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流高门,东晋是门阀大族与皇权共治的一朝,而南朝皂权有振兴之势,门阀大族无法与皇权共治,并且逐渐衰落.本文比较了南朝时期处在衰落过程中的琅邪王氏与陈郡谢氏内部的孝悌关系,发现陈郡谢氏远较琅邪王氏团结、和谐,并对其促成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南朝王谢家族内部关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流高门,东晋是门阀大族与皇权共治的一朝,而南朝皇权有振兴之势,门阀大族无法与皇权共治,并且逐渐衰落。本文比较了南朝时期处在衰落过程中的琅邪王氏与陈郡谢氏内部的孝悌关系,发现陈郡谢氏远较琅邪王氏团结、和谐,并对其促成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晋至陈,陈郡谢氏家族的诗歌创作越来越讲求节奏、音调、韵律等声韵之美,为我国六朝时期文学声韵的发现与认识作出了积极贡献.陈郡谢氏子弟普遍爱好音乐,具有音乐艺术的良好修养.谢氏子弟对文学声韵的发现、认识,以及在文学创作中对声韵知识的探索、实践,与谢氏家族妙善音乐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在六朝的300余年间,陈郡谢氏自谢衡至谢靖前后凡10余代,世系绵长,子孙繁盛;陈郡谢氏的祖籍陈留阳夏,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最后在永嘉之乱中沦陷;之后,谢氏侨居江东,以建康和会稽为两个重要据点发展家族势力,很快成为一流的门阀世族.  相似文献   

5.
东晋南朝谢氏世系考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汪藻的《世说新语·人名谱》为底本,校以史书、出土墓志、其它谱表等材料,对东晋南朝时期的陈郡谢氏做了详细的考证,并补入了谢氏女性子弟。  相似文献   

6.
杨成靖 《文教资料》2011,(36):22-24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山水诗的兴起与其家族传统有着密切关系。谢安在政治上的崛起和谢灵运在文学上的成就,给谢氏家族增添了无限光彩。以此二人为代表的谢氏家族名士有着共同的性格气质:爱好清谈。热衷于集会,通晓绘画,任诞放达与纵情山水。正是这四方面的家族传统决定了谢氏家族山水诗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家族有着崇佛的门风,这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谢氏子弟的文学作品,与佛教注重静观山水密切相关。佛教还影响到了谢氏文学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最为直观的表现是在作品中直接引用佛教用语。谢氏子弟文风之“清”的形成也与佛教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六朝诗文佳句为数众多,但就其时之世家大族而言,陈郡谢氏的成就最为突出。谢氏诗文佳句迭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而在于作为谢氏家学之一的佳句文化的传承。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家族文化传统这一视角,去解释为什么谢氏能够在六朝文坛上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陈郡谢氏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流高门士族。东晋中后期,由于以谢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物的军政功业,其家族在门阀政治格局的背景下,成为一度具有执政地位的“势门”。在晋末宋初的历史变革过程中,陈郡谢氏代表人物具有强烈的门阀意识,采取了颇具个性的应对之策。出于高门士族的文化观念,谢混弃刘裕而助刘毅。谢灵运虽有入世之心,但不改任诞名士的本色,“倔强新朝”。谢晦虽能顺应潮流,佐命新朝,但终被视为异己。诸人皆以悲剧告终,给其家族造成严重的损害。谢氏虽有如谢景仁等之务实合时,谢澹、谢瞻、谢弘微等之谦抑顺世,但终究人才不盛,在一些精英人物相继凋零后,其家族政治与社会影响日益式微。  相似文献   

