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泰州特校学生宿舍唤醒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本刊讯日前,江苏省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宿舍唤醒系统全部安装调试到位,正式投入使用。唤醒系统是一套针对聋人生理特点,运用灯光闪烁及床铺振动,统一指挥聋人行动的唤醒报警设施。该系统的运用增强了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效能,遇到紧急情况时还能在第一时间向所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对聋人进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同时也是闸北区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基地。建校60年来,学校遵循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坚持"教学做合一",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2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自1996年学校创办聋人高中班、2000年有首届聋人高中班毕业生以来,至今已有近200名学生考入国内高校,有十余位学生考入美国加劳德特聋人大学。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 日本现有盲人学校70所,学生6千人,聋人学校108所,学生8千人;养护学校769所,学生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与上年相比,盲人学校减少400人,聋人学校减少200人,养护学校减少1000人。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聋人学校创办于1927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聋人教育学校;1987年率先创设了校企联办的聋人高中职业教育;1992年受国家教委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又开设了全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中——南京聋人高级中学。历史赋予了南京市聋人学校在中国聋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地位;几代聋校教师更是用大爱无疆的精神、充满智慧的教学、细致耐心的呵护,使学校的办学硕果累累,让学校在当今中国聋人教育界闻名遐迩,成为南京教育的一个品牌。一、全面正确认识教育对象聋人,是指由先天或后天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听力损失,形成听觉障碍,无法用听觉感知世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初中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及学校的有效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新疆地区两所初中共660名初中生的学业情绪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绪高于消极学业情绪;女生在高兴、希望、焦虑、沮丧和消极高唤醒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豪、希望、焦虑、羞愧、无助、沮丧、消极高唤醒及消极低唤醒9项上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及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满足、焦虑、羞愧、厌倦、无助、沮丧、心烦——疲乏、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及消极低唤醒均有显著性影响。学校和家长应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生情绪。  相似文献   

6.
以聋人大学生为被试,综合利用错误觉察技术及眼动技术,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理解监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聋人大学生对错误区的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大于正常区域,显示出他们具有一定的监控能力;(2)在基于自信心评价的理解监控分数上,不同阅读策略运用倾向的聋人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3)高策略组聋人大学生对逻辑错误的觉察能力显著优于低策略组聋人学生,而在经验错误及同音字误用两种错误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前身系上海市特殊儿童辅导院,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对聋人进行高中阶段教育的寄宿制学校。目前学校开设工艺美术、点心烹饪、计算机及应用、美术设计等专业,学生185人,教工71人(专任教师43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经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协调,受上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于1982年率先开办聋儿语训康复中心,并于1992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中。学校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始终着眼未来"的总体办学思想,坚守"承认差异,缩小差距,为聋生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教育信念,50%以上的聋儿到普通小学就读,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聋人高中办学20年来,99%的毕业生考入全国  相似文献   

9.
聋人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群体,他们在高校得到教育满足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及问题。这个群体面对生活的问题和烦恼时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聋人学生对其群体的依赖性较强,但多数学生表示愿意与非聋人学生交往。聋人学生的恋爱对象七成为聋人,他们对选择健全人为恋爱对象的热情不高。聋人学生的闲暇生活较为充实,对毕业后就业较有信心。  相似文献   

10.
聋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性的话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笔者阐述了聋人社会适应的状况,提出了理想状态下的解决办法,从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予以关注,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支持网络,为他们提供终身的帮助与服务,以求聋人朋友能更幸福地、更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51):40-42
手语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聋人与健听人沟通的工具。为了解决聋人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间的矛盾,本研究采用聋人与健听人协同教学的学校为研究切入点,探索协同教学下与由健听人教师单独教学下,两组学生的手语使用水平。发现协同教学下的学生在手语词汇量、准确度以及翻译能力都显著高于单独由健听人教师教学的那一组。  相似文献   

12.
袁芯 《现代语文》2013,(4):12-14
书面语言是聋人学习与沟通的工具之一,聋人在学习、交流时都广泛地用到书面语言,用好书面语言对聋人来说意义重大。然而,聋人的书面语言能力不尽如人意,到了大学阶段,很多聋人仍然不能写出流畅的句子,不能阅读较为深奥的文章。本文分析了聋人运用书面语言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笔者的一线教学实践论述提高高职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聋人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了阅读提示对不同类型聋入学生自然阅读和快速阅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阅读策略运用倾向的聋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眼动模式.高阅读策略运用组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注视次数少、眼跳距离大,而且回视次数也少;较之低策略组聋人学生,高策略组学生被试表现出更强的对阅读材料的预期推理能力(自上而下加工的能力);阅读预期是影响快速阅读的重要因素和变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特殊教育》2023,(9):F0003-F0003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前身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中等职业教育(1953年开始)的学校,现已发展成为对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等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进行高中阶段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聋人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特殊教育学校。1992年9月,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级中学。12年来,我们坚持把为高校培养输送优质生源作为办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勇于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素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的办学业绩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被誉为“为高校培育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中州大学现有在校聋生348名,由于每个人的听力状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经历差别很大,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均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聋生,和健听学生之间的差别要比和从小一直在聋校上学的聋生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因此将其安置于普通学生中间接受普通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并能更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为了探索聋人高等教育的新途径,我们做了为期两年的聋人“随班就读“实验,并通过实验获得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在证明着聋人成才与教育适宜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要上高中!我要上大学!”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有着这种强烈的愿望和要求。1992年,我国第一所聋人高级中学在南京成立。随后,其他地方也相继建立了一批聋人高级中学或高中班。10多年来,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聋人高中毕业生,为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名聋人高等院校输送了优秀生源.也为聋人自身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我国聋人普通高中的开办为完善聋教育体系,培养聋人成长成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帮助听障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聋人信息技术专业对口单招考试的要求,探究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沟通问题是聋教育的核心问题,聋教育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关于何种沟通模式对聋人发展最有效。不同沟通模式对一线聋教育工作者而言较多的只是运用,而较少关注不同沟通模式的理论依据,也较少接受过有关聋人沟通模式理论的系统培训。通过将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聋人沟通模式逐一介绍,并把学者对这些模式的评价进行阐释,最后,对未来聋人沟通模式做了展望,以期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往的评说。  相似文献   

20.
聋人是我们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聋人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心理研究,只有把心理学运用到教学中来,才能使我们更科学地安排课程的教学过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聋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干预策略主要有制定目标、注重互动、知识迁移、交流能力、增强信心等。通过心理干预策略,聋人大学生心理上更加健康完善,在学习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信心和抽象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