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印度人到香港的历史由来已久,19世纪中期,印度人随着英国的商人和军队来到了香港;他们有的经商,但大多数为英国人服务。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为香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30000名左右的在港印度人更是香港多元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宗教、教育、社团等活动丰富了香港的多元文化生活;他们大多是第二或第三代印度人,能讲汉语,但不懂汉字。他们大多活跃在商业领域,从事印港贸易。印港之间的贸易与印度人到香港一样历史悠久,印港贸易更是每年都大幅增长。此外,印度和香港政府还致力于科技合作,以充分发挥印度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以及香港在亚太乃至世界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2.
香港三至五岁的幼儿近90%进入幼稚园或幼儿中心学习,幼稚园或幼儿中心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入读幼稚园或幼儿中心已成为儿童必经的阶段,而且一年级的教师也通常假设学生已接收了基本的教育。香港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尽早送孩子入学,以解除照顾他们的负担。但是,由于种种的社会因素,香港  相似文献   

3.
香港教育的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教室里、课堂上,还包括他们的教育活动.香港的教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在香港所见所闻的几个活动,或许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身. ■姊妹学校交流活动 一些香港学校会与国外的学校结成姊妹学校.例如,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就和美国一所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香港的孩子只需花2.3万港币就可到美国姊妹学校的学生家庭里免费吃住,还可以到姊妹学校免费上学.同样,美国的孩子来香港也享受同等待遇.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学校之间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和别人无优劣之分,只有不同而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同一个地球、和平共处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香港,对于来自内地的学生而言,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和压力,但既然来了,就得承受。  相似文献   

5.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激发了"香港意识"的诞生。香港作家在思想界的呼吁下开始回顾香港历史,反省自我身份特征并找寻定位。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怀旧潮中,他们重现了历史片段并进行了寻根尝试;以"妓女"形象为媒介,他们隐喻了香港的身份实质及变迁轨迹。对这些香港作家而言,他们要立足香港,写出表达港人声音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6.
经济国际化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新加坡、香港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行了经济国际化.目前它们已是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他们国际化的经验,对广州的经济国际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家教     
<正>一位刚从香港回来的朋友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他们老夫妇俩因带着小孙女(大约五六岁)而被拒绝进半岛酒店餐厅进餐。"香港人真是脑子进水,他们不晓得全靠我们内地游客,他们市面才这样好……"至于此事的前因后果因笔者不在现场,这里不敢妄加评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香港的半岛、洲际、文华、四季、港丽等六星级酒店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个福利社会.中小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精心呵护,真可谓过着幸福人生。细心观察香港的中小学生,可以发现他们有些特点非常有意思。多样化的校服和学生服。在香港,学生服和校服是两个概念。学生服在商店和超市到处有售,例如棉织  相似文献   

9.
邝美云在内地曾获得金唱片奖,很受欢迎,在港亦是流行榜常客。至于台湾,她去年推出的《昨天你在哪过夜》也十分畅销,目前已有20多万张的好成绩。既然京港台都有其歌迷,不如就由她自己亲述对于这三地歌迷的观感。内地:内地渐开放,水准亦提高了,我的歌迷年龄较轻,过去是较为年长的。大约十几岁的歌迷都很热情,他们可以听同一盒带数十遍,不像香港乐迷不断买新出品,反而钟情某一盒带,是新或旧也好。至于热情程度,也许少机会见面,不像香港随时也会遇上艺人,故会较长情和热情。以致哄动情况.这已是他们习惯的一部分。香港:或许香港人比较斯文。而内地人士就算喜欢“A”,当“B”出场也会替他拍掌。但香港人却不太喜欢拍掌。有些  相似文献   

10.
家教     
一位刚从香港旅游回来的朋友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他们老夫妇俩因带着小孙女(五六岁)而被拒绝进入半岛酒店餐厅进餐。"香港人真是的,他们不晓得全靠我们内地游客,他们的生意才这样好……"此事的前因后果本人不在现场,所以也不能妄加评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香港的半岛、洲际、文华、四季、港丽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初开始,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与香港教育学院教育领导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穗港两地"一课两讲"教学交流活动。"一课两讲"就是香港和广州两地的两位教师选择同一课题或教学内容,轮流在香港和广州授课,听课教师可以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张学友、黎明先后在乐坛颁奖礼上的淡出,风云乐坛十几年的“四大天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王菲、梅艳芳等天后们或因婚变影响或因昨日黄花,也纷纷无心恋战。现在的问题是,在老天王天后退出之后,谁来接他们的班?最近,香港传媒选出了2000年香港娱乐圈新的“四大天王”和“四大天后”,不知是否符合大家的心意?  相似文献   