10.
北齐《袁月玑墓志》的出土,对南朝以降的著姓高门陈郡谢氏与济阳蔡氏的谱系颇有纠补之益。志文中对月玑文辞、书法造诣的赞颂,客观上也丰富了世人对蔡文姬以及《三都赋》作者左芬两位才女的认识。根据题铭位置与文献记载推知,南朝墓志的序、铭往往由两人分工完成,《袁月玑墓志》的出土,为这一推断又增添了一件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主要是与墓主籍贯、婚姻、仕宦、爵位及葬地等相关的历史地名。墓志所载的历史地名,不仅有助于补充、核实与纠正相关文献记载,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判断东晋南朝的某些历史地理问题,如侨置与"土断"等。此外,解读墓志地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六朝士族政治、婚姻等研究领域的拓展也不无裨益。以南京出土的6方陈郡谢氏墓志为例,墓志地名集中反映的诸多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整个六朝谢氏一族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南中大姓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当时统治今黔中地域的主要是祥柯大姓,影响最大的是龙、傅、尹、董、谢等豪强势力集团。在牂柯大姓的统治下,黔中地域在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贸经济、文化艺术及教育各个方面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迁入的内地人口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手工技术,当时黔中地域还是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与谢眺同为东晋谢氏大族的后裔,都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然而由于他们成长道路、性格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诗风也不尽相同,大谢山水诗尚巧繁富,绮丽清新,小谢山水诗和谐含蓄,清新流丽。  相似文献   

14.
开展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相对于重点高校来说,西部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比较贫乏,学科化服务的水平不高、层次较低。但是,西部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中只要突出把握:提高站位点,强化思想认识;找准切入点,明确工作定位;突出着力点,创新工作思路;抓住关键点,细化服务措施;把握结合点,优化工作平台等关键因素,学科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说《三家巷》不是红色经典中最富有影响力,但却是独具特色的。这是首部反映岭南革命历史的南方红色经典,因被认为真实地描绘了沙基惨案、广州起义等革命事件,塑造了周炳等动人工人形象而深入人心。事实上,诞生于万里江山一片红年代的《三家巷》在描写二十年代广州革命事件与塑造工人群体的时候,必定对虽败犹荣的历史进行一定的艺术改写,对当时尚且稚弱的党与工人给予美化夸饰,历史与真实相去甚远。这既是革命家欧阳山对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独特理解,也是其富有高度政治意识的重要体现,更是那个特殊年代所有红色经典作家都会普遍遵循的艺术法则。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谢胱同属陈郡谢氏家族,而分属刘宋与萧齐时代。其行为在染上家族特色的基础上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谢个性各呈狂狷与局促的特点,却终遭屠戮。家族与时代的影响,也使二谢在个人素养与人生态度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二谢皆工诗擅书,对文坛有较大影响;以才学与郡王交好而未得善终,好奖掖人才又有士族之傲气;皆追慕家族的显赫;俱受玄佛思想的影响而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以来,谢朓研究取得很大成果。首先,对谢朓诗歌情景的浑融、才情与谋篇、格律技巧及艺术风格都有深入的探索,特别是情景交融这一点,抓住了谢朓诗歌的根本特色,研究不断深入、细化,标志着谢朓研究的进步。而对其才情与谋篇得失还是毁誉参半,未有定论。对其格律技巧的研究,虽常有述及,但由于资料缺乏及近体诗规则的拘束,不够深入。其次,把谢朓与谢灵运、陶渊明、李白进行比较研究,更多地展现了谢朓诗歌创作的特色。特别是李白与谢朓的关系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前期学者主谢、李相承说,并出版了专门论集,影响甚大,后期研究者则一反谢、李相承说,对李白与谢朓关系提出质疑,这些文章虽数量不多,但仍从根本上动摇了谢、李相承说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在与玉山雅集主人顾瑛交往的张士诚势力文人群体中,谢节是核心人物。他与顾瑛心有灵犀,一见如故。位高权重的他不但为顾瑛提供了政治保障,还为其交游活动提供了便利。谢节为玉山雅集增添了别样风貌,并使这一关乎元末文坛整体发展的文学团体活动在战乱中保持了活跃。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中的孝道观主要体现在重视对子女的孝伦理教育,主张父慈是子孝的重要条件,要求子女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尊敬父母,还要以礼安葬和祭祀父母。《颜氏家训》主要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观,但对儒家的孝道观又有所变通和发展,更适合了民众的需求。《颜氏家训》所宣扬的孝道观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