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沉浸——看学生沉浸文本了吗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言的揣摩与品味,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品味语言、揣摩语言,继而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使命。这就要看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是否到位,看学生读得够不够深入,沉浸文本的程度够不够深。  相似文献   

2.
品味语言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精雕细琢处、看似寻常处、文本空白处和文字优美处,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要使得阅读课堂真正发挥其作用,品味语言、深入文章是关键条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教师应当改革创新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解读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与之对应的情境,指引学生去品味文章,使得学生逐渐摸索到语言构成的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语言品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教师独立地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是教学富有成效的前提;教师善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常用方法,包括语境解读法、涵泳体察法、比较赏读法等。所谓"语境解读法",即回归文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达成这一目标,靠的不只是对文本的理性解析,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即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领悟文本内在的意蕴。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受到,诵读作为一种言语活动,对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情与意、提高  相似文献   

6.
细观语文课堂,发现在语言品味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把语言品味简单地等同于词语理解、朗读,缺少应有的层次、深度;有的语言品味偏离或游离文本主题,使文本丢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有的语言品味点选准了,但品味的方法有所偏颇,导致学生所得有限。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中,教师合理利用文本留白引领学生学习语言、体味意境、品味词句,能使学生乐在其中并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巧用插图,指导学生想象留白;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激活文本留白;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深化留白。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由表及里多层次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涵咏品味,唤醒文本中沉睡的字词,咀嚼文本中隐含的意韵.那么,如何有效引领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引发其对语言的敏感呢?  相似文献   

9.
品味和欣赏教材中的语言美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钻研文本,正确把握教材,从图文结合、文本范读、角色转换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感受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散发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在教材文本中获得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陆文海 《广西教育》2014,(9):94+98-94,98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品味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敲、揣摩、品味,是领会作者情感、体会人物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文本细读是一种引领学生充分品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文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关注文章语言、细节、背景等方面引领学生细读慢品,使学生领悟到文本语言的真谛,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如何细读文本语言入手,剖析了文本研读应重视朗读文本语句、品味文本语言、进行语言训练三方面策略,充分凸显文本个性阅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品味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是学生、文本、教师和编者之间进行对话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把学生从抽象的语言文字引向现实的生活,更好地品味语言。通过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激发情感共鸣,让学生渐入佳境,融入文本,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其语文课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对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其思路应当清晰。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本文为学生建构文本意义之途径所做的思考值得我们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5.
情感的获得,必须立足于语言的品味。随着品味语言的渐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也不断升华内化。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获得情感体验呢?一、读中品味,品中悟情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刘颖 《考试周刊》2013,(83):35-35
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不仅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情境,品味语言,训练语感,而且要启发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感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内化为学生的言语修养。精心设计结课形式。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打量文本,才能使其看得更远。提升其阅读品味,最终提升其语文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品味语言、运用语言,通过阅读对话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以浓厚而富有阅读色彩的语境里,解读文本语言内涵,迁移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文章剖析如何圆融阅读策略,深化学生进行文本研读,建构和完善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品味语言能将理解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融为一体,一箭双雕,实质是"工具"与"人文"共舞,"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兼得。  相似文献   

19.
程然 《现代语文》2009,(9):41-4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感受·鉴赏”方面获得发展:“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散文文本既是文学作品的精华部分之一,也是学生爱读、乐读的部分之一。学生想象力与审美力等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有序、有效的散文文本的阅读鉴赏。阅读鉴赏散文文本,是学生感受艺术形象、品味语言、积累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提高思想与艺术境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持续、有效的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赏析品味、关联阅读、迁移创造等策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发展思维、内化文本等,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把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