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加强特殊教育研究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需要 特殊教育在我国有迅速发展,但无论是特殊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是实践操作体系都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聋生在随班就读中存在的问题,为随班就读聋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疏导对策。与此同时,让他们借助普通学校的语言环境并在教师带动下进行交流,来迅速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使其摆脱聋哑的状态。这些问题对于推动随班就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随班就读的实践更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至今为止,我国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聋生随班就读,但聋生"随班就读"的效果却差强人意。我校每学年相继有聋生离开康复中心到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随班就读干预模式,即对随班就读的聋生在随班就读前后开展全面干预。此措施实施后颇见成效,我校至今未有随班就读的聋生回流至聋校。  相似文献   

5.
牛红丹 《文教资料》2008,(12):141-142
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访谈、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随班就读的好处以及随班就读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深化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师爱是关键。我们每个老师要深刻理解特教事业和特定的对象,正视和研究智力落后孩子和正常孩子之间的差异,以人为本,不仅仅要使随读生学得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使随读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增强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的"弱智生",是经智力测量表测试,智商低于70分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较弱,他们的学习困难大,不能与普通孩子同步,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都将他们列入教师教学实绩考核之外.部分教师对他们放任不管,他们的学习状况堪忧,有不少随班就读生成了随班陪读,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李犇 《中国教师》2014,(14):86-88
<正>在以往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历来是将残疾学生与正常学生分开进行教育,且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内容与正常学生不同,这种教育状况已成为一种惯例常态,人们亦已习以为常。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型主张所有学生都应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学生。面对此种教育趋势,普通学校开始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如随班就读,从而实现普特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10.
爱因斯坦认为:“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任何缺乏自信心的人,其事业、学业都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他总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认为自己缺点很多,事事不如别人。特别是一些随班就读的学生,老师不重视,同学看不起,自己更是破罐子破摔,自信心完全丧失。这种情况怎么办?笔者就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随班就读生自信心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随班就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差异。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教材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智障、肢疾儿童人学率的提高,残疾儿童越来越多地转向普通学校就读。特别是跨入了21世纪之后,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的重形式,残疾儿童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3.
聋儿随班就读最大的困难就是“听”,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很强。我们要发挥他们的长处,补偿他们的不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座位安排要因人而异。对于双耳戴助听器的孩子,最好安排坐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便于发挥助听器的作用(一般助听器的有效距离为2米),同时也便于看清老师的口型;对于单耳戴助听器或电子耳蜗的孩子,最好安排在中间或者戴助听器耳在讲桌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头影效应”(一部分音由于频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15.
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究其现状,存在着缺少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机制。在新时期,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在处理随班就读的关系方面、自身如何发展、如何转型升级等,成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丁一  年珩 《甘肃教育》2011,(10):20-21
随班就读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经济基础薄弱、特殊教育极不发达的条件下,是让广大残疾儿童普遍接受教育、回归主流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张掖市坚持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多种形式发展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位于祖国的大西南,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复杂多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展特殊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农村.但经过不懈的努力,特殊教育事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质量与评估尚不尽如人意.由于随班就读学生(以下简称随读生)生理残疾的原因,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导致了随读生"在读"而不"在籍"的状况时常出现.这种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客观公正地评估随读生,合理地考核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随班就读工作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扩大随班就读规模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从学生数量增长角度看便可说明这个问题:截至2002年,全国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已近40万,比1990年增加了4倍多.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人数猛增,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随班就读的学生从1993年统计部门第一次正式统计的6.8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5万人,这使得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有了较快提高,特殊教育事业因此有了长足的进展.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班就读这种安置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对于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随班就读政策的调试需要警惕并避免随班就读政策可能存在的标签作用,增强政策和行政措施的具体性与连续性,改变特殊教育各种安置形式中资源配置与生源数量倒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