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阅读》2012,(35):2
张元济,一八六七年生,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因参加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文化事业,曾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南洋公学总理。一九〇二年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校印百衲本《二  相似文献   

2.
我国师范教育产生于近代。它适应着时代、阶级的要求,从产生之日起,逐步地向前发展。正确认识我国近代的师范教育,吸取其有益的经验,这对今天办好我们的师范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我国近代师范教育产生前后的思想酝酿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发軔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一八九七年,大理寺正卿盛宣怀奏请并同时奏派何嗣焜为公学总理,聘张焕伦为总教习。公学租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作为校舍。是年二月,公学首创师范院(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校),考选成才之士四十名,于四月八日正式开学。是年秋天,公学仿照日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之法,特选十岁至十七、八岁的聪颖幼童一百二十名,设外院学堂(相当现在的附属小  相似文献   

3.
<正>从创办西学堂到编译教科书1899年3月,经李鸿章介绍,张元济入南洋公学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他主持编译了英国莫尔旦的《格致读本》、法国包尔培与英国保罗伯德台合著的《中等格致读本》、英国还琐米尔士的《万国通商史》、勃克鲁的《英国文明  相似文献   

4.
俞可 《上海教育》2013,(15):62-63
1897年4月8日,地处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圭臬。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27日伊顿公学现任校长托尼·里特先生就“伊顿公学——传统与现代教育的交融”和当今教育热点问题在北京发表演讲。其中“全面关怀”作为一种伊顿公学的办学理念引起了笔者对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理念的反思。诚然,伊顿公学的全面关怀是以牧师关照为核心的一种宗教式的  相似文献   

6.
袁原 《教师博览》2011,(11):50-51
出身于新德里贫民窟的苏米特·杰哈是个幸运儿,免费就读于什里·拉姆学校的幼儿班。这所私立学校是印度的"伊顿公学",总理曼莫汉·辛格和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孙辈都就读于此。让贫苦人家的孩子与精英家庭后代同堂上课,  相似文献   

7.
《青苹果(高中版)》2014,(3):F0003-F0003
正被誉为"淮上名校"的寿县一中,坐落在八公山下、淝水之滨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它的前身为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循理书院。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时任学部大臣的邑人孙家鼐捐资扩建循理书院,创办寿州公学,此为寿县新式公学的开端,也是安徽省最早的中等学校。改革开放,老树新枝,百年名校焕发了青春,以累累硕果享誉江淮两岸。1981年,学校被六安行署认定为六安地区重点中  相似文献   

8.
俞可 《教师博览》2013,(9):23-25
<正>1897年4月8日,地处上海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滥觞。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何嗣焜(18431901),字梅生,江苏武进人,世代耕读。以一介生员入伍(淮军)而辅佐两广总督张树声,官至三品衔分省补用知府,诰授通议大夫,仕途坦荡却并非得意,便遁隐  相似文献   

9.
爱·摩·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建筑家庭。他从小就被送进肯特郡的汤桥公学。但是年幼的福斯特并未喜欢上学校的教育,相反却表示出了对英国“公学”教育制度的极大反感,他的这种对公学的厌恶在他的一本小说《最长的旅行》(The Longest Journey)有了较多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劳乃宣(1843—1921)是清末民初颇有知名度的"小人物"。他进士出身,做过多年知县和幕僚,曾任南洋公学总理、杭州求是书院监院、浙江大学堂总理及监督、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等职。民国以后,他隐居青岛,以遗老自居,参与复辟帝制。  相似文献   

11.
合肥润安公学创办于1993年,经过十年创业,现已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规格的民办学校。校长章明在2003年合肥市民办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时说:“润安公学十年办学的实践是教有创新的实践,润安在创新中发展,创新铸就厂润安品牌”润安公学小学部近几年来坚持走创新之路、创办优质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是对章明校长上述一番话很好的全释。  相似文献   

12.
《学语文》2021,(2):I0001-I0001
被誉为“淮上名校”的寿县一中,位于八公山下、淝水之滨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前身是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的循理书院。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任学部大臣的邑人孙家鼐捐资扩建循理书院,其侄孙传檙创办寿州公学,此为寿县新式公学的开端,也是安徽省最早的中等学校。  相似文献   

13.
艰苦、严格的贵族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伊顿公学是全球闻名的贵族学校。亨利六世国王于1440年创办它时取名“公学”,是为了显示教育机会均等,当时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仍可入学。今天的伊顿公学已是私立学校,每年学费(不含食宿费)高达二万三千美元,学生几乎全是血统高贵的王公贵族或名门望族的子弟,为品学特优的学生颁发奖学金是极个别的。但是,暴发户家庭的花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而复旦公学的原名是震旦学院。一九○二年冬,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于上海徐家汇,他酝酿多年的办学宿愿,终于实现。一八九四年冬,甲午战败,外御无策。有识之士提出要废科举,兴学堂。马相伯“概清廷外交陵替,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有意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来沪办《时务报》,就近向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学习拉丁文。戊戌变法时,梁启超报请设立编译学堂,特邀马相伯主持其事,旋因变法失败而止。  相似文献   

15.
伯格理来华前在英国接受的公学教育对其后来在贵州威宁石门坎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活动影响颇大,无论从创办学校、招生对象、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还是在学生品格塑造方面均能看到受其影响的结果.通过从分析英国公学教育基本思想入手,观察伯格理在石门坎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希望对研究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公学是英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现象,或曰特有的一种中等学校。其不同于公立学校,是一种私立学校;不同于接受政府资助的学校,一般不接受政府资助,因而不受政府制约,享有很高的办学自主权;不同于地方性文法学校,而是面向全国招生;也不同于营利性私立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82年创建的第一所公学———温切斯特公学和1440年创建的著名公学———伊顿公学。公学历经600年左右而不衰,以其特有的教学模式为英国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各行各业的领袖人才和精英人才,被人们誉为“教育的活化石”和“英国精英的摇篮”。作为一种独特…  相似文献   

17.
1904年春,皖籍志士李德膏在长沙创办安徽旅湘公学,旋迁至芜湖,更名安徽公学。李德膏先后聘请了一批著名革命党人和留日进步学生来校讲学,在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力量、创建革命组织等方面对安徽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安徽公学被誉之为“中江革命之策源地”。  相似文献   

18.
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始创于1909年.经过20余年的辛勤搜集,到1931年,该馆成为中国最大的公共藏书机构.1933年1月,该馆奉命将藏书精华装箱南运,分存于上海、南京两地.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存书精华部分被秘密运往美国寄存,其余存沪、存宁、存平图书则被日伪控制.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除存宁部分舆图被运往台湾外,其余均重新人藏平馆.寄存于美国的善本精华,则于1965年11月入藏台湾国民党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冯祖荀,1880年出生,抗战期间逝于北京.1902年,冯祖荀考入京师大学堂速成科师范馆,成为该馆第一期学员,一年后(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被官派去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二年级学习.毕业后,我国正处于辛亥革命迅猛发展时期,冯祖  相似文献   

20.
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并使之升格,事在1901年,《辛丑条约》有专门条款规定。许多中国革命史教材。对此事这样叙述: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设于1861年。1901年订了《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使其成为凌驾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上的专办洋务的特殊机构。六部并无废撤,怎能说是总理衙门班列六部之首呢?《辛丑条约》第十二款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