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功能。我们把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依据新课程的全新要求,教育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论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有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制度,一种是传统的奖惩性教育评价制度,一种是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在评价方向上,面向过去,忽视未来发展;在评价宗旨上,以奖惩为目的;在评价对象上,面向少数获奖者,忽视全体成员;在评价动力上,主要靠行政权力,忽视内在动力。这种评价制度弊大于利,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摈弃这种教育评价制度,推行一种以发展为本,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强调合作和自我完善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目前我国对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甚少,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就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后,对以往甄选性教育评价的抨击愈来愈多,考试更是成了过街之鼠。人人喊打,似乎它是万恶之首,大有废除考试之势。其实,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倾向,考试不等于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也不是没有考试,考试也并非没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考试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不是其本身的缺陷,而是人对它的异化。虽然如此.我们仍然不得不静下来反思:考试如何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怎样改革中小学考试,才能使其真正发挥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关于此,笔者认为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数学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着突出的弊病,新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即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相结合的多元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评价制度、评价技术与方法的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动态评价、综合实践评价等名词鲜活着我们的视野,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但在教育评价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却发现:误用、滥用教育评价的现象仍比较普遍,有的教师在该用形成性评价时却用了终结性评价,在该用标准参照评价时却用了常模参照评价,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时却只强调了其鉴定功能,等等。以上种种,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教育评价的功效,使评价成为制约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向颖 《现代教学》2015,(Z2):87-9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质的变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评价既是教学的终点又是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知识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中学思想品德课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践行发展性评价路径,积极探索多元、开放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美学取向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育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感知、理解、鉴赏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旨在强调课堂教学的感受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消解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功利价值,真正发挥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功能。从理解的视角出发观照师生课堂体验,以鉴赏的态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辩证性阐释,以发展为导向回应教育本体,是教育美学取向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立场。在实践中,要求评价者建立教育美学取向的评价观,在评价中弹性把握评价标准,促进教学与评价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改革课程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但绝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一方面对改革寄予“毕其功于一役”的厚望,一方面又感到害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新课程改革的专家们在痛快淋漓地揭示传统考试和教育评价种种弊端的同时,又热情洋溢地阐明了考试和评价改革的方向。在显现的问题与完美的答案之间,不乏激情与梦想的专家们可能忽视了改革过程的纷繁与坚韧,好像也还缺乏对现存弊端的理性而透彻的分析。作为长期从事研究和教学的笔者来说,愿意就考试和评价的难点和成因做些个人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部分教学案例,对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在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教师可通过揭示学生学习成就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直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也可根据评价诊断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从而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课改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去评价学生的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难点。本文从探讨强调能力评价的发展性评价提出的背景出发,归纳出发展性评价的特点,为发展性评价设计提供可行性依据,然后阐述了发展性教学评价设计的原理,最后给出评价设计案例,为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设计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新高中英语课程在结构上采用“领域——学科——模块”的形式,以“模块”为课程的基本单位,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连续式的而是间歇式的。因此,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结构即教学——期中考——教学——期末考——教学——学年考——教学——毕业考模式已  相似文献   

12.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三不得一严禁要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管办问责与质量改进的实践价值更加凸显,具体体现在:对地方党委和政府进行履行教育职责及落实政策之治理能力的督政问责,对中小学校进行规范化办学及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督学问责,保障与助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中小学校循证决策文化建设。为进一步实现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的实践价值,激发教育督导机构以及中小学校等多方主体深度参与,需要强化各级特别是区县教育督导机构督政督学的双重职能。在督政方面,建议在关注办学条件等基础性要素的同时,将重心转向对地方党委和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督政问责上;在督学方面,建议持续改进督导评价的方式方法,强化专业支持与服务。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的有效实践还需大幅削减其他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强化学校自我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聚焦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到底能做什么进行督导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意忠 《教育探索》2002,26(10):5-7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是使教育评价活动客观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本首先对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比较,然后论述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事教育研究的研究人员的价值取向是直接影响某一个具体的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的选择和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目前,在普通教育研究的领域内,人们对于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差异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一些课题研究,特别是由基层学校自己确定的课题,人们对其“科学性”的评价往往会因评价标准的不同而产生歧义。本文从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的分析着手,将教育研究分成“学术性研究”和“改革性研究”,并分别提出它们的评价标准。作者认为,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于某些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以奖惩为目的,面向过去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机制。这种终结性评价机制虽然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它对教师有激励作用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与教师专业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一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和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民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特点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评价目标上,充分反映人与社会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在教育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价不是为了选拔、淘汰,而是为了发展、提高;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应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杜娟 《考试周刊》2014,(56):10-10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校教学活动的度量衡,是检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依据,传统的教学评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适应当代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富有时代的特征,更适应人的发展需要,更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评价正经历从传统的奖惩性教育评价向发展性教育评价过渡。教育评价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存在意义。在从奖惩性教育评价向发展性教育评价转变的过程中,其功能是否也会相应变化,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的相应改变作支撑。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它承载着国家的教育思维;而课堂改革则能充分展示出置身于课程改革中的每一个教师的主体行为,彰显着教师的行为价值。从课程改革到课堂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理念内化、个体实践、行为跟进、专业成长、特色生成、教育发展的过程。作为有着十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基础的重庆市北碚区,对于如何聚焦教师、聚焦课堂,在高中新课...  相似文献   

20.
郝增  张春旭 《河北教育》2014,(10):40-41
科学的教育评价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推动素质教育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超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教育体系内外部多方面的原蹦,出现了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导致了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传授轻全面育人等问题的出现,严霞影响了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身一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