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喜庆、美好的象征,报喜鸟这个名字的用意就是希望将这份喜庆传到千家万户,从第一代广告语  相似文献   

2.
摸透传播的"心理"--与林之达教授谈《传播心理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教授,您好。首先祝贺您毕十余年心血的力作《传播心理学新探》问世。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才传到中国。传播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时间并不长,对于广大传媒从业人员还是一个不太熟悉的概念。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传播心理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3.
三中全会以来,文汇报进行新闻改革。抓了四个问题。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什么?这是针对“四害”横行时新闻的“假、大、空、长、套”提出来的。二,新闻要不要有“共同兴趣”?解决这个问题,是为了使记者从读者普遍关心的事物中开拓新闻题材。三,如何正确理解新闻的指导性?主要从报纸的任务和新闻的社会职能两个方面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使记者认识新闻的指导作用是通过事实来吸引,感染读者的。四,新闻如何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闻记,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闻?如何从一般性的新闻报道事实中挖掘出新闻深层的内涵?如何不仅能把握新闻事态的现在,更能预测事件的走向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记达到超乎寻常人所不具备的新闻敏感的“三重境界”,即新闻的发现力、新闻的挖掘力和新闻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是永远的追求,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前提是要有好的新闻线索。那么,好的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如何得来?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记者要有能上天、能入地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好新闻。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10余年,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发现好新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解码爱奇艺     
实现内容付费是互联网平台孜孜不倦的梦想与追求;但较早实现这个梦想,则始自爱奇艺这样的长视频网站,从这个角度看,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信息接受习惯,也改变了视频媒体传统运营生态和盈利模式。在常年形成的免费收看电视用户习惯下,爱奇艺如何逐步改变用户思维定势,改变媒体传统盈利模式,在国内实现大规模内容付费?这种内容付费模式当今面临怎样的挑战?当前,视频平台运营模式存在怎样的困境?为什么连年亏损,至今看不到盈利曙光?视频平台如何应对困境?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爱奇艺。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最早的饭否、叽歪到今天的新浪、腾讯、搜狐,微博网站也有了3年多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有些运行很早却已经黯然关闭,实力强大的新浪微博却异军突起。新浪微博为什么能在中国这个市场独占鳌头?展望明天,新浪微博的前景又是如何?困扰众人的盈利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都是这篇文章将要探讨并试图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放日报的社会一副刊《人民广场》从创刊起就拥有了广泛的读者,光阴冉冉,8年来已经出版了1000期。从“躁动于母腹”到“成为一个8岁的孩子”,包含了多少采编人员的心血,值此千期之际,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来庆贺这个生日的? 又如何在读者中引起热烈的? 请看解放日报记者陆振球的《<人民广场>永远是人民的广场》。  相似文献   

9.
燕子李三,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有名的飞贼.他以飞檐走壁和劫富济贫的侠盗的形象留驻于曾经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北平老百姓心中,并且传到今天.那燕子李三的真实情形如何?他是怎样成为传说中的侠盗的呢?为什么会形成侠盗的传说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记者,派驻在地方,如何根据中央的精神,根据人民日报编委会的意图,在地方上捕捉新闻,发现典型?如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使当地的报道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国意义? 根据我近几年采访实践的体会,那就是:从特殊中发现普遍,从偶然中揭示必然,从局部中反映全局。 从特殊中发现普遍 在经常性的采访活动中,如果不是有心去观察,去发现,那么很可能所见所闻都是一般化:从这个单位到那个单位,从这个工厂到那个工厂,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无外乎有人上班,有人做工,有人务农。 采访半天,或者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企业报的“土记者”,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纪实特稿20多篇。这些新闻事实全部发生在企业之外,有市外的、省外的,甚至国外的。其中有些稿件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不少通讯员都提出疑问,你生活在企业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哪来那么多的新闻线索和题材呢?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其实,这话说起来很简单,要说诀窍吗?就是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既对别的媒体已报道过的新闻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新的内涵,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京大学藏《尚书注疏》二十卷古本,前后无序跋,亦无牌记等刊刻信息。但从板式、避讳字和刻工姓名等方面综合判断,该藏本属于明嘉靖李元阳闽中刻本。该本由江浙流传到辽东,最后流失到日本。李元阳本上承元“十行本”,并刊正元刻本不少错误;它又是明嘉靖后多种传世本的底本、参校本,在经籍版本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元阳刻本保留了大量的俗字、异体字,对今人研究历代俗字、异体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照经籍刊刻史实可知,有些学者的观点看法不合史实。李元阳本也存在形误衍脱等刊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出版社的图书、杂志及时送到读者手里?读者想看什么样的图书和杂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这些情况如何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出版社那里?这是现代出版流通体制研究的重大课题。从日本出版流通体制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出版流通体制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方俊明,这个十年来,身旁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无名英雄”.铁道部武昌车辆厂机械车间车工,自今年3月15日,首先由《武汉晚报》在报上披露后,短短二个月时间,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名字已传遍全国。十年的沉默方俊明为救“落水儿童”致残,同他一道救人的同伴孙汉明、李元红当年出具有证明。1985年8月26日下午,武昌车辆厂机械车间青年工人与同伴孙汉明、李元红一起从东湖游泳归来.骑车至东湖九女墩附近,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方俊明扔下自行车,一个腾跃,从崖上一下跳进水里,由于水太浅,头碰在水底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23,(9):70-71
<正>2020年初,莫波格站在院子里,不停地向黑鸟诉说人们为何如此悲伤。一天,黑鸟想到一个主意,它把这个主意唱给趴在棚子后的狐狸,睡眼惺忪的狐狸听后喊叫着把这个主意传给轻快地跑过溪流的小鹿,小鹿传唱给翠鸟、水獭、燕子、绵羊……再传到风的耳朵里。风带着黑鸟的主意,越过悬崖,传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海洋动物把这个主意传到海岸,传到干燥炎热的平原……地球上的所有生灵都很喜欢这个主意,大家跟着黑鸟一起唱起来。歌声驱散了悲伤,欢乐之歌回荡在我们生存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初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呢?实际是进步知识分子利用报刊这个媒体,从日本、美国、英国陆续传播过来的。其中主要是从日本输入的。1、旧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搞活基层工会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我们摸索到了一条新的途径,就是按“兴趣——读书——生产”这一规律进行工作。在读书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职工有较高尚的兴趣和爱好,能否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引导他们走进读书的大门?首先,我们以集邮这个兴趣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教育出版商如何在在线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是每一家教育出版机构都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自身的痛点人手.而教育出版机构最大的痛点无非是:海量读者用户、雄厚编委资源如何整合为线上用户资源?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内容研发流程的再造升级?如何依托传统出版资源实现在线出版业务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10,(21):55-56
中国当前有7万亿元规模的餐饮大市场,众多企业在这个市场中搏杀。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呢?本书从营销策划的视角,介绍了餐饮企业如何选择适当的成长模式和品类,如何借助营销策划提升品牌的市场价值,著名策划人叶茂中及其团队在本书中详解他们的理念、运作全案。  相似文献   

20.
考古发掘以其悬念性强,观众关注率高成为电视直播的“宠儿”。近期,国内国外电视界也相继掀起了考古电视直播的热潮。从老山汉墓到金字塔都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取得了成功。但这两次引起广泛影响的直播活动均因为考古发掘并未有重大发现,令观众多少有些失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古电视直播如何进行,卖点在哪里?媒体如何把握炒作热度?考古直播形式是否能有新的突破?种种问题摆在电视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