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传媒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微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思想品德课应紧跟时代步伐,让微创意进入课堂,为师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奔涌提供舞台,为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搭建平台。蒋国生同志以微活动、微调查、微展示、微课堂切入,为我们呈现了激活课堂的微创意教学策略,让微创意这条小鲶鱼搅动着思想...  相似文献   

2.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交互影响与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加强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与应用的依据有三:一是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的本质属性,二是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价值,三是当下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主要策略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策略,以启发探究为基本策略,以反馈调控为强化策略,以人际合作为深化策略,以开放教学为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建设高效课堂,强调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这必然涉及课堂教学策略问题。最近,我听了一节思想品德课,课题是“世界文化之旅”,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王丽 《学子》2012,(11):32-3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能力目标"中新增了在"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基础上,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实现教学有效,就必须立足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遇问题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师生互动,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为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价值。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宣扬,但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可谓是“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6.
新教学理念只有经受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检验,才会具有最强的活力和生命力。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改革步伐,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这已切切实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对话教学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课程“参与社会和学会做人”的目标要求,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要顺应时代作出积极的改变,进行超越说教、还原生活、触及心灵的多种途径的探索实践,以探索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形成思想品德教学的理性认识。我们的研究中,以“超越说教”为课堂教学改变的起点,安排同一教师、选择同一单元内容、在不同班级进行了连续三次的教学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社会化”的教学策略,正被广大教师所尝试与接受。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品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让思品课课堂与社会生活连起来,让死板的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日常教学每次列举身边的事情,学生都很感兴趣,也容易明辨,因为生活是第一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生活赋予思想品德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思想品德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通过学习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倾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夏海才 《考试周刊》2012,(54):135-135
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中去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师教学的一个总体要求。在西藏的农牧区中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问,学生答。老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对错判断,缺少层次性和逻辑性,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所以,一些学生因为不感兴趣而选择避而不答,一些汉语基础差的藏族学生由于根本就没有真正听懂老师在讲什么而无从回答。这些负面的学习情绪或学习态度让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后很快被学生遗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或根本无效率可言。那么,在西藏的农牧区中学,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应该怎样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以下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如何很好地发挥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生活化,可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保持自身健康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课本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从案例故事中进入生活化课堂  相似文献   

12.
王通学 《中国教师》2010,(Z1):225-225
<正>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特别强调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品质的发展,强调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成长,教师必须从生命成长的视角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以生态化的教学方式,关注课堂中各个成长元素——教师、...  相似文献   

14.
孟贺芸 《成才之路》2012,(10):26-26
正新课程进入生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相应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都能获得预期发展。要实  相似文献   

15.
正"探究—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对文本或情景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新的语文知识或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对实施"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试提出如下教学策略:一、情境激发"探究—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设计仍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探究—体验"式学习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与理解,将其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凸显于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也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试图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做好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课例,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正"任何文化都是人把自己一步一步地变得更像人的一种行为和过程。文化追求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一个‘人’字。"并且,一切文化都寓于一定的文化载体之中。正如新课程所主张的,品德教育存在于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并且要将它置于实际的具体生活。  相似文献   

18.
张巧 《学子》2014,(5):28-28
正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们用于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符号。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在语言中凝聚着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语言中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贯穿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与之共同发展。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文化的发展决定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也能反映出文化的现  相似文献   

19.
目前,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目中无“人”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教育者用强制性的规范引导受教育者去追求“至善”的人格,从而使课堂变成了缺乏人性魅力的“无我”说教,其结果只能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人虚伪不实,令学生形成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20.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生活情境中得到释放,创造兴趣无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运用生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经受认知上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利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