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青春期是最敏感的时期之一,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发生了急剧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个性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性,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生的逆反心理.认识和了解中职生心理状况,是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一直觉得只要在学生面前拿出班主任的威风,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加管教,一个班就基本上搞定了。然而,当我在南方某城市的一所新学校做班主任时,一个学生却让我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从此改变。  相似文献   

3.
高考复读,是勇敢者的智慧选择!高考复读,是忠于内心、执著理想的有志者的凤凰涅槃、化茧成蝶般的历炼!复读,非勇者不敢踏上此途,非智慧者不能作出此英明决断!——谨以此文献给令人敬佩的高考复读生一、从补习生到复读生高考成绩无论高低,每年都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复读,于是人们习惯称这类学生为复读生。  相似文献   

4.
王林 《教书育人》2009,(6):62-63
应该说每一个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因为经常会听到班主任说,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事,学品如人品等等。同时,也经常听到班主任的种种抱怨,比如说学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每天都要应对学校繁琐的检查,科任老师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数落学生,还有家长在学生教育上不配合而要求却很多等等。结果就是每天都是在烦闷、焦虑中与学生周旋,身心俱疲。就此我想结合个人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我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新学期开始,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可爱美丽的混血儿——小雪,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一头金黄色的头发,皮肤非常白皙。她的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中国人,两人皆是大学教授。作为班主任的我,遇到学历这么高的家长,心里自是一阵窃喜:有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家庭教育不会差,他们的孩子肯定很优秀。然而才过了半个月,现实就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小雪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优秀,甚至根本与优秀沾不上边。在班上,经常缺交作业的  相似文献   

6.
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人们,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事情,我们就改变自己.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  相似文献   

7.
1月14日 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忘了从哪儿看的这句话了,看过就记住了。记住倒是记住了,但一直没有悟透里面的禅机。新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相似文献   

8.
早就想对幼儿教师们说点什么,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草稿纸揉了一张又一张,从威海《幼教园地》通讯员培训班学习回来,更是感慨万千。国庆七天长假,我将自己闷在家里,苦苦思索了七天,资料翻了一大摞,说点什么呢?不经意间,2003年第9期《祝你幸福》杂志卷首语“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使我茅塞顿开。文章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困难,碰到瓶颈,也一定有“头撞南墙”的时候。《古兰经》中有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结局足可让你我回味———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惟一…  相似文献   

9.
一《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0月下半月行动版刊登了笔者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一文, 描述了笔者因崴脚渴望学生援助而不得.先是委曲、失望,继而自我反思,终究得出“应主动走向学生”结论的心路历程。那么,教师“心动”后如何“行动”?“行动”后的结果又会怎样? 之后第2周的课上,我花了10分钟时间, 向同学们描述了事情原委及我的心路历程,凸  相似文献   

10.
马丽娜 《班主任》2013,(4):28-31
小A,男,高中二年级学生,身材瘦削,皮肤黝黑,说话时显得有些紧张、害羞,不敢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那天,他走进心理咨询室诉说自己的苦恼。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小莘(化名)是初一重点班的一名女生,13岁,温婉而不乏魄力,活泼又不失规矩,成绩在班级和年级都名列前茅,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可新学期开始不久,一向活泼开朗的小莘像变了个人似的,情绪波动很大,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够把她惹哭.小莘班级的心理委员小蔡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小莘近段时间的异常表现,想伸出援助之手帮她疏导,反而被小莘糟糕的情绪和无休无止地钻牛角尖的问题困扰了.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区教坛新秀评比课,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精彩的课件、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教学设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我这位听课者。我不时为学生们的表现而震惊。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老师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活动类型4~6人组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背景 在担任班主任和学校政教员期间,笔者经常发现学生有逆反心理:个别学生在行动上执拗、固执,在言语上顶撞老师,在平时表现出很自我,爱钻牛角尖;个别学生和老师产生误解,学生不去分析,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个别学生故意触犯校纪校规;个别学生因厌恶某人便故意跟某人唱反调;个别学生去做已作出禁令的事情。以下案例中的卓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有逆反心理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学生亲子关系僵化很常见。这与学生不成熟、极端的思维特点有关,也与父母没有及时察觉到孩子的变化和改变自己的养育态度有关。辅导此类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心理教师先运用“刻度化技术”,引导学生看到糟糕关系背后,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然后运用“对质技术”,引导学生看到母亲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并理解母亲;最后运用“双赢”的思想,引导学生找到既能满足她内心需求又能被母亲接受的替代行为。经评估,辅导效果良好,学生的转变明显。  相似文献   

15.
只要有学生存在,就有“问题学生”存在.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这类学生更多一些,这类“问题学生”普遍问题是对学习漠然与冷淡,对学习毫无兴趣,而且行为习惯也差,给教学、管理加大了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积极面对,针对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才能有助于学生得到进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最忌讳的是“高大空”的说教式教育。教育学生,最怕的是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最大障碍。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形象欠佳,缺乏感召力,自身不正,焉能正人?二是教育内容不实,夸夸其谈甚至不对题,缺乏说服力,易产生抵触情绪:三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吸引力;四是教育知识肤浅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17.
张红钢 《考试周刊》2009,(21):179-180
每年的高三毕业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无法正常地面对高考,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在高三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宋文凤 《成才之路》2010,(29):70-70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王老师中途调任九年级一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A同学一贯纪律涣散,换了一个班主任他想"试探试探",第一节课时A同学就迟到了,王老师没说什么,于是又有了第二次迟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教师的待遇越来越高,岗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近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