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丽娜 《新闻知识》2012,(12):57-59
面对微博的挑战,搭建官方微博平台,将微博作为自己全媒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数传统媒体的积极选择。《新周刊》官方微博以个性化的微博定位、创意十足的信息整合和人情味的互动模式,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之路,其在微博时代的创新举措对传统媒体的微博应用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根勤 《今传媒》2012,(9):147-149
网络媒体正渐渐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微博作为当前互联网时代最流行的产品,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由于微博的特性以及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很多传统新闻媒体很快意识到了微博的强大威力,纷纷涉足微博这一全新传播领域,主动寻求与其共生共荣的方式。微博不仅改变了原有新闻传播的格局,也带来了新闻采编方式的改变。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新周刊》杂志及其新浪微博,探讨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以及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优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阮璞 《今传媒》2011,(12):93-94
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碎片化、互动性强的特点为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新周刊》为例分析纸质媒体在微博平台中具有传播优势和面临的竞争无序、内容碎片和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等问题,认为纸媒微博的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创新营利模式,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以促使纸媒微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新闻类期刊的真正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半月谈》和《环球》两种月刊,以及《嘹望》周刊和《南风窗》共四种新闻类期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下,中国的媒体开始了一系列观念转变和体制转轨,此时,读者也已经不再满足于报纸所提供的各式各样的信息,他们开始关注更加深刻和专业的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5.
《新周刊》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 州出版的《新周刊》封面上赫然印着“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并以“敏锐、新颖、图文并重和第一手资讯”作为其风格。在渐火的中国周刊中 ,《新周刊》剑走偏锋 ,以“新锐”着眼 ,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在书摊一大堆杂志中 ,你能很容易发现它扎眼的封面。而文内泼辣的用笔、精美的选图、艺术的着色 ,不断地给读者传输着新鲜、惊诧、畅快……但同时也传输着含混、躁动……《新周刊》的新锐风格也许代表了一种潮流 ,但并不代表素养或权威。1996年8月18日 ,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新周刊》创刊 ,一个月后 ,该刊改…  相似文献   

6.
刘静 《新闻传播》2014,(2):23+25
本文将以《新周刊》为个案,选取《新周刊》品牌建设三个特点,探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周刊》品牌化发展道路以及对我们期刊杂志的借鉴意义。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锐杂志,在经历了十多年不间断的创新和摸索后,其品牌发展及品牌推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新周刊》品牌核心要素的建立及维护,对这个典型媒介品牌进行解读。文章涵盖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新周刊》品牌的内容特色进行分析。第二个部分对《新周刊》特色封面进行解读。最后一个部分针对《新周刊》的市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6,(11):54-58
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媒介生态,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本文以《新周刊》微博传播为个案,探讨传统专业媒体实现"新媒体生存"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在互动和互补的双向引领下,切实实现与新媒体相一致的思维及在此基础上实现转换,才是传统专业媒体及其新媒体融入可持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庞春燕 《传媒》2006,(5):16-18
今年是《新周刊》创刊10周年.10年来,《新周刊》从一个"小作坊"开始起步,迅速成长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一,并创造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10年来,《新周刊》一度颠覆了中国期刊的办刊理念,给读者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期待和"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9.
<新周刊>于1996年8月正式面世,是中国期刊业创意最新锐,高度市场化的时事周刊. 品牌运营是传媒运营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新周刊》广告的选择十分符合其读者定位,质量上乘,形式多样,硬广告与软广告结合,在广告安排上能够较好贴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及品牌效应。本文从《新周刊》广告的内容、质量、形式和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其广告特点对杂志广告的安排和投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周刊>的专题震划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在内容、形式、运作及传播上的特色等.  相似文献   

12.
王莉 《青年记者》2009,(14):50-51
施拉姆认为:“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新闻报道策划作为最耀眼的媒体竞技场,每一次的成果都是媒体深度锤炼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它无疑也是媒体兑现其社会承诺、履行社会职责的核心。笔者以《南方周末》和《广州日报》为样本,对其近期的策划报道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发现其新闻策划的“重磅题材”集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老骥 《青年记者》2004,(2):12-13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新周刊》曾被有的网友称为当今中国传媒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妖艳女人,但现在在一些传媒论坛上经常看到“你还看《新周刊》吗”这样的帖子,对于《新周刊》曾经的拥趸来说,这是一个很让人尴尬的问题,如果回答说仍在看,那很可能会招来一片嗤笑声,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看《新周刊》。如果回答说不看了,心里又时常想着它最近又出什么新花样了没有。现在的《新周刊》就是  相似文献   

14.
杂志人也是人,也是一种职业,是职业就会有强迫,有强迫就会拧巴。只是杂志人的拧巴方式有些独特罢了。  相似文献   

15.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08,(11):60-63
中产,快跑! ——改自“罗拉,快跑!”在国内,中产又称“老赶”  相似文献   

16.
《新周刊》创刊至今一直倍受瞩目,被誉为期刊界的“黑马”。富有冲击力的选题策划和精品包装策略使《新周刊》成为一种品牌,这个品牌带给《新周刊》的是一批稳定的读者群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创办富有竞争力的特色期刊,在读者定位上,在内容策划上,在新技术、新手段的开发利用上做好文章,是许多期刊出版单位都在认真探索的问题。莫林虎同志以《新周刊》这一有代表性的“新锐”期刊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创办历程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思考,所提建议不仅对《新周刊》,对其他期刊出版单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特予刊载,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锐 《青年记者》2007,(10):57-58
新闻期刊的精英化色彩 国内几家以前少有广告的新闻类周刊的广告正在逐渐走火。2004年10月以来,《中国新闻周刊》平均每期的广告达到了20个整版,且全都是品牌广告。中国新闻社自2000年1月创办《中国新闻周刊》以来,2004年11月杂志社全面实现赢利。此外,《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和创刊仅半年的《南方人物周刊》也已实现盈亏平衡,形势一片光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周刊》展现出了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主义色彩,在画面语言、文字语言、专题内容等方面体现出强烈的人文核心价值,且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是非凡的.《新周刊》用它另类的视角、新锐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了这个多元视角文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做一本成功杂志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次,人头马品牌公关总监提出了这个问题.有时候恰恰是最简单的问题最能击中要害.一刀杀进来,切中核心.杂志的成功要素固然少不了市场环境啦、定位啦、传媒战略啦、良好团队啦之类,但我想这位总监不期望听到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