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审美效应是指课堂中运用审美教育手段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审美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会产生出令人愉悦的心理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应该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这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无数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们倡导课堂教学的审美效应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陈静 《江苏教育》2008,(2):32-34
让数学课堂教学智慧评价成为润滑剂:润泽学生积极学习情感 情感是教育的生命,它使教学成为教育,使教师成为教育者。有智慧的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应该是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润滑剂。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课堂教学评价渗透情感元素,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充满激励、期待、赞许的评价用语,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做出适当的评价,以鼓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美时。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纠错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摒弃了原先单线的教师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师生互动的活跃性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共同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与探究。同时,新课程也强调思想品德学科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过程,注重激发学生对智慧的思考和自身的观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正是因为课堂的生动活泼,有时会冒出一些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研究表明,情感与行为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人的某些情绪和情感可以直接转化为重要的行为动机。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互动,创设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励、唤醒、鼓舞时,感知、想象、思维等理性活动会异常活跃,和谐的师生情感交融就成为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本文想就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感互动,创设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的作法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灵动的课堂是彰显智慧的课堂,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课堂中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积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学生生活基础上建构课堂教学,使教学目标生活化,课堂环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并能从生活中提升智慧,感受快乐,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这样一个洋溢着学生探究的热情,张扬着学生个性的灵光,焕发着师生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这样一个灵动的课堂,会像一首绮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正如叶澜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才是丰实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拥有创造的机会,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了人的情感体验,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和谐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激情昂扬,尽情展示,在课堂上才会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语文学科,原本就是溢满情感、涌现智慧的所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优化策略,建构和谐课堂,不断助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教师只有关注教学过程才会形成美丽的有活力和有智慧的课堂亮丽风景线.才会让情感渗入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思想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构建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精妙设计,而在于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心智发展与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构建一种智慧的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课堂民主:教学的基础性智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总结他做教师的成功之道时就说,"民主"是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和人格,而这一切。只能彰显于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中。用这目标——在活动中彰显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和个体人格——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我们却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是著名教育家保罗&;#183;弗莱雷所说的储藏式教学:“把学生变成‘容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富有情感韵味的人文科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启迪心智、怡人心境的情感漫游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应以情感与智慧共生、精神与语言共舞为课堂教学宗旨,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机渗透建设和充实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设计更有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恰当?什么样的课堂才更智慧?探索中我发现智慧课堂离不开情与景的交融,并认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设计更有实效,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更恰当,能真正打动学生心灵、激起情感共鸣的课堂更精彩!一、智慧教学设计需要"情·景主题"催化场景:本课以"情境"贯穿始终,以探索小袋鼠《成长的奥秘》的故事情节为主线,把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不是知识的容器,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数学课堂不仅仅要体现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由师生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灵性、智慧的火花、情感的流动和价值的体现。本文从注入情感,营造和谐的生命化课堂;体验数学生活化,构建生命化教学内容和尊重个性差异。倡导生命化学习方式等三方面探讨了生命化数学课堂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满怀乐趣去参与智慧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充满灵性与活力,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智慧,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认知活动,更是生命  相似文献   

16.
智慧性教学是借助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智慧课堂教学。在智慧性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语言、教学机智体现教学智慧,并要巧妙借助课堂辩论、质疑探究、回归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进而在师生的互动与对话中,让课堂洋溢出生命的激情,使学生收获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却忽略了这种本原性的需求,而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以致在课堂上只见知识不见人。因此,课堂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完整生命的健康成长。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多种方式充分展示自我,让生命在课堂中相遇、相...  相似文献   

18.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苏霍姆林斯基语 )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 ,如果缺少了情感 ,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 ,缺少生气和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我们知道 :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诸如快乐、欢喜、自豪等 ,它们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 ,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 ,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积极情感 ,使之作…  相似文献   

19.
课堂气氛又称班级社会气氛或课堂心理气氛,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班级成员的共同情绪(情感)状态,它是由班级成员互动而产生的,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反之,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其课堂气氛总是积极的、活跃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  相似文献   

20.
智慧课堂既是学生灵感得以激发、思绪得以飞扬、智慧得以生长的课堂,也是师生双方的理想课堂、快乐课堂和幸福课堂。在智慧课堂里,知识会更充实,情感会更愉悦,道德境界会更提升,多种需求得到更多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