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尘埃     
蒋维 《档案时空》2016,(12):10-10
全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其中有个报告题目《即使低如尘埃,也可美丽花开》,正好体现档案人的特点。这十多天来(跨国庆),作为报告会的幕后教练与档案人打交道,才逐渐明白,原来档案人的酸甜苦辣真的很感人。平时我们看电视节目《档案》,还以为档案工作很光鲜,但档案工作实际却非常平凡、寂寞、清苦。说平凡,很多档案人多年如一日,甚至几代人传承,却没有受到公众的关注,就像一颗尘埃一样。  相似文献   

2.
正档案库房的环境,是指存放档案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尘埃、霉菌、细菌、害虫等等。一般条件下,自然环境对档案的破坏作用比较缓慢,不易被察觉,但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档案的质量及档案的寿命。一、建立档案库房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意义建立档案库房环境监测体系首先是对档案库房环境进行评价的要求。可根据监测数据,全面掌握档案库房环境的实际状况,对库房的环境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可对环境中严重危害档案的因素进行重点监  相似文献   

3.
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为了担当一名档案人所肩负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万千艰辛,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平凡追求与业绩。8年来.伴随着负重前行的足迹,他收获了问心无愧的喜悦:辰溪县档案局先后被评为“全省档案库房建设先进单位”、“怀化市档案系统先进单位”,并赢得“怀化市档案工作及库房装具建设现场会”在辰溪召开的殊荣。  相似文献   

4.
2016年10月12日,在庄严的长沙市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档案人自己的盛会,亲身聆听和感悟了全省先进档案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他们中有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用心将“冷部门”焐热的领导干部典型蒋盛文;有忘我工作、刻苦钻研业务21年,将生命融入档案工作的业务骨干典型杨君辉;有子承父业守档案,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王九华;有23年像钉子一样扎根档案库房,在十余平米天地默默坚守书写美丽人生的典型田元;也有敢想敢干、充满青春激情的年轻人典型史寒君.  相似文献   

5.
<正>1982年,和丽元同志身上带着弹片告别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军营,转业到丽江县公安局秘书科工作,从事专职档案管理.和丽元同志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他不为名、不为利,在120平方米的档案库房里,默默耕耘,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的休息,成天“泡”在档案室里,  相似文献   

6.
<正>水富县档案馆原来的档案库房因超载出现了安全隐患,虽经过楼层加固,但仍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馆藏档案只能从二楼库房临时转存在一楼办公室里,处于有馆无库的局面。从2003年以来,一直没有接收过全县各有关单位的到期档案。目前,通  相似文献   

7.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类--有害气体和微粒物质,都会给档案的保管带来危害.档案库房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空气污染物通过门窗漏缝、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等多途径进入档案库房;档案库房内部也可产生有害的污染物;档案工作人员进出档案库房也会把灰尘带入库房.  相似文献   

8.
档案鉴定工作在档案界来说 ,可谓是老生常谈 ,然而此项工作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据笔者近期对全区各类档案室的调查摸底 ,大多数基层档案室档案未鉴定整理数量之多 ,使库房“档”满为患。比如 ,某镇的一个村级档案室 ,领导们认为档案工作搞得还比较好 ,对近几年的档案也进行分类、整理 ,但过去 5 0年代形成的财务档案至今还在柜子里堆放着 ,既没整理过 ,也没有进行鉴定 ,我们调查时该村的档案员反映这些档案无处存放 ,但也不敢销毁。如果现在对这些档案进行规范整理 ,村里则拿不起这笔费用。又如 ,某局在 2 0 0 1年区直机构改革中 ,由 5个部…  相似文献   

9.
档案之歌     
档案自嘲说:为什么我会躺在黑暗的库房枕着冰冷的箱柜我的一生难道就这样度过难道我就只能在封闭的黑暗中摸索徘徊难道就没有我闪光的时候机会总是有的就看你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人们常说需要时你就有价值千年老纸做得药不需要时你就什么都不是在有些人眼里我就是这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就不重要档案人默默无闻的劳动着在七彩世界里我是一种痕迹虽然不懂却也明白档案人也想成就七彩的人生一份文件里看出一个世界一盒档案里转出一个乾坤把价值握在掌中把信息传向茫茫人世我不时的闪光让纠纷成为过去我不时的闪光使机器欢歌线路通畅危险排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张蔼 《四川档案》2023,(6):62-63
<正>时光如水,岁月无声,不知不觉,我已经“入档”四年整,而就是今年,《四川档案》已走到了第四十年。我与“他”的相遇相知虽仅四年,但要说在档案馆工作的这四年,是什么把我引进门,是什么指引我前行?我可以肯定地说,是《四川档案》。再回首,初入档案行业的忐忑还依然记忆犹新,在我最彷徨不安时,遇见了正值风华正茂的《四川档案》,“他”既为良师,亦为益友,时间虽短,却情谊绵长。与“他”相伴的时光,携“他”同行的日子,让我倍感温暖与慰藉,倍添信心和勇气,激励我一路前行,不负时光。  相似文献   