13.
走进香港的校园,我们惊异地发现香港的学生书包很小、很轻。上课时,他们的桌面上只有小小的文具袋——没有教材、没有笔记本!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发下了一张A4纸,就是香港的课堂教学工作纸。事实上,在香港,不管是参加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还是深入课堂,或与学生一起外出活动,我们都会看到工作纸,A4纸大小,颜色不一,个性盎然。一、培训用工作纸  相似文献   

14.
罗启锐导演《岁月神偷》被誉为:"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这部影片不仅向观众展现了罗家四口在艰难生活条件下,相扶相持的故事,更向读者展现的是60年代香港人的认同意识。他们认同香港历史、香港精神、香港身份等香港形象。他们牢记香港艰苦奋斗的历史,发扬乐观的态度和"做人总要信"的香港精神,以及作为祖国一份子的香港人而自豪。因而《岁月神偷》不仅是一部文艺片,更是一部表达认同感的影片。  相似文献   

15.
1949至1966年间,因为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香港话剧舞台出现创作落后于现实、剧本落后于演出的严重情形.但是尽管艰难,戏剧家仍然在努力地推进香港戏剧运动.他们创作剧本以延续香港话剧的血脉,他们开展学校戏剧运动以培育剧坛新人,从而在那个特殊时空中萌生了属于香港的话剧,对香港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之后,如何加强母语教学,同时避免使英文水平下降?香港人为此展开争论。在他们的热门讨论课题中,引人关注的是语文问题。不论是专家或普通市民,他们在报上及电视媒体中发表有关明年将强制施行母语教学的问题,争论得非常热烈,赞成的、反对的以及采取保留态度的各种声音都齐备。表面看来,他们意见纷纭,似乎莫衷一是。其实,仔细观察他们对切身的教育问题充分表达的意见,不禁使人觉得香港不但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香港娱乐圈中的男艺人时兴割双眼皮,除了可以令双眼更加精灵之外,当然就是希望借此改运啦!这班男艺人都不介意公开整容这个事实,原因无他,因为他们整了容之后,  相似文献   

18.
境外教学机构通过远程教学方式抢占国内教育市场,SARS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下面是BBC2003年5月1日报道的一则消息。 一家苏格兰大学将向由于SARS肆虐而不得不停课的30000名香港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服务。该服务由位于爱丁堡的 Heriot Watt大学Interactive University互动大学提供。 香港当局与Heriot Watt签订的这份合同,将让高中学生能够在家里继续他们的学业。这份和约将持续到2003年8月,估计到时候香港的学校可以重新开放。 互动大学IU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由Scottish Enterprise和Heriot Watt 大学共同建立。包括这30000…  相似文献   

19.
很荣幸有机会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通过与香港小学校长、主任、科组成员分别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他们的学校管理经验,了解他们的办学特色;到校园走走看看——感受他们校园环境的洁净与幽雅,文化氛围的浓厚;到课堂中听课——领略到香港教师的教学风采,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成果……一周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香港教育改革的概况。现将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作一些对比,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一、对香港教育的认识(一)校园环境——精心布置香港城区小学普遍占地很小,可谓是精品型学校,但布局极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在香港的大专院校,用普通话教授中文有两类课程:第一类是对外汉语,传授对象是外国学生;第二类是普通话,传授对象是香港本地学生。香港本地学生绝大多数的家庭语言为粤语,所以各大专院校为他们设立一些普通话必修或选修课程,目的是提高香港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本文将讨论第二类课程的一些问题。普通话课程将语文和文化结合起来。课程内容是中国文化的,而非中国文学的;作文是应用文实践的,而非创作实践的。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针对香港学生的"粤语中文",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加以指正,引导学生向"标准中文"看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