很高,使用频率达3.59%以上;说它陌生,是因为多数人不知道它的“来历”,更不知它的多种读音和用法。《说文解字》说:“的,明也。”段玉裁注:“旳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所以小篆以前的“的”字左边不是“白”而是“日”。后  相似文献   

19.
读《语文学习》2010年第9期姜燕萍《“相”、“见”是什么词》一文,颇觉“相”字字义还可作些梳理,以使读者了然于胸。“相”在文言中是个常见的字.要了解它的意思,可以顺藤摸瓜,从字的本义开始探究,一线串珠,引出一长串“相”字的引申义来。  相似文献   

20.
在低年级儿童识记字形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方法识记,会使他们对识记对象印象更深,乃至永远不能忘记。例如,我在教“拔”字时,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启发学生说:“这个字我以前教过的好多同学都易出错,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它记住?”学生听到这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后,便积极思维,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生1:“拔”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扌”旁,右边是“友”字加上一点。生2:“拔”字和“拨”字相似,“拨”字的短竖去掉就是“拔”。生3:“拔”字是指一个小朋友(友)在用手(扌)拔萝卜,拔不出来,急得眼泪都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