11.
寂寞档案     
林传祥 《中国档案》2005,(11):23-23
有时我在想,躺在偌大库房里的成百上万的档案是寂寞的。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就这么静静地躺着,没有人知晓,也没有人去理会,只有被誉为“守护神”的人在那里长年“陪伴”。尽管偶尔也会得到“上帝”某种特别的“眷顾”,但寂寞始终缠绕左右,孤独是永远的。档案与生俱来走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许多档案馆中,还堆积着大量的待销档案。所谓待销档案,就是历次鉴定工作中确定销毁的档案,由于种种原因又未及时销毁仍存放在库房里的那些档案。这些档案有些被装在麻袋里,有些成捆成捆地推放在库房的角落里,既不销又无法利用,长期占据着库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人问津,耗费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成为档案馆一个沉重的包袱。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下基层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时,我们常发现,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由于受工作条件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不配备单独的档案库房,档案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即档案库房,一室两用,加之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业务工作繁杂,来往人员多,房间不免拥挤和杂乱.有的单位把办公室改造成库房,改善了档案保管的条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留有对档案安全不利的隐患.从既考虑基层单位办公用房紧张的实际情况,又符合档案库房管理的基本要求的角度,笔者在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档案解密     
对中国人来说,档 案是“组织”对我们成 长过程的鉴定和评价,“组织”是我们档案的 制造者。档案里也许记 载着真实的过往,也可 能记载着不堪回首的误 会甚至陷害。 随着“组织”对一 些个人的约束力削弱或 消失,不少中国人的档 案已经名存实亡。但, 更多的人,仍然循规蹈 矩地生活在档案里。 而对国家来说,档 案记载着特定的历史背 景下的真实的人与事 件,其中不免有矫饰, 也不乏接近历史本来面 目的记载。一个国家的 辛酸和荣辱,一个民族 的选择和放弃,都在这 里面被尘封起来。 无论个人还是国 家,面对档案,总有一 丝惶恐不安档案解密…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档案馆经费是开展档案馆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档案馆工作主要内容的收、管、用三项活动,哪一项都离不开经费.在过去的几十年,“收”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党政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进行无偿接收.在当前开放、搞活政策的大环境中,国人的商品观念增加,只用无偿收集档案的一种办法,已不能完全适用.现已发现有些珍贵档案流失在社会上的个人手中,由于档案馆经费不足,无法收集进馆,十分可惜.更何况正常的接收档案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费,如交通费、案卷包装费、劳务费等.“管”的内容比较广泛,每项管理都与经费有联系.如库房的设计、建筑、改造;设备、装具的购置;防虫、霉、湿措施;褪变档案的抢救;档案的整理、著录等等,无一不需经费.“用”的内容,在社会开放利用后,在逐步  相似文献   

16.
在档案界有这样一个人:他寒来暑往,呕心沥血,在从事档案征集工作的38年来,用足迹丈量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征集和接收了83万余份军事档案,被称为“军档收集第一人”;他老有所为,恪尽职守,虽身患癌症却一直奋斗在中美军事档案合作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7.
在成都市档案馆特藏展览室,陈列着一块“档案陈列室”牌匾,牌匾上的签名“曾三”看似不起眼,可如果你知道了这个签名背后的故事,就知道这份实物档案有多珍贵.因为他饱含着老一辈档案人、新中国第一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曾三对成都档案人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室成立于1979年.多年来,在省、市档案局和省法院的关心指导下,在几代法院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档案室从仅有一间库房、一人兼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档案设备、规范化档案制度和科学化档案管理的综合性档案室,档案管理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1995年,市法院档案室被评为“全国法院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一级单位”;1996年被表彰为“全国法院档案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优秀集体”“江苏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2016年与6家基层法院一起通过省档案工作“五星级”测评,实现全市法院档案工作“五星级”满堂红;在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执法情况检查中,盐城市法院连续19年被评为年度“档案执法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9.
2014年2月4日,是农历大年初五,大多数中国人正沉浸在新年的热闹气氛中,享受着与家人团聚的温暖,但吉林省档案馆的陈加荣同志——一位从事了26年日本侵华档案的调卷、整理工作的老档案人,却如平时一样,又出现在万卷案牍的库房中,提前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周湘 《档案时空》2016,(12):8-8
今天,我很荣幸地受邀参加这次报告会,和在座的同志们一起,共同感受了新时期档案人的优秀品质、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五位同志饱含深情的讲述,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心中都会油然产生一种敬意。这是因为五位同志的报告真实、平实、扎实,感人至深。无论是困难再大,也要把档案馆建好,用心将“冷部门”焐热的蒋盛文,还是钻研业务21年,将生命融入档案工作的杨君辉;无论是子承父业守档案,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王九华,还是23年像钉子一样扎根档案库房,在十余平米天地书写美丽人生的田元;还有我们充满青春激情的80后年轻档案人史寒君,都让我们领会到了档案人的不容易、不简单、不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