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在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在此,笔者作为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的指导教师针对该课做了一定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思考。一、针对"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的评析(一)教材选择大胆、创新,具有挑战性本次是异地做课,教师在对当地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如,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基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观摩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之后,感触颇深,特别是对如何提高器械体操课的练习密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一、内部挖掘内部挖掘是指在主教材的教学中想办法提高课的练习密度。(一)精讲精练"精讲精练"是指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和记忆,提高讲解  相似文献   

3.
<正>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以下简称"第六展")初中组共12节课,笔者通过现场和视频分别观摩了6节。就体能练习内容,结合课时计划,发现有10节课设计的是力量练习,笔者以此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研究获得一些启示。一、几个概念的梳理1.体能训练与体能练习体能在广义上,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在狭义上,包括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前质疑多数参培学员都认为预计平均心率140145次/min、练习密度75%145次/min、练习密度75%80%较难实现。二、课堂回顾《篮球组合技术》(第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7min):课前在场地上放置四排25个小垫子,学生每人取一篮球后站在垫子后集合开始上课,教师带领学生每人一球围绕2个垫子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观看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两位教师执教的水平二篮球课教学视频,受益匪浅。通过观察,笔者有以下思考与分析。案例:水平二(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一课。在执教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学生学习不同姿势的原地运球,从体验手腕带动手指按压球,到手臂带动手腕、手指  相似文献   

6.
教学比赛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也是足球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大多学校场地资源匮乏,造成课堂教学比赛的练习密度不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三对三”单门足球比赛方法,将比赛场地化整为零,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资源,使学生参与比赛的数量增加,且趣味横生。有效地提高了练习密度,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一、场地器材(见图)一个高度为50mm的塑料三棱(或圆锥)体,放置于场地中央。场地为:直径20m的圆。以门柱为圆心,画一直径为1.5m的圆,作为限制区(此区域作用见下文比赛规则)。二、比赛规则1.比赛…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7):38-39
<正>一、创新形式、重塑课堂1.场地音乐,自主设置2021年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中,笔者参与了水平二(四年级)"低单杠与游戏"单元的评审工作。本次评选在导向上有所倾斜,力求让优质课与常态课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在比赛规程上明确规定执教教师"课前5分钟自己或自己带领学生布置场地,课上自己开启音箱或展示展板。课后5分钟内清理场地。不得由其他教师代劳"。而且,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在郑州市举行的"十城市"第23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上,重庆市盲人学校的陈飞老师带领12位身材高低不一、年龄有明显差异的盲人学生缓缓走进观摩场地,学生们面带微笑手拿导盲棒牵手向观摩教师们致意.陈老师向与会教师展示了一堂"分腿腾跃跳山羊"的体育课,人们好奇地等待这些盲人学生怎样完成连一些正常学生也比较难以完成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0,(4):11-12
<正>笔者有幸现场观摩了本届展示活动,整体感觉这次的观摩课教学更加真实,"表演"的成分少了,回归教学的本源,教学本就不是表演,而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的活动,一定会有课堂生成性的行为。此外,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是这次展示活动的一个特点,网络直播、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全程监控、ipad与PPT课件等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本届展示活动所呈现的突出特点,可能会是下一阶段全国体育教育教学的"风向标"。一、展示课的突出亮点(一)运动  相似文献   

10.
<正>本课是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上的一节初中展示课,本课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创新灵活的教法运用、客观高效的教学效果,荣获本次大会评比一等奖。在此,作为授课教师,笔者将对本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作如下介绍。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将教、学、想、练相结合,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不久前,到某中学参加体育观摩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分组进行体操单双杠、跳马、跳箱等"危险项目"的教学。课堂上每个练习小组组织得井然有序,保护与帮助实施到位,学生练习兴致极高,学生充满欢乐……课后参与观摩的领导及教师各自发表高见,对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充分肯定:体现了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体现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观摩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十一节课中只有一节是中学的课,其余全是小学的课,小学的课中有一节是跨越式跳高,其余的是体操类和篮球类。这十余节课在教学步骤的设计上可以说是由简到  相似文献   

13.
<正>观摩教师在展示课中着重看什么?笔者认为是展示课中的"创新"。如何看展示课中的"创新"?如何从"创新"中得到最大的收获?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思考。一、从教学设计中看"创新"之处在一些体育展示课现场,存在观摩教师粗略浏览教学设计、甚至不看教学设计的现象,导致观课效果不尽人意。其实,观摩教师事先翻阅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不仅能了解"创新"在何处,还能熟悉"创新"的背景与意义,从而为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14.
王宇 《体育教学》2011,(8):31-32
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期间,笔者观摩了此次盛会中的所有展示课。常常会因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精彩问题引导而心生佩服;也会因教师在课的结构中心思缜密的逻辑衔接、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以及多样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组织,而赞赏不已。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思索,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关注学生差异,调整学习菜单现象:通过了解,本次授课班不是借班,而是执教教师自己的学生,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统一的场地和器材进行练习,在课例展示中未发现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设计不同的场地和器材,而是采用统一的练习要求、器材进行学习。思考:《课标》中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在体育常态课教学中,几乎每个教师都曾在教学中遇见过少练习甚至不练习的学生,笔者通过多年广泛观摩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学课,把出现的学生不爱练习或少练习的各种情况称为体育学习中的"偷懒"现象。通过对"偷懒"现象进行观察,笔者总结出了以下6种偷懒类型:第一,完成动作不规范、动作不到位现象;第二,减少距离、少跑圈数现象;第三,减少动作练习次数现象;第四,降低速度、强度与难度现象;第五,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的见习现象;第六,自主练习扎堆聊天现象。  相似文献   

17.
常见的组织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组织队形是体育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时队伍的基本形状。组织队形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笔者根据观摩各类体育公开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体育课中常用的组织队形做了简单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及体能练习"是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指定内容之一,笔者执教的八年级《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及体能练习》片段课荣获一等奖并有幸进行现场展示,现将本课的设计思路与展示细节与大家分享。一、教材分析《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及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陈述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体育优质课的观摩活动,其中一节关于篮球急停急起的课堂教学引起了自己的关注和反思。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某教师在进行水平四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教学中,对急停的脚步进行细化分解教学。其中,分解一为转身侧对前进方向;分解二为向前慢跑三步听到教师喊"1"时右脚落地,听到"2"时左脚落地;反复练习。由此,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有幸观摩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结合以往几届展示课的现场观摩和后期的录像观摩,纵观本届观摩活动的展示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和转变。一、教学过程向务实求真转变,品味课堂的教学机智为了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呈现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往的部分展示课往往会出现教师事先排练好,上课时走过场的现象。在观摩前,笔者猜想本届展示课会不会也与以往的少数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