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语文的兴趣,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科学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根据现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特征与体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的实施途径,从中开辟出多条渗透科学教育活动的正确途径,为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因此,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科学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建立和形成一个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其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师“创新意识”强.教学没计有“创意”,教学过程有“新意”。  相似文献   

4.
郭小丽 《考试周刊》2012,(69):32-33
随着教育改革趋势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进展。过去,学习语文和教学语文对师生而言都曾令人难以把握,“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黯然失色.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眼中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利用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进行社会交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再不能“以本为本”了,而应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关系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的诸类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阅读、书写、计算、观察、表达合称为学习技能的五把刀.并把阅读列在五种学习技能之首。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一反过去“听说读写”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李永元 《现代教学》2009,(11):23-25
●语文教学立足“语言本位”,坚持培养以语言能力提高为基础的语文素养,这在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揣摩当前的语言“原型”,通过某些“共同因素”的联结,进行机动的情境小练笔,去迁移某些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书写技能教学、文言文阅读技能教学。这两项技能,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特长"培养,而是面向全体的技能教学,就像学习"广播体操"一样,人人过关。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广大语文老师在继续教育中只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忽略了自身语文技能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激发兴趣,激活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自主与合作学习研究体现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着力于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根本性转变。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自主学习与语文教学二者之间“整”而“不合”。这种“整”而“不合”的裂缝,导致语文教学遭受“内伤”.最后将耽误语文教学,耽误学生。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一篇《误尽苍生是语文》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大批判,时至今日。语文学科的改革浪潮虽几度“惊涛拍岸”.但“改革从来就是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于漪)。因而语文课仍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困惑。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时出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新《课标》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这就明确要求语文老师应掌握现代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淑蓉 《考试周刊》2013,(87):41-4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师实施教学.把单纯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制定“知识点”的教学模式,以条条框框的所谓“标准答案”为教学的核心指挥棒。在今天“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中.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模糊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概念,不能很好地实施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使用这种工具的技能训练,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培养,单靠教师讲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探讨语文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增敏 《甘肃教育》2009,(20):15-15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对语言的使用能力.才能说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存教学中做一名高明的“导演”.才能唱好这台育人的好“戏”。笔者认为,教师讲究语言艺术.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演好教育教学这场“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与语文实践、生活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所谓“生活处处是语文”。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丰富的课外知识.能与生活接轨。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语文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狭隘的课堂的教材内容.必须有着适度适当的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带给广大语文教师的恐怕是思想观念上的大变革,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己被广大语文界同仁接受。“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原则,为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之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教学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力.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够以良好的言语、心智技能进行工作和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胡剑 《中学理科》2006,(11):5-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育理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较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