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是法治大国,推行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并明确要求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并在中小学课堂设立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这是对依法治国战略积极响应,落实中央精神。学生行为道德的规范,除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也离不开道德思想课程的学习,《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学生传统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只是跟着老师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少实际情感的培养,导致课程最终的学习效果不佳,违背教学初衷。为了改变学生的定向思维,应改变教学方案,多让学生投入到课程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实现课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一、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活动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的主动精神,活动就会失去基本条件。2.目的性。活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教学的对象不是物质产品,而主要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艳杰 《考试周刊》2012,(8):181-181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知识传授的层面,很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考虑。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纳入课堂中,使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5.
徐家美 《成才之路》2013,(16):23-23
早期阅读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界更是将早期阅读放置在"终身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的位置。在当今知识型社会,早期阅读对儿童道德塑造潜移默化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学教师和家长所重视。教师要通过对早期阅读在幼儿道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才能加强早期阅读,引领幼儿形成优秀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6.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情感逐渐成为德育研究的关注点,研究者们提及教师情感、论述教师情感对于道德学习价值的为数不少。比如欣赏性德育认为,教师的道德人格美感,  相似文献   

8.
王兴华 《宣武教育》2004,(12):21-22
中国古训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诲,这是告知后人只有在丰富的深刻的体验中,才能形成知识与能力,并转化成个体精神财富。音乐教育在于个体的体验、领悟,个体的成就展示在集体的表现中具有很高的价值。课程改革中体验性学习摒弃了传统接受式教学模式,遏制了“假性认知”现象,还认知于自然、真实、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品德课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观念的转变主要是通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变化,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用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道德发展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美德,设计了中职学生道德成长课程,希望老师们积极正面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刘玉梅 《教师》2011,(36):92-9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不仅要"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要在获取知识时"感受、体验、探索"所学知识。教学活动除了传授知识这条主线外,还应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情感体验影响着学习效果。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13.
习俗作为世代沿袭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反映了某一群体共同拥有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习俗与道德具有同源性,它具有天然的道德特性,与儿童道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习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通过伦理道德精神熏陶、群体情感浸润以及行为规范约束,促进个体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丰润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习俗不同于道德,良俗才具有育人价值。学校需要引导儿童对习俗进行理性审思,辨风正俗,充分挖掘习俗性道德资源,依托日常教学与开发特色习俗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习俗德育活动,引导儿童广泛参与社会习俗活动,构建习俗育人体系来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现实背景和课外活动实践方面探讨了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方法和作用,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课堂英语教学有效的补充和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共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5.
许勇 《文教资料》2008,(19):96-98
道德学习过程是指个体对道德的接受过程.本文把道德学习机制分为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根据内外机制的特性,分析了它们对道德学习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够让学生在书香弥漫中浸润自己、滋养人生。教师要坚持引领,通过设计出科学的引领流程,用走心阅读活动推动学生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激发学生生命的创造力,越来越被广大教育者所重视。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历程,那么,如何呵护生命、完善生命、激发生命的活力,笔者提出以下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32-34
成果名称:基于学生真实性道德冲突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新模式建构与推广实施研究申报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队成员:傅维利、刘磊、刘民、黄晓红、宋藜夏长期以来,造成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普遍利用虚拟情境进行道德说教,而不能真实地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而,把握真实性道德冲突与学生道德成长的关系,尽最大可能地消除道德教育中的虚假成分,注定是今后我国道德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取得良好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在教育制度中,相对而言,比较滞后,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对学习的认识和意义都有着较狭隘的观念。面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教育部门更应该在改革中加大力度,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增长更多的见识,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从而树立较为远大的理想,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