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时两年时间,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委托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在《古诗诵读》音像出版物的基础上编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即将面世。该教材从一年级至高中共十册,其中第一册教材将于下学期在近17万名一年级学生中试验使用。系列教材走进课堂,是上海基础教育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传承发展。文章研究对比了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四个版本的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共20本教材(2019年版)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地理联系密切;传统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问题导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的核心栏目;同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侧重“因材而异”,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蕴含自身的价值内涵与精神理念。最后,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总结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融合的路径,可潜移默化地实现“培根铸魂”。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经典诵读已经成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期,带领学生诵读中华优秀经典古诗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积极开展文学作品诵读,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校文学诵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以及文学诵读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的阐释,提出了营造氛围、建立机制和形式多样诵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首先培养高素质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传统文化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应该从提升教师文化修养、设置传统文化实践课、改革英语教材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改革,从而为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美术教材,是践行文化强国战略、促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重要举措,对于如何进、进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需要借助评价工具进行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分析。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借鉴,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美术教材的评价指标为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其中3个一级指标为:与传统文化主题要素的对应性,对美术门类的覆盖性,与课程标准的对应性、内容的连贯性与延续性。为了验证评价指标的效度,对13个版本的美术教材进行实证分析。为应对庞大的教材评价工作量,应充分发掘信息化评价工具的潜力,开发美术学科知识图谱分析平台辅助教材评价工作,全面、高效地呈现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材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12.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古诗文堪称璀璨之珠。它饱含着中华文化5000年的历史,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因此,让广大少年儿童广泛诵读古诗文,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都具有深远意义。正是本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使学生能够在启蒙学习阶段便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基于传统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文章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与渗透的现实意义,提出剖析汉字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解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鼓励吟诵抒发传统文化韵味、赏析插图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等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师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培育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芬芳 《福建教育》2022,(35):28-29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存在理解过于肤浅、教材选择缺乏综合考量、教学方式过于僵化等问题。加强师生对经典诵读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诵读材料,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可提高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吴琼 《广西教育》2023,(4):98-101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背景,建议教师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文化渗透原则出发,以传授语言文化为根基,通过链接经验、发现奥秘、记诵积累、实践体验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至今,我国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用书达2000余种。基于对发行总量超过1万册的其中18种教材进行统计和分析,可见《大学语文》教材较好地担当了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现代性四大功能中,《大学语文》教材呈现的现代性相对欠缺,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落实依然在路上。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统编语文教材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蕴含着集体记忆的凝聚性结构,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记忆文化的实践性协调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兼顾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化了语言与非语言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质。记忆文化通过聚焦选文的独特价值,联结个体记忆;践行多元的语言实践,动态生成文化理解;盘活多样的学习资源,丰富文化学习方式等策略,培养文化自信,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传统文化与教育关联在一起,才能习承传统文化,提高教育有效性。其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需注重传统文化,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家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孩子文化自信,树立习承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孩子综合素质。通过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方略,以期助推家庭